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将各类公共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对于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公众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内涵、特点与现状
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是融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于一体,建立在多个公共领域信息系统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系统。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集成性。在兼顾信息资源现有配置的基础上,搭建通用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集成、流程集成和管理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二是综合性。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通过共享涉及民生的有关公共数据,能够有效规避由于行政资源分配造成的“碎片化”管理现象,提高各级部门公共服务的研判和决策综合水平。三是共享性。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强调部门间信息的高速、准确传递,可以降低公共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成本。
随着我国各领域改革的深入,国家正在各领域规划和建立采用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例如城镇公共管理和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系统、城市公共安全和网络安全系统、社会保障和医疗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重点项目。但目前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系统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健全,存在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情况;共享难度大,信息关联性和交互性较弱,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不能适应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变革需要;投入产出不匹配,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在建设初期或论证阶段未考虑渐进性改进完善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推倒重来,致使投入大、效率低、稳定性差。
构建我国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的必要性
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住房和医疗、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等社会管理和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围绕创新社会管理赋予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新要求,以公共利益为宗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以信息公开化、决策同步化为抓手,构建融合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体系,有利于及时反映和协调公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政策的分析、预判和决策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建立集约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当前,持续推动信息科技领域产业发展,拓展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特别是在新型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将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作为重要战略性支撑体系,纳入政府管理机制改革是贯彻新型公共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以节俭、高效、共享为导向,实施公共管理和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有效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管理要素,实现政务信息的高速、稳定、顺畅集成,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政府行政管理资源,深化政务公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降低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成本。
加快建立智慧型政府的客观要求。面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发展,涉及公众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大数据亟待整合和协调。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探索建立交互共享、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为公众了解信息、办理事项、参与决策、监督政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进部门联动,为各级政府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依据。
我国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创新发展路径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中,借鉴国外先进思想和系统管理理念,结合信息系统工程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建立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在顶层设计的规划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战略目标,加强各级政府和部门宏观调控职责,制定信息采集、登记、维护、交换、公开的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强化公共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设计和实施。
以集成优化推动信息化体系工程建设。重视“四大集成优化”,即体系结构集成优化;技术、产品和业务流程集成优化;适应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集成优化;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以及优化改进的集成优化等。集成优化需要整合资源,改变信息化体系工程社会运作模式,打破行业竞争垄断,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不同行业和系统研制企业之间的关系协调。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在分层次统一架构原则下建立“全方位、多领域、广覆盖”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强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对涉及民生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实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监控。现阶段要重点围绕公共安全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管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融合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联动机制。围绕提高各级政府公共决策水平,以“上下联动、横向协同”为目标,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信息联动机制,推动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信息互换、数据互认、决策互助,加强对涉及民生的公共信息传输、集中、处理、共享和使用的动态管理,实现多主题、多业务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增强体系的适应能力。信息化体系工程的实施是优化改进、持续发展的过程,建立分步实施的战略目标,重视对影响体系应用效能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和验证,选择关键领域试点。应针对多领域应用、多系统综合集成的特点,建立开放统一的体系架构和基础网络,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快共性技术运用,避免推倒重来或重复建设。要形成有效的优化改进机制,成立跨领域、跨部门的政府级协调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不断提出信息化体系中各系统的改进方向和实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