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成为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冲突的综合反映,构成了对当今社会的重大挑战。其中,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更是对事件的解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等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对3115个有效样本的分析显示,平均约有7.87%的突发事件中曾出现过谣言,[1]据人民论坛统计,有95.1%的受访者支持网络谣言治理[2],因此,如何回应突发事件中谣言,维持社会秩序,是政府承担的重要责任。

 
  造谣者传播谣言,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传统方式传播、网络传播。在传统方式下,突发事件中谣言通常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为主要方式造谣者,没有媒介话语权,谣言的影响力呈现“中间大四周小”趋势,以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地域谣言影响力大,向四周扩张过程中逐渐衰减。当谣言被识破后,其影响力在人群中逐渐衰减,谣言对社会各领域的消极影响大大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突发事件中通过网络传谣言的比例大大增加。造谣者利用网络传播谣言,是看重了网络的传播特质:网络空间不受地域、通讯限制,并基本不受媒体控制,加之其链式传播的特征,能够使谣言影响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民众。
 
  网络谣言对我国政府传统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对网络谣言的监管和治理略显滞后:一是缺乏谣言收集制度。突发事件中谣言很多,但从反馈看,政府部门往往在谣言产生传播效果若干天后才给予回应,对谣言的收集工作可能不到位;二是缺乏网络谣言的分析与研究机制,哪些谣言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哪些谣言需要重点关注应对;三是缺乏网络谣言上报机制,即政府内部性回应出现问题,许多政府领导甚至都不知道谣言的出现,即使谣言产生上报,可能在上报过程中被压制。
 
  谣言通过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增加,而政府在突发事件的特殊阶段对谣言传播各阶段的监管力度降低,为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突发事件中谣言通过网络传播,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
 
  第一,与人际传播方式相结合,使谣言得以“以假乱真”,可能引起社会混乱。谣言与人际传播相结合,即谣言从网络社会流入了现实社会。民众可能对社交网站上的信息持怀疑态度,但很少怀疑来自亲朋好友的信息。消息源的亲疏性,加之与自我安危相关,部分民众在短时间内倾向选择信任谣言,并付诸行动,容易引起社会混乱。
 
  第二,谣言通过网络渗入社会各阶层,可能造成观点、利益的冲突。谣言传播的主要效果,是让人对谣言产生一致性的信服,而非对谣言展开争论。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谣言传播的主要效果发生变化,绝大部分网民远离谣言事发地时,即使谣言的内容具有倾向性、煽动性,但谣言接收者存在愿意接受者、中立者和怀疑主义者,使得谣言的传播并不易形成同质化的言论。这时的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各阶层的网民因观点、冲突而争论,甚至出现谩骂等不理智的行为,影响社会各阶层的稳定。
 
  第三,造成各类利益冲突,引起群体事件的“再发生”,对政治稳定造成潜在威胁。这里的“再发生”有两重含义:引起突发事件的衍生危害事件;引起新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受限于处理突发事件,对谣言等关注程度低,这就增强了谣言引起群体事件“再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谣言传入现实社会,其威力可能无法引起社会混乱,却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以日本3·11地震后的抢盐风波为例,直接造成全国各地区的抢盐风波,原本1到2元的袋装食盐,疯涨到5元甚至10元,这种因谣言而造成的价格疯长,造成巨大的经济资源浪费。
 
  在围绕突发事件出现网络谣言时,政府不妨充分发挥信息主场优势,以信息开放击退流言,以揭真相、讲真话和体察民意而争取话语权,以解决民众实际利益诉求而赢得民心。[3]
 
  第一,迅速发布与谣言相关的信息动态,与谣言“赛跑”。谣言通过网络的“链式传播”,其传播范围和公民数量急剧增加,政府很容易陷入被动回应。因此,政府应主动利用社交媒体传播,采取与治理谣言相关的行动。政府通过发布信息占领谣言的传播渠道,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谣言的传播。政府发布与谣言相关的信息,可以从突发事件的大体情况、最新动向、可能成为谣言的信息、已确认谣言亟待辟谣的信息四个方面,利用政府在社会体系中的权威作用发布信息。政府发布相关信息,应结合权威的专家、机构、科研数据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科学、权威与谣言“赛跑”,从而占据谣言治理的主动权。
 
  第二,利用电子政府,尽量避免因“不合理的议程设置”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从传统媒体中“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形成独特的“议题设置”模式,即民众通过社交媒体提出议题——议题在网络世界发酵为热点——各媒介关注——现实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政府可通过社交平台提供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详细政务信息、或提供与电子政府链接以方便民众自行阅读,使民众通过社交媒体便能享受到政府的服务。政府提供详细的信息与服务,能够尽量避免因谣言而产生的不合理的议题设置,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
 
  第三,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制定应对预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收集谣言。政府应对以往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进行研究分类,分析其产生缘由、传播特点、传播影响,制定相关应对之策。网络谣言大致可分为:公民基本权利遭侵犯、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政府逃避责任、有损社会正义、政府民众生活差异极大、民族矛盾、阶层利益冲突、官员大放厥词等。此外,政府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谣言,建立敏感关键词搜索数据库,若判定为潜在谣言则立即启动应对预案,全方位、多角度利用各种正规渠道科学、准确的治理谣言。
 
  第四,建立社交网络谣言诊所,民众、政府协同治谣。政府利用互联网进行谣言治理,不仅实现政府与民众互动,更应号召民众协同辟谣。政府可利用社交媒体建立网络谣言诊所,激发民众自发对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搜集。网络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有利于政府与民众合作,对谣言进行协同治理。民众与政府合作协同治谣,有利于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热情,在与政府协同治谣的过程中了解政府,真正实现民众与政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增加政府的亲和力,使民众相信政府、支持政府。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报告显示约7.87%突发事件中出现谣言[EB/OL].http://www.qh.xinhuanet.com/2013-09/01/c_117176462.htm,2013-09-01.
 
  [2]严俊.95.1%的受访者支持网络治谣[J].人民论坛,2013,(31):57-59.
 
  [3]人民日报.网络时代,如何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6/26/c_112287300.htm, 2013-06-26.

       【作者简介】张铮(1980-),河南郑州市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凌争(1991-),河南郑州市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