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进入第三阶段。9月17日,人民日报新媒体版对广东惠州"僵尸"政府网站"复活"不彻底等现象,进行了追踪报道,引起网友热议。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基层政府网站仍然存在信息不更新、内容不准确、栏目空架子等问题。(10月8日《人民日报》)

 
  政府网站是政府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平台和服务百姓的窗口,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建立以来,经过17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上报的政府网站已经发展到85890家,这些网站不仅完完全全地融入了百姓生活,也见证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本质上说,开设政府网站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百姓的重要举措。事实上,一些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开展群众工作的好帮手,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一些政府网站形同虚设,长期"嗜睡"不醒,广遭诟病。
 
  记者在这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嗜睡"的政府网站大多存在便民栏目多"休眠"、 改日期却不换内容、"空架子"掩耳盗铃等病症。例如,广东省阳江市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网站的"园区文件"栏目,最新一篇消息为2011年4月发布。这至少说明,该网站已经"嗜睡"了5年之久,政府网站如此"贪睡",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政府信用,着实让人感到不安。
 
  政府网站"嗜睡",原因也许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人手不够,缺少技术支撑,也有可能是资金比较紧张,没有专人维护。但是从根本上说,最关键的还是相关领导缺少互联网思维,没有把办好政府网站当成一项惠民、便民的重要举措来抓好、抓实,甚至误以为政府网站仅仅只是一个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政府网站"嗜睡"不醒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在互联网时代,上网已经成为人们与外界沟通联络、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网站不仅是展示政府形象的一个窗口,将其办好也可以大大提高为民服务的办事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但是要想使政府网站能真正成为政府部门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百姓的窗口台、官民互动的平台,就不能仅仅依靠相关领导的觉悟和自律。
 
  从2015年3月下旬开始,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政府网站首次"大体检",虽然这次"大体检"的活动安排早有布置,但是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网站"嗜睡"现象仍屡见不鲜。面对"大体检"为何还能如此漫不经心,关键就在于我们还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存有办不好政府网站也不会影响乌纱帽的不正常心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建立并办好政府网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那么就应该用制度唤醒"嗜睡"的政府网站。因此,有关部门尽快明确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地位,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考评体系,让政府网站成为衡量政府主要领导工作业绩的一把尺子,更好地服务身边百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