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10部委共同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实施方案,旨在打破信息孤岛,进一步推动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提高工作效率,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真正做到取之以民,惠之于民。“互联网+政务服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一:一号、一窗、一网,即“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该项实施方案以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咸阳市作为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走到全国前列,2015年排名第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贡献。
目前,咸阳市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一号、一窗、一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功能与地方特色,全市已经建成了“互联网+六个一”,即:一网通、一站通、一格通、一卡通、一号通以及一点通,基本满足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需求与保障,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与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福利”。通过建设“互联网+六个一”,可以达到3个目的:一是提高人民群众办事效率,节约时间,服务于民;二是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三是提升城市的管理,加强了城市的应急指挥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免突然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惠民资金一卡通
依托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以市民电子健康信息为数据中心,建立信息交换和资金清算平台,对市民提供统一、方便、快捷的查询与结算服务,通过整合34项财政惠民资金支付系统,让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一张银行卡查询、领取惠民资金以及医疗服务、公交服务、社区服务等功能,促进实现“一卡多用”。
便民服务一号通
整合全市上百个公共服务和投诉热线,开通了“12345”便民服务一号通,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工作机制,通过整合手机、固话、短信、微博、微信等平台受理并处置群众诉求、查询、救助等事项。彻底改变过去群众办事部门多不好找、电话多不好记、信息供求不对称、服务信誉度不高的状况,满足群众多样性、便捷性个性化的需求。
和谐社区一格通
和谐社区一格通内容包括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党建、民政、综治、人口、安检、食品药品监督、应急指挥、GIS信息等,通过利用全市统一的网格化平台,可以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的网格化、精细化、人本化。结合“一站通”、“一号通”、“一卡通”的应用,及时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社区娱乐、网上购物、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等信息,另外还将开发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的系统应用。
群众办事一站通
通过建设政府网上办事虚拟大厅,逐步实现政府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通”办结,通过实体大厅和虚拟大厅的互补,切实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各部门能在网上提交办结的事项一律通过网上办理,不具备条件在网上办结的要向群众全面、详细地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和办结时限等内容。同时各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开通群众办事代理服务工作站,帮助不会上网或不具备上网条件的网络弱势群体网上办事。确保做到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高效,提高群众的办事效率。
系统办公一网通
通过建设覆盖市、县(市区)、镇(街办)、村(社区)四级的无纸化协同办公系统、网络视频会议和培训系统,全面提升办公效率,节约办公经费。在VPN和CA、设备串号认证多重保护下各项功能实现基于手机和PAD端的移动办公,四级系统统一搭建、云部署避免了信息孤岛的产生,解决了基层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难以维护的问题,实现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跨部门核心业务协同办理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
掌上咸阳一点通
将各类生活服务信息、公共服务信息、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进度等相关信息推送到手机APP和微信等移动端,使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及时收到、查看信息。
目前,咸阳“六个一”的建设已经整合了13个县(区)、175个镇(办)、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数据总容量达到241TB,真正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咸阳市的“六个一”工程的建设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主要支撑,在仿真三维一张图上呈现咸阳市社会、交通、环境等城市综合信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咸阳“六个工程一张图”的实现,也是把仿真三维地图的应用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重要探索,由广州都市圈(中海达旗下公司)提供地图数据和应用服务,通过三维地图能直观地呈现城市的整体生命形态,让城市在地图上立起来,活起来,运行起来。
咸阳市的数据融合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底,已逾6000名行业专家与领导前来参观与学习,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成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闵宜仁、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成明等知名专家与有关领导,并对咸阳目前阶段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被誉为中西部地区信息融合发展的“咸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