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纷纷上线,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在官民互动的场景中,官员放下身段架子,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受各界群众好评。“网络问政”节目也逐渐成为群众拓宽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平台。实践表明,“网络问政”节目直接把官员推到公众和网民面前,避免了官员避实就虚、避生就熟、避重就轻,使得官员再也无法虚与委蛇,有效促进了一些老大难等民生问题的解决。
然而,在现实中,虽然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官员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能够配合新媒体的发展和需要,参与到“网络问政”节目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动人的场面,但整体质量却不尽人意。在观看一些“网络问政”节目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两种情形是要注意克服的:一种情形是,被质问者已经学会了玩太极手法,无论什么棘手的问题,大家见到更多的是一些官员面不改色的“深表歉意”、“立即调查”、“认真解决”、“马上整改”等套路式答复,至于问题究竟解决没解决以及解决得如何,却鲜见下文,无从得知。而在问政结束之后,舆论热度也逐渐降低,许多问题大都成了断头新闻。试问,这样的“网络问政”节目除了能够赚取一定的眼球效应外,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
另一种情形是,有些“网络问政”节目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和热闹。节目上,官员们在台上只顾自我表演,慷慨陈词,口若悬河,激情四射,自圆其说,答非所问,缺乏官民互动,把问政节目变成了官员秀场,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网络问政”关键在“问”。这个“问”,是网民之问,网民是主角,政府官员应该眼睛向下,问民意、问民情、问民策、问民计。因此,各级政府应把“网络问政”节目视为改进政府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平台,把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放在首位。不仅如此,在“网络问政”之后,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将网民意见进行汇总,合理办理,并尽快反馈给网民。惟此,才能减少政府决策实施的阻力,提升政府决策的执行力。这样的理想效果也应当是“网络问政”节目的独特优势。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为官执政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节目已成为政府官员与群众沟通的一条重要渠道。“网络问政”节目的意义就在于它把网络这个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民生问题巧妙的结合起来,为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驱动力。各级政府只有尽快适应和认真对待“网络问政”节目这一新生事物,才能成为官员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为民牟利的新型平台。在“网络问政”节目上,如果官员只是高调承诺、尔后不去采取任何行动加以解决,那么这场“网络问政”节目就难免成为一场“官员秀”,火爆背后加剧着“不曝光不干事、一曝光就解决”的路径依赖,老百姓就会越问越乏味、越问越生气、越问越失望。
开设“网络问政”节目的初衷在于将官员置于民意监督之下。但是,要让民意监督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官员的官帽,成为左右官员执政取向的砝码,推动官员更多去为解决民生问题履职尽责,关键还在于建立与“网络问政”节目相配套的问责追责机制,对“网络问政”节目这一新的问责形式制定必要的规则和程序,包括问政内容的确定,以及问政前的各方准备与问政后的跟踪检查,加大民意监督在工作评比、政绩考核、官员升迁等方面的权重,从而强化问责或追责,倒逼官员更加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只有这样,“网络问政”节目才会防止和避免“官员秀”,才会越来越展示出积极的功效,也才会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