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对市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3年前就已开始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济南,如今已有了至少上百位新闻发言人。今后,济南的新闻发言人阵容还将更强大。近日,济南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政策,出台重要政策和遇有重要社会关切时,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
部分“一把手”每年最少“发声”1次
之所以说市民对新闻发言人不陌生,是因为早在2003年,济南就已经开始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及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部分大中型企业都陆续设立了新闻发言人。
不少人还记得,在2011年时,济南市首批8位党委新闻发言人曾集中亮相,分别代表市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4年年初,济南两位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当年6月,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编印了最新的济南市新闻发言人、新闻联络员通讯录。在这本厚厚的通讯录里,不仅有这两位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还囊括了市法检两院,市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等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济钢、浪潮等大型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据梳理,当时仅新闻发言人的数量就达到了140多位,多为所在单位的副职。
上述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政策,出台重要政策和遇有重要社会关切时,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带头接受媒体采访,发出权威声音。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把手”们将承担更多的“发声”职责。
不仅如此,济南还给部分一把手的“发声”频率设下了“硬杠杠”:各县(市)区政府、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解读重要政策措施不少于1次。
市民可在网上参与政府决策
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济南此次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对重要政务舆情、突发事件、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按程序及时通过政府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明确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情况,并保持动态信息更新。同时,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对重大政务舆情回应不及时、不主动、不准确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进行问责。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推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也是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一环。上述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对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大行政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制定部门要在决策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开决策草案、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听证座谈、调查研究、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与决策讨论制度。
市民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决策?这个可以有。下一步,济南将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广泛吸纳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意见建议,探索网络参与环境下政府决策模式。
济南将有“政务公开负面清单”
在不少专家眼中,力推政务公开,的确是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等,并不适合公开。
据了解,济南将积极稳妥制定“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系统梳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细化明确不予公开范围,对涉及国家秘密和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并及时进行调整更新。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依规予以公开。
按照上述实施意见,明年年底前,济南将重点推进地理信息、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环境环保、食品药品安全、行政管理等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2018年年底前,建成市级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年底前,全市实现公共数据开放的单位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