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标 后发赶超
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娄星升级版
娄星区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把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开明开放、互融互动的惠民服务平台来打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奋力争先的发展新路。2014年以来,娄星区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政府网站”。
为什么娄星区政府门户网站能长期保持优秀,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创新机制,让电子政务更高效。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从制度层面着手,从领导层面发力,让电子政务办有地位、有保障、有权威。一是建立高位推动机制。区电子政务办成立之初,专门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就支持网站升级、机房建设、办公场地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意见。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定期研究电子政务工作,出台网站管理、微信推广、信息报送等规范性文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参与网站在线访谈,多次组织召开网友线下交流会,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二是建立工作保障机制。明确区电子政务办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配备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干部结构科学合理,平均年龄35岁,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将网站建设和运维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2014年一次性投入350万元,此后每年预算120万元,并根据实际需要足额追加,去年达到167万元,确保电子政务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三是建立考核讲评机制。把电子政务工作列入全区绩效考核范围和“五项竞赛”“十项评比”内容,实行集中管理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电子政务办牵头对相关单位工作落实情况量化打分、排名站队,在每月的乡镇街道讲评会上由区委常委集中点评,形成了上下互动、各方联动的工作常态。
拓展平台,让政务服务更顺畅。顺应发展趋势,贴近群众需求,在平台建设上重点做好升级和创新两篇文章。一是升级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方面,突出阳光行政,各部门单位领导信息、班子分工、机构设置、三公经费等全部公开并及时更新;同步做好政策解读,积极推介民生热点,比如去年策划的“被征地农民养老贷”专题,有效推动了全国首个养老贷试点项目的落地落实;完善后台功能,全区108家单位统一通过后台端口上传信息,提升了网站运行水平。在办事服务方面,科学制作“办事指南”,为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的服务,全区所有可以实地办理的审批事项都能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结。在外网服务方面,外网线路实现区、乡、村三级全部贯通,承载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流畅清晰,网格化管理系统方便快捷。二是创建微信平台。去年4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娄星电子政务”微信平台,实现电子政务服务从桌面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平移。突出权威性和实用性,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政策、公告公示等权威信息和招聘通知、交通管制等便民信息。突出便捷性和互动性,群众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在“领导信箱”“求助投诉”栏目反映诉求,完成指尖上的政民对话。突出开放性和参与性,推出的“政府工作报告知多少”“住房公积金知识”等有奖答题活动吸引近5万人参与,推出的“我为政府出点子”献计献策活动征集建议3000余条。目前平台订阅用户超过2万人,日均阅读量达到2000次以上。
办好网信,让广大群众更满意。“书记区长信箱”来信办理是我区网站建设的一个亮点,区委书记、区长对重要网信即阅即批,同时注重由点及面,推动网信办理从解决个体问题向解决共性问题延伸,办信经验在《湖南工作》推介。一是个体问题做到快办快结。对网民反映的居民房屋漏水、小区噪音扰民、路边烧烤污染等个体问题,逐一直接交办,从来信浏览、甄别梳理、收阅呈送,到办理回复、跟踪问效、统计备查,全部实行一周办结制。近三年共收到各类来信5851件,回复率、办结率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7%,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真心“点赞”。二是共性问题力求办好办实。对出行难、就学难、看病难等共性问题,一一梳理归纳,每月形成《网信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从根源上解决群众难题。比如“书记区长信箱”开通不久,收到网民关于看病难、体检难的来信26件,区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后,提交区委常委会议研究,促动了“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的巡回开展,目前共为7.2万余名群众完成免费体检,并全部建立健康档案,深受群众欢迎。由于网上来信方便快捷、办理及时、效果明显,全区群众走访逐年减少,其中2016年群众走访下降23%,今年以来实现进京非访零登记,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娄星区政府门户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全力以赴把电子政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原标题:[娄底] 娄星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