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惟一试点市,丹东市紧紧围绕“抓项目、促发展;抓民生、促和谐”主题,深入调研听民意,广开言路聚民智,联系实际解民难,使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后便迅速掀起热潮,呈现出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运行的态势。

  广开言路 问计于民

  发展得科学不科学,群众最有发言权;如何发展才科学,群众心中有计策。

  早在今年3月,丹东市就以“献策丹东跨越式发展”活动,搭建了问计于民的平台,7个月收到计策6000余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作为“献策丹东”的延续和深化,“知市情、献计策、促发展”活动不仅扩展了内容,而且形式多样。在征集计策、招商引资信息和人才信息的同时,也征求科学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动员近百个部门通过调研活动,多种渠道面对面征求基层党员群众计策和意见等,变坐着等策为登门求策;注重落实,对百姓的建议、计策马上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并在媒体上开设专栏进行追踪。从活动启动至今,各方已经建言献策500余条。

  配合学习实践活动,丹东市市直机关工委印发了“知市情、献计策、促发展”系列丛书。市情概况、旅游文化、招商读本让干部群众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为家乡发展献计的能力和水平,争做“丹东通”、“智多星”和“实干家”,自觉担当起普及丹东市情的义务宣讲员,最美边境城市的导游员和招商引资的联络员。

  为使民意更便捷地表达传递,不断开辟、畅通各种渠道。丹东市通过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向各县(市)区委、市直各党委(党组)、部分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放百余份征求意见函,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广泛求策于群众,在媒体开展“科学发展观在丹东”征文活动,开设“市长走进直播间”栏目,丹东新闻网开通市委书记和市长信箱,丹东市政府网站及各部门、各单位网站还开设了“丹东发展大家谈”等栏目,时代丹东、风云丹东、魅力丹东以及域外丹东人聚集的“群英会”等民办网站开展了“我为丹东发展献策”、“我为家乡出主意”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直接参与征求意见的干部群众达4万多人,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的各类意见建议达5万条之多。

  求策于基层,问计于百姓,不仅吸纳了民意,集中了民智,也凝聚了民心。丹东市委书记薛恒在走访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同志拉着他的手说:“我们老百姓盼着丹东发展啊,也有责任为发展尽心出力,我儿子有个发明专利,我要他献出来!”一位退休干部在给市委书记的信中写道:“以前到鸭绿江边和锦江山公园晨练时,经常能听到大家的‘牢骚’和‘埋怨’,现在‘献策’却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市委、市政府这种尊重民智、凝聚民智的做法好啊!让我们坚定了丹东跨越发展的信心。”

  破解难题 取信于民

  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紧紧盯住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主动触及群众“最急眼”、“最上火”、“最挠头”的事,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凡有条件解决的,抓紧制定措施立即解决;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解决的,制定计划尽快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认真做好解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没想到我的问题能这么快解决!”市民王敏玲感动地说。一年多前,她在一家饭店做勤杂工时被人打成六级伤残。就赔偿问题,丹东市纪委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先后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最终圆满解决了难题,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冬季取暖问题备受关注,丹东市房产局想方设法协调解决了8处弃供锅炉房和2处因动迁造成的供暖难问题,保证按时开栓取暖。

  ……

  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整改”并及时“践诺回声”制。截至目前,第一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99个单位共查找突出问题1747件,目前已解决了593件。

  清理执行积案、破解执行难题,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丹东市启动了以解决突出信访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解难题、促和谐”活动,确定了重点解决的11个事关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丹东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也下发通知,在全市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集中解决积案工作,并根据案件性质和领导干部工作分工明确了包案分工、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畏难为解难,变稳控为服务。10月24日,一企业拖欠82名农民工工资的信访案件反馈到市政府后,主管副市长立即调集劳动、建委、公安等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当日下午,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将承建方到账的50万元先期发放给农民工;11月3日又将承建方到账的50万元分发给农民工。其中,将18万元打入25名返乡农民工的银行卡上。

  从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解决积案分工表上可以看到,30位市级领导包案的性质、信访人、反映的主要问题、责任单位等一目了然。有的市领导深入了解所包案件的情况,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有的认真接访,面对面倾听百姓诉求,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化解了一批“钉子案”。一位市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哪里的领导干部怕见群众,哪里的工作就搞不好。作为领导干部,只要带着感情、法律、政策、责任去接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今年以来,30位市级领导已经解决了近百个复杂、疑难积案,领导干部包案逐步形成制度化。

  注重实效 受惠于民

  以群众期盼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是丹东市学习实践活动的显著特点。

  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解决,依据民意看效果,真正解决影响科学发展、事关全局的问题,真正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让全市百姓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据此,在解决制约发展问题上,我市确定了鸭绿江流域环境保护和治理、临港产业园区项目准入、加快新城区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进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完善科学发展目标考核机制等重点攻关课题,深入研究推进科学发展、和谐跨越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落实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大幅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重大项目。

  在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上,加快推进元宝山、锦江山、帽盔山三大公园改造和青年湖治理、旧住宅小区改造等向群众承诺的13件实事的落实,推进一批惠及更多百姓的重点工程。

  以往每逢祭祀日,大街小巷处处火光点点、纸灰弥漫,街头烧纸现象已经成了城市的痼疾。于是,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下达“禁烧令”,民政、工商、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动,市纪委领导带队组织6个督导组,各区出动近千人分兵各路口。与此同时,宣传引导铺天盖地,“禁烧”通告贴遍每个社区,流动宣传车穿行大街小巷,团市委等部门倡导“放河灯、祭古人”等文明祭祀方式……政府决心与民众响应,使“禁烧”首战告捷。

  要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必须访实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丹东市在参加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中开展“下基层、查实情、解难题、求实效”调研活动,集中力量组织“进百村、走百企、访千家”调研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的调研员,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络员,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服务员。

  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率先进社区、下农村,走进困难家庭,倾听他们的“牢骚”和“愿望”,并与城乡低保户、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结成“一帮一”对子,把印有姓名、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的“干部联系卡”发到他们手中,长期实行危房、险房维修改造、子女上学难、大病就医等“七帮”,使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11月6日,市委书记薛恒在边境经济合作区胜利居委会与群众交谈时,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求在场的水利、农委等部门抓紧落实解决。在与村民代表们一一握手话别时,他说:“今后还要多走动,多沟通,多联系。”农民代表于守海高兴地答应着:“好!俺们有了市委书记的手机号码……”代市长赵连生在安民镇东安民村入户走访中,对群众提出的泄洪道、屯堡路和垃圾等问题,当场责成相关部门限时解决。一位村民感慨地说:“想不到咱老百姓能和市长当面提意见发牢骚!”

  各单位在开展调研活动的同时,围绕“抓项目、促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实践载体。市民委在“惠民周”活动中,深入乡镇、企业、社区,走进困难群众家中“认亲交友”,实实在在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温暖。

  在调研和帮扶过程中,各单位累计为基层解决困难、办实事2190件。此外,对照群众的生活现状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反思自身的工作责任、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也切实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如何,百姓的体会最深刻。在听民意、聚民智、解民难中,一个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相继得到破解,一条条旨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陆续出台,一项项情系民生的举措不断问世……“科学发展在我们老百姓看来不是什么抽象的语言,昂扬的口号,高深的理论,而是市委、市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办实事!”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言传达出强烈的信息:学习实践活动惠及百姓,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这种对科学发展的全民共识必将持久释放,汇聚成丹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巨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