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5年底行政权力事项全面网上运行之后,芜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发力,目标瞄准了2016年发布的市级和县区级公共服务清单。今年初,我市成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运行工作组,全力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网上办事的全覆盖。

 
  抓住热门事项“牛鼻子”
 
  “六统一”优化网上运行流程
 
  在年初发布的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榜单上,智慧芜湖跻身全国第16位。芜湖“互联网+政务服务”尤其抢眼,已发布网上运行的市、县区6554个行政权力办事项中,1377项可全程网上办理。个人、企业办事通过易户网、易企网的网上申请率已达20%以上,规定时间办结率98%以上,群众满意率99%。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不匹配的是,网上办事依然还存在证明材料繁琐,部分业务部门积极性不高、城乡县区之间不够规范统一等问题,极大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今年,我市明确要求市、县区相同权力事项要做到“六统一”,即类别统一、名称统一、依据统一、办事环节统一、办理时限统一、申报材料统一。“根据已办事项的数据分析,我们梳理出103个群众应用最广泛,呼声最高的热门办事项,率先推动实现‘六统一’,撬动整个网上办事的大棋局。”市信息办负责人介绍说。
 
  在这种背景下,芜湖“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运行工作组应运而生。工作组由市政府办、市编办、法制办、信息办、政务服务中心和市工商局等部门组成,大本营设在政务文化中心一个不大的会议室。工作组分组对接各部门和县区,遇到交叉业务又随时可以合并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互联网+政务服务’千头万绪,这次我们的‘牛鼻子’就是热门办事项,每一道流程都需要重新梳理。”记者走进这间会议室,就听到热烈的讨论。据介绍,业务量最多的时候,不大的会议室里挤了近百人。
 
  “极个别部门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认识不到位,是最大的阻力。还有一种片面认识,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一项信息化工作。”工作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个别部门和科室抱着旧观念,没有认识到简化材料、优化流程的必要性。她以热门办事项中某项惠民补贴发放为例,个人或社区报送到镇街,镇街报送到县区审批,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40天时间。“流程优化后,依托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从身份认定到审批,全部可以网上运行,时间也可以压缩在几个工作日以内。”
 
  推动公共服务办事上网
 
  “互联网+”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去年底,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发布市级公共服务清单,全市共确定公共服务事项1604项。 我市还启动了关于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工作,最终推动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运行优化、简化和傻瓜化。
 
  为了推动公共服务事项能在网上“转起来”,工作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跟踪推进。从公共服务清单的梳理到编制办事指南,再到录入配置流程,直至成功发布线上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工作组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服务清单上的每一项都要“筛”一遍。
 
  3月29日,公共服务事项进入集中录入阶段,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后台系统出现罕见的宕机。系统开发公司紧急从合肥等地调派工程技术人员,连夜调试系统。虽然该公司曾在多个城市搭建政务服务运行系统,但像芜湖这样真正彻底地把市、县区、镇街、村居的业务全部搬到网上运行的尚属少见,对系统应对高并发量的稳定性能也是极大考验。据悉,目前公共服务办事项已经进入录入配置流程的后期,预计将于4月中旬对外发布并开始试运行。届时,市民办事将更加便捷。
 
  在芜湖居民网上办事大厅易户网上,我市已经推出了部分公共服务业务。去年9月,芜湖市《健康家庭一卡通》开通网上办理业务,居民足不出户可全程网上办理。工作组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半年以来,该业务办理量超过2.87万件,其中网上申请量只有4286件,网上申请率不尽人意。“一卡通实现了计生服务的‘七证合一’,涉及多个办事项,原七证分别办理最少需30个工作日。整合办理对流程精简、运行机制都有极高的要求。”工作组负责人介绍说,网上办理已经全流程打通,但还是存在个别办事窗口情况不熟悉新业务或者干脆要求群众仍到线下窗口来办理,这种基层群众说的“两张皮”现象,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要更加精简、流程更加优化,我们更加关注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市信息办负责同志说,“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在倒逼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朝着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型。
 
  原标题:芜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向纵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