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近日在京发布《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7)》。报告显示, 2016年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排名前十名的地区分别为:浙江省、贵州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甘肃省、广东省和重庆市。
报告提出,由于各地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多为分头建设,地区差异较大,办事事项不全面,在办事服务信息的标准化、精细度和便利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不规范,标准规范不统一,线上线下联通不畅,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已逐步显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统筹。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表示,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区“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统筹工作机制正在逐步确立,已经探索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模式,但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共性问题。
一是缺乏统筹有力的协调机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已大为拓展的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限性已经凸显,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强化统筹协调,破解制约“互联网+ 政务服务”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二是机构设置的权责不清,“九龙治水”现象仍然存在。虽然31 个地区都已经成立了相关管理运维机构,但由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整体推进,涉及到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技术保障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多头管理、工作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尚未形成相对集中高效的管理体制,制约了省级统筹、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多级联动的一体化网上政务平台建设的全面推行。
三是关键保障技术缺乏全国统一支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难以构建。部分涉及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过于宏观,缺乏配套的实施指南,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特别是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身份认证、数据交换、统一支付等领域,仍无法满足当前网上政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亟需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 政务服务”统一支撑技术体系。
四是中央部门和地方信息共享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尚未实现全国共享,造成重复采集、重复提交、重复审查、重复证明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办事难、审批难、材料多”的审批沉疴,制约了政府协同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一是缺乏统筹有力的协调机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已大为拓展的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限性已经凸显,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强化统筹协调,破解制约“互联网+ 政务服务”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二是机构设置的权责不清,“九龙治水”现象仍然存在。虽然31 个地区都已经成立了相关管理运维机构,但由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整体推进,涉及到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技术保障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多头管理、工作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尚未形成相对集中高效的管理体制,制约了省级统筹、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多级联动的一体化网上政务平台建设的全面推行。
三是关键保障技术缺乏全国统一支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难以构建。部分涉及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过于宏观,缺乏配套的实施指南,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特别是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身份认证、数据交换、统一支付等领域,仍无法满足当前网上政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亟需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互联网+ 政务服务”统一支撑技术体系。
四是中央部门和地方信息共享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尚未实现全国共享,造成重复采集、重复提交、重复审查、重复证明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办事难、审批难、材料多”的审批沉疴,制约了政府协同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