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主办、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和长兴县卫生计生局承办、HIT专家网协办的“2017浙江省基层卫生信息化论坛”在浙江省长兴县成功举行。近三百名来自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和基层卫生信息化专委会的会员代表,以及全省各地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分管领导和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信息中心负责人齐聚太湖之滨,共同探索在各地区积极推动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如何在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这一关键议题。
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会长葛忠良(左)、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玲(中)、长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峰(右)分别致辞
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会长葛忠良、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玲、长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峰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浙江省卫生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国咪主持。论坛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一是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支撑分级诊疗体系,二是依托信息化落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构建可持续运营的区域远程医疗中心。湖州市卫生计生局规信处处长徐彬、长兴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敖新华主持学术交流报告。
信息化建设是“强基层”的重要组成
基层卫生信息化一直以来是薄弱环节,往往缺人才、缺资金。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浙江省近年来重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基层卫生信息化随之呈现星火燎原态势。
葛忠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全省的基层卫生信息化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快速发展,今后要继续朝着实现“单点登录、多点使用,数据平滑迁移”等既定目标前进。“我们之前预计本次论坛规模为40-50人,但实际参会人员已将近300人,这说明大家有需求、有热情。我们今后要举办更多此类学术论坛,不断加快推动我们省的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葛忠良会长说。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玲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一年,基层卫生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围绕签约服务和基层首诊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的同时,区域检查、检验技术共享中心和基层补偿机制改革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胡玲处长强调,全省积极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切实改善老百姓的就医体验;二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三是提高数据的利用,为政府的决策作参考。她建议基层信息化要围绕深化医改当中的各项基层卫生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和各类基层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预约、签约、双向转诊、网络支付、远程会诊、移动随访等应用进一步落地发展。
浙江省卫生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国咪(左)主持开幕式,湖州市卫生计生局规信处处长徐彬(中)、长兴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敖新华(右)主持学术交流报告。
陆国咪表示,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基层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积极营造全省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交流氛围,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的专委会年会暨浙江省基层卫生信息化论坛,规模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规模已经翻番,这充分反映了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者的需求和渴望。相信论坛对于各地交流经验,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分级诊疗离不开信息化作支撑
胡玲处长介绍,到2016年底,浙江省家庭医生共签约1175万居民,规范签约率达到24%。她认为,“信息化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家庭医生的规范服务是达不到的。”
健康报社移动健康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星介绍了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简称:“中国家医平台”)自2017年1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的进展,强调了信息化对于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性。赵可星表示,我国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低,多个基层岗位胜任力低;二是各地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弥补短板;三是缺少全国性的面向基层公众统一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四是居民群众签约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低。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从2017年1月开始,健康报社负责建设和运营“中国家医平台”,借鉴“淘宝”和“大众点评”模式搭建了全国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中国家医平台的定位是在政府主导下,由社会共管共治,各地参与的网络服务平台,整个架构布局包括“一网三端”,即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和面向居民、医生和管理等三个主体的客户端。平台上线6个月来,全国共有20786家基层卫生机构和 13368位基层医生入驻“中国家医平台”。
健康报社移动健康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星(左)、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范敏华(右)
“不管是怎样的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信息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到了极致,我觉得最需要考虑的,还是医生是否喜欢用,老百姓能不能切实改善就医体验。所以,医疗信息化需要临床基层使用者的深度参与。”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范敏华表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全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应用创新大赛”上闯进了全国十强,并夺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佳绩。这所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机构,通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对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开展科学的绩效考评,由此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截至目前,辖区居民的30%已经实现了签约,62%的已签约居民在社区中心就诊。范敏华表示,在创新大赛后,该中心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合作伙伴卓健科技的技术支持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以基层医生需求为导向,再次创新了客服中心、移动平台和云学院等三个基层信息模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际上,在进入2017年以后,国家相关部门又积极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大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地力度,其中,很多政策均明确强调了信息化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在今年四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医联体建设中要统一信息平台。加强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联体的支撑作用,结合建立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统筹推进医联体相关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随后,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标任务、激励机制、督导与监测评价等各方面的内容。《通知》特别指出,各地开展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要强化信息化支撑。
将基层群众就医体验落到实处
分级诊疗落实得好不好,基层信息化建设是否落到实处,必须在基层群众实际的就医体验中寻找到答案。据胡玲处长介绍,2016年,全省建立全科签约平台的基层医疗机构占到62.5%,建立双向转诊平台的基层机构占到73.7%,将改善基层群众就医体验落到了实处。
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院长朱绥(左),浙江省长兴县卫生计生局信息中心叶月主任(右)
“打好平台基础,护航分级诊疗,转战健康管理。”浙江省长兴县卫生计生局信息中心叶月主任介绍了全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及规划思考。长兴县区域卫生信息化自2012年底起步,充分用好后发优势,围绕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和要求,初步建成统一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目前包括心电、临检、影像、远程等四大区域诊断共享中心,在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方面也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实时互联共享,同时,家庭医生签约等分级诊疗省级信息化试点项目效果明显。据介绍,该县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就是如何基于现有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级诊疗应用以及数据中心等基础上,将居民的健康实现闭环管理。
“大家都在谈,现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程度,该上的系统和该有的应用都具备了,下一阶段要做什么呢?借用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初心’,我们要想清楚信息化的初心。”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院长朱绥认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三个初心:一是通过信息化进行流程再造,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二是利用大量的积累数据,为管理和监管服务;三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这个才是我们进行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初心。”据介绍,鄞州三院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从预约挂号、分级诊疗、智慧导诊、候诊分诊、快捷支付等几个主要方面入手,持续改善基层患者就医体验,成效明显。
本次论坛得到了万达信息·金唐软件、明天医网、杭州臻至、卓健科技、创业软件、杭州慧优科技、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其中,万达信息·金唐软件售前咨询部经理徐双琴以《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患互动体系》为主题,介绍了如何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HIS和临床信息系统的创新,更深层次地提升患者体验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应用。明天医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陈世超则主要介绍了影像云方案以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电信天翼云等合作案例。杭州臻至科技有限公司CEO马跃飞主要介绍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保障医疗数据的安全。该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所有上云数据进行加密。同时,采用区块链技术,将秘钥分别保存在全球5000多台服务器上,从而极大地保证了秘钥自身的安全。
敖新华副局长做会议小结:本次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参会人数最多,并首次有外省专家——镇江市卫生计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朱月兰、原南京军区卫生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雄到场指导。第二,内容紧贴基层。第三,技术紧跟前沿。
7日下午,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湖州市长兴县卫计局还特别精心组织了与会者分别参观了长兴县人民医院和长兴县和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兴县第三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