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网言网语已成为民情民意的一种新式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必须适应网上群众工作新常态,主动“触网”、自觉“用网”,善于借助网络虚拟平台和信息手段联系服务群众,才能走出“网上群众路线”新天地。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进一步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笔者认为需在服务理念、范围、内容、方式上进行转变。

  服务理念向“补充覆盖”转变。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互联网+”理念已如火如荼、深入人心,但在一些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看来,传统手段做群众工作“信手拈来”“一样管用”,运用网络平台服务群众还只是赶潮流的“花架子”。在这种服务理念下,回避问题、简单敷衍、“僵尸微博”“空心网站”“网络炒作”等就成了“装点门面”的不辩之词。实现服务理念的由“秀”到“用”、“做就做好”,思想认识提升是关键。在心间带着真情。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情感,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巧妙利用各种适用基层、群众认同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手段,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群众诉求落实回应在恰到好处的服务上。对空间实现覆盖。明确网络平台联系服务群众手段的重要补充地位,努力向传统群众工作难以覆盖的区域进行延伸,通过不同网络平台的交叉吸纳,努力实现群众管理空间的普遍覆盖,体现更多“网络”群众意志。用时间赢得信任。注重因时而变、因势而行,推进网络平台和信息手段服务群众方式多样化,坚持创新、持续开展、不断优化,始终不掉链子不断线,在长期改进、长效服务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信任度。

  服务范围向“聚点提升”转变。由于运用网络平台联系服务群众准入门槛较低,无论是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硬件设备的基本普及,还是基层党员干部信息化素质的飞跃提升,都是目前网上群众工作“多点开花”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多点开花”带来的必然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既无法形成工作合力,也难以有效整合资源,甚至会造成群众对部分“点”的失望与不满。实现服务范围的聚焦聚力、整体提升,规范把关管理是前提。强化申请准入。对申请开通虚拟平台所需硬件设施、服务对象、实施方案等进行仔细论证,在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正式登记报备。强化评定升级。对已运行的虚拟平台进行定期评定,升级推广运转正常、服务效果好的,问责整改运转质态差、成效不明显的。强化培训接续。对参与虚拟平台服务工作的党员干部加强专业培训,邀请网络技术专家、群众工作专家等进行讲解指导,组织撰写典型服务案例,鼓励党员干部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传承接续经验,实现个人本领素质与平台服务效能的双提升。

  服务内容向“具体可感”转变。网络虚拟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服务载体,其受理的服务对象不必面向全体、服务内容也不够清晰具体,特别是受限于群众信息化视野和硬件设备普及率,往往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加以运用,不可能对传统群众工作内容进行“囫囵包圆”。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功能界定,平台管理者经常需要面对一些“五花八门”甚至不切实际的需求,最终造成服务效率不高、群众认可度也不高的现实,冷了平台服务者的心,也削弱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实现服务内容的优化整合、严实功能定位是核心。准确定义定性。对各类虚拟平台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功能进行严格界定,在相关平台的推广页面、介绍页面进行解释说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科学分层分类。针对普通群众、党员干部、在外人员、青少年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的服务诉求,按照大众化服务、专业性服务、隐私性服务等不同类型,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优化效率效益。按照可直接“网上”解决、需“网下”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等不同类型“第一时间”处理反馈,对可马上解决的及时交付专人处理办结,对暂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以高效率、真效益来畅通民意桥、“网住百姓心”。

  服务方式向“主动有为”转变。网络平台服务的虚拟性、即时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服务随意化、工作被动化、落实无序化的问题,仅仅凭借个人工作激情,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考核激励,难以保障服务的稳定持续高效。实现平台服务的主动有序、给力到位,健全考评机制是关键。合理设置标准。将运用网络平台服务纳入到实绩考评、专项考核中去,结合平台建立数量、运转状态、服务成效等要素,设计可操作、可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服务质效戴上制度“紧箍咒”。常态群众评议。定期面对平台服务对象开展满意度调查,注意记录梳理群众的留言和意见建议,把常态化群众评议作为检测工作成效的有力杠杆,倒逼网络平台服务更加主动作为。严格结果运用。对群众满意度低或群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进行跟踪问责,并将结果与个人及所在单位(部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上紧密挂钩,以动真碰硬的结果运用推动虚拟服务不虚拟,有效确保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信任。

责任编辑: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