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草乡"还是"蔈草乡"?政府网站回复查明后更改
9月16日上午,周先生在云阳县人民政府网站的云阳乡镇栏目里阅读关于“票草乡”的报道。 打开“票草乡”链接后,周先生却发现,内容描述全写的是“蔈草乡”。
到底是“蔈草乡”还是“票草乡”,记者带着疑问联系上了该地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应该是“蔈”字,这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是在他们乡里一个井里发现的,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最后,记者联系上云阳县政府值班办公室,对方表示将马上查明更改。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机构的一张网络名片,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政府网站信息的四性——权威性、及时性、导向性与可用性应是政府网站打造公众形象 、构筑政府公信力的“四项基本原则”。而云阳县人民政府网站却将“蔈草乡”误写为“票草乡”,作为一个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在标识乡级行政单位时出现这样的错误,对于公众来说是匪夷 所思的,同时也体现出某些基层政府对待门户网站建设的怠慢和漠视,损害了政府门户网站的社会公信力。用谐音字或者形似字想当然地替代乡镇名称,也暴露部分公务员懒散的工作态度。
近年来,政府网站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不仅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成果的检阅,同时也是对政府网站建设与应用的监督。政府网站信息代表着政府意志和国家意志,在信息发布和信息处理上理应考虑在社会反响与承受力,如果政府网站的信息朝令夕改错误百出,那么它不仅玷污了主管单位的网络形象,同时也违背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