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上岗”,其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信息,并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采取发帖、跟帖形式回复网络舆论。随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有八成以上的网民希望自己所在地能仿效贵阳市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

  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正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改变着社会运行方式。近年来,国家领导人、省市地方主要领导纷纷与网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尝试以“网上政府热线”受理、回复市民的问询;还有一些部门以单位名义在论坛中跟帖、回帖,引导、回答网民有关本单位的热点问题;可以说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笔者认为,这充分反映了政府对于民意、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并以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式随时对网络民意作出回应。可以说是“网”开了一面,为广大网友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更深层次的诉求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平台。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网上舆情进行研判,掌握议题管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以更加积极地姿态去面对网民的“呼声”,及时和真诚地做到“民呼我应”。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要努力做到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信息权威、取信于民。网络声音林林种种,网民发帖往往站在不同角度对事情进行不同的评判,因此有着不同的观点,这些既有主流的,带肯定表扬的;也有非主流的,带个人片面的观点,发泄情绪的。面对如潮的网络声音面,来自于官方的声音,要实现对于舆论的正确引导,前提是以权威信息取信于网民,让官方信息要在网络信息中成为主导,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工作,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信息公开。信息透明,小道消息、网络谣言就会失去市场。同时,要相信网民的智慧和判断力,尽可能去提供足够多的权威信息,让谣言止于事实,误解就会烟消云散,网络舆论就会回到良性的轨道上来。前段时间,根据网民对我市高铁建设的持续、深入的关注情况,我们集中设立主题征询意见,请来项目办负责人举行网友见面会说明情况,受到网友的欢迎,收到较好效果。二是要平息误会、化解矛盾。网络发言,面对的不是面对面的传媒提问,也不是单向的信息发布,而是有“声”无形的网络世界,有“杂”音、“躁”音。特别是一件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件负面方面的事情,要正确平息来自网络沸腾的质疑声音,不管面对怎样的网络民意,要与网民形成真正的互动。三是要复有音、办有果。与广大网民进行沟通时,不能高高在上“打官腔”、更不能“虚张声势”流于形式,要千方百计去争取得到大多数网民的认可,努力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特别是有关职能单位和部门解决问题要有诚意,能解决的要有解决方案,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说明情况。

  总之,随着市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水平的增强,政府顺应网络问政的大趋势,推动网络问政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制度化、常态化地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大势所趋。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部门会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成熟的姿态,“触”网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网”开一面天地会更“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