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府信息技术发展的缩影,政府网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60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妻子眼睛有残疾,而且半身不遂,以前办理残疾证首先要通过居委会,并且要亲自去医院做检查。我本身身体也不好,没有能力带她去做检查,这件事就一直拖着。后来我从北京之窗的政府办事服务栏目查到了残疾证办理指南,并给北京市残联网站写了一封邮件说明情况。几天之后,工作人员就来核实了情况,并且帮我们办理了相关证明。”在北京居住的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像我们这种行动不便的人有什么事,都要一次一次地跑居委会,不但辛苦,问题还常常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现在,再有类似的情况可以通过政府网站联络相关的部门解决,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大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和群众的许多业务办理都需要和政府的不同部门接触,不但流程烦琐,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现在,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政府网站的建设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截至2007年1月,我国拥有“.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总数已达28575个。县级以上政府机构的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的政府网站体系。

  在线办事 问题直达相关部门

  早期的政府网站多以信息发布为主,着力于实时加载时事新闻类或消息类的信息,照搬传统的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在服务性方面往往有所缺失。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政府网站由管理型向公众服务型门户转变的进程。目前,政府网站的定位就是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三大服务功能。“文化部建设中华文化信息网的定位非常明确: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文化部原副部长徐文伯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中指出。

  越来越多的业务办理流程开始运行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使公众能够更加便利流畅地进行简单的业务操作,足不出户地办理与生活相关的业务。例如,无论是在首都之窗,还是在商务部的网站上,公众用户只需要进入“政府办事服务”的相应栏目,就可以了解到办理该手续的信息,顺利办理相关业务。

  全国各地的政府门户网站正逐渐成为公众和政府最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焕发出强大的渗透力与生命力。例如,杭州市采取“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发展于一身,建立了统一社区服务门户网站,实现了全市362个社区全部上网,网上服务内容涵盖了“吃、穿、游、娱、购”等多个方面;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以电话、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信息沟通手段,面向咨询、预约预定和特殊服务三个层次,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l7大类一体化服务,市民对求助结果满意率超过99%。

  目前,我国省级和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政府网站正处于从交互期向处理事务期的过渡阶段,在线办事能力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人性化服务成为我国政府网站的重要发展趋势。

  “以前,无论办理什么业务,只要涉及到政府部门,就意味着一次次地跑不同的板书窗口,费时费力不说,有时候转了一圈还没有找到真正负责的部门。而且很多政府的通知也很难第一时间被市民了解。现在,首都之窗推出了‘百件实事网上办’和‘政务公示’栏目,只要登录网站,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进行查询或办理包括住房公积金实时查询、社会保险在线查询、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在线申请、车辆信息查询等相关业务,确实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市民刘先生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