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适合中国国情,加快中国由大变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建立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相对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演进路径,中国现存的工业基础、综合经济条件和今后一个阶段发展的总体目标,都决定我们必须选择适合国情的“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式。

  “两化”融合不是工业产品与信息产品的简单融合,而是两种生产方式分阶段、分步骤的融合,是生产方式和生产体制的创新过程。由于近十年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市场容量、技术跟进速度等,均远远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通信信息化的发展紧跟发达国家的进程,这就在客观环境上使尚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有能力通过“两化”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两化”融合在政策层面主要是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在诸如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竞争与有效监管、高技术产业的鼓励政策、现代工业发展规划等均对我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近几年发达国家在操作层面的经验,诸如融合业务、融合服务、融合终端等方面的全球化竞争战略,对我国制定“两化”融合中的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借鉴意义非常大。

  坚持一条路,选择最有效的融合路径

  关于“两化”融合的大环境和产业基础,我们报告提出以下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充分把握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以“两化”融合在发展中国家体系内获得跨越式发展,并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信信息领域内部的融合是解决“两化”融合建设中诸多问题的焦点和核心。目前,通信产业与IT产业的融合已非常密切,这是因为两者在技术上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但是,通信产业与工业生产的结合还非常简单,电信运营商对工业的支持仍停留在物理网的搭建上,通信信息类合作很少。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键是通信信息产业内部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三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电信运营商严重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的机制保障,因此,只好把融合业务的发展上留守在普通百姓市场。这类问题不解决,“两化”融合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充分考虑中国工业化程度,选择最有效的融合路径,要防止“两化”融合发展中的一刀切,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社会经济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对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地区,还要考虑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外贸依存度越高,对“两化”融合的要求就越高,反之,则相对较低。

  “两化”融合的建立,要充分认识政策机制、监管机制和创新机制建立的重要性,要率先做好相关的立法工作。

  要把建立统一、开放的应用平台和操作平台作为融合信息技术及业务的发展目标,结合中国国情,把技术集成的优势充分运用到融合业务领域,要率先改善通信信息领域的融合环境。

  要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能力,企业科技投入能力,强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及储备。

  有效把握“两化”融合中市场关系的演化,明确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