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十四五”时期四川发展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1.“十三五”时期四川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等风险挑战,开创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成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凉山彝区和涉藏州县等深度贫困问题整体解决,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融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完成。现代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实施,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尤为重要的是,在四川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对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擘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研究提出并坚定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探索了一条落实中央要求、顺应时代大势、具有四川特点的发展路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积蓄了战略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四川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今后五年,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四川发展的战略动能将更加强劲;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来区域经济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加快重塑,四川发展的战略位势将更加凸显;国家推动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绿色化转型等重大政策交汇叠加,四川发展的战略支撑将更加有力。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社会治理任务繁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等特殊省情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面向未来,全省上下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好局、起好步。

  4.“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锚定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发展活力充分迸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态势更加巩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国,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增强,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治理效能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建成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强省基本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四川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巴蜀文化焕发新活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交通强省基本建成,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对外开放新优势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5.“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推动“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坚持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四川落地。始终把发展作为兴省之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促进城乡循环、区域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和内外市场循环,着力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化拓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统筹推进发展、治理和民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以发展牵引治理、以治理保障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价值取向,以发展之举增进民生福祉,以治理之效破解民生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提升经济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为现代化建设筑牢安全保障。

  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打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高地,推动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6.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造内需市场腹地和优质供给基地。发挥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发优势,推进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发挥科教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和品牌创建行动计划,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7.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强化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运筹功能,增强对外交往、中转服务、信息交换等核心能力,形成吸引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巨大引力场。强化全国流通枢纽功能,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打造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强化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加强东向北向战略通道建设,构建国际航线、国际班列、长江水运、陆海联运等多通道协同运行体系。

  8.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合作机制,以深化川渝合作为引领、以做强成都极核为带动、以扩大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全域发展为取向,不断增强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强化成都主干带动和极核引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两区一城”,筑牢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推动城市内涵式、组团式发展,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协同唱好“双城记”。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促进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发展都市圈卫星城市,建设都市圈功能协作基地,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内生型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省级新区,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全省经济副中心。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同成渝双核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协作。推进万达开等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增强攀西经济区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能力,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提升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三、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坚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柱、现代城镇体系为载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9.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完善“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打造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口腔医疗、核技术应用等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集群。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金融,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天府旅游名县,提升“三九大”等文旅品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种业和装备支撑,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产业化利用。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都市农业示范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协同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培育壮大“芯屏端软智网”全产业链,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打造深度应用场景。布局建设云计算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建成并运营成都超级计算中心。建立数据流通制度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0.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定点帮扶,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1.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城市更新,优化提升城市新区,加强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消防安全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历史街区保护和建设。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开展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培育县域经济强县,推动具备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有条件的县(市)改设区,做大做强中心镇、重点镇,建设省级特色小镇。

  12.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窗口期,统筹布局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超宽带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强省建设。建设“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打造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川藏、成渝中线、成达万、成自宜、汉巴南、宜西攀、渝昆(四川段)、渝西(四川段)、成都至兰州(西宁)等重大铁路项目,打通成都至北部湾南向陆海联运大通道,开辟成都经达州至万州港东向铁水联运新通道。加密区域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经济圈。探索推进山地轨道交通发展,构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统筹推进枢纽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和发展,完善“干支结合、客货并举”机场网络,加快推进国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成都全球性航空枢纽。推进久马、镇广、宜攀等高速公路建设,提档升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和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全面实现。提升长江干线川境段和主要支流航运能级,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统筹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国“气大庆”、特高压交流电网、水风光互补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13.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基础设施集群。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和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建好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争创国家实验室。

  14.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强化战略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工业软件、航空与燃机、钒钛资源、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健全开放联动的技术市场,优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加速科技成果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关联产业发展。

  15.培育建强科技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发挥高水平大学作用,支持国际知名大学来川合作办学,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支持中央在川科研单位、外资科研机构融入我省创新发展。紧扣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培养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深化拓展省校(院、企)战略合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

  16.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开展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完善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深度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五、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创造型、引领型、市场化改革,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活力。

  17.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进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创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国有金融管理体制,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推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发展债券融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18.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世界500强企业,发展“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19.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大市场,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赋能放权、协同开放,推动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促进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加快提升开放口岸能级。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举办重大国际活动、重大国际展会的能力。深化与港澳台交流合作。加快建设贸易强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造中西部投资首选地。

  20.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项目投资审批等领域推行承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新型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畅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六、持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人文化、便捷化、均衡化、绿色化导向,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加快建设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家园。

  21.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诚信社会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继承革命文化,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一批重点研究机构和传习基地,推进三星堆、罗家坝等古文化遗址勘探发掘和保护利用。推进网络内容建设和智慧广电工程,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场馆服务效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振兴川剧和曲艺,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建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提升巴蜀文化知名度美誉度。

  22.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和镇村布局变化,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高等学校及学科布局,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巩固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高地优势。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好特殊教育。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办好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23.加快健康四川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深入实施健康四川行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医防协同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公益性,推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儿童医学中心,加强呼吸疾病、肿瘤、地方病等防治,推动老年医学、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创伤损伤等领域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分级诊疗和医院管理考核,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制度。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支持社会办医。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发展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和现代医疗装备等。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健康)城市创建。加快发展医药和健康产业。推进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推进体教融合,积极发展竞技体育,高水平承办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体育文化传播力,加快建设体育强省。

  24.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就业服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战略性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就业援助制度,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政策,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助残等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加快托育事业发展,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公共场所、互联网应用等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友好型生活环境。

  25.加快建设美丽四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省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加强白色污染治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城乡空气质量、江河湖库水质全面改善。补齐固体危险废物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能力短板,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加强环境风险管控。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生态廊道。强化河湖长制,加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和修复,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推行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外来物种管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创建。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督察考核,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和预警指挥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多元投入长效机制,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环境资源权益交易体系。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实施节能节水行动,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和平安四川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夯基础、建机制、提能力、强治理,构建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

  26.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立法。稳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和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和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切实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统筹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创造条件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和互联网法院。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信访制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化综治中心建设运用,强化源头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扎实推进防艾综合治理。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加强平安四川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

  27.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深化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社区服务供给,形成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社区治理机制。探索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等治理新机制。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化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

  28.筑牢重点领域安全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扎实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邪教、反恐怖斗争,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改进网络综合治理。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机制,严防重大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风险,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29.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高应急装备和物资分类分级保障、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加强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领域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灾害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全民参与格局,强化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建设。

  八、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30.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措施的工作机制。发扬斗争精神,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分层级全覆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31.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大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32.完善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发现、引进、使用和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以“天府英才”工程为统揽,整合实施重大人才计划,聚焦“高精尖缺”广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提高人才配置效能。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33.健全规划制定和实施机制。全面落实规划建议的部署要求,统筹编制全省和各地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形成规划合力。完善规划推进机制,细化规划纲要年度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督导和考核,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省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