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银川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自治区工信厅《关于实施“四大改造”推进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业十大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加快全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围绕支撑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和开放发展,着力构建和完善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加快5G、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把工业互联网打造成银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技术产业体系构建及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先进水平。

  网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不断完善全市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力争5G基站数达到7000个。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实现光纤、5G“双千兆”全面覆盖,打造10个内网改造标杆工厂,加快推动5G行业虚拟专网在重点企业建设部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各行业普遍覆盖。

  平台应用深化拓展。建成10个以上行业级、40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优势平台,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到50%。发展50家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出一批高价值、广应用的工业APP,推动5~10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新增10个以上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银川“工业大脑”围绕“3+2”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每年不少于50家企业接入数据应用。

  安全保障系统有力。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培育2~3家信息安全服务能力保障强的企业,打造2~3个功能较为完备的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态势感知、通报共享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接入国家—自治区—企业三级联动的“宁夏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的规上企业达到5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网络设施强基行动

  1.开展企业内网络改造。以提升高价值工业智能装备联网率和工业网络覆盖率为目标,加快部署窄带物联网、低功率物联网(LoRa)等,推动工业企业互联改造和产品服务互联升级。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入车间、连设备”专项工程,全面推进高质量工业企业专网和车间局域网建设,加强生产各要素连接,实现生产设备广泛互联和数据流通。到2024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打造10个企业内网改造建设标杆。

  责任单位:市网信局、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开展企业外网络建设。围绕工业核心产业环节,积极推进传统物联网到移动物联网产业应用进程,构建连接多个厂区、工业智能产品、产业链伙伴的网络,支撑企业间、企业内、部门间资源、能力和需求的协调对接,以及产品的远程监测、维护、服务和信息分析,提升企业外网数据传输能力,降低企业网络使用成本。到2024年,实现5G网络在工业企业的广泛覆盖和5G行业虚拟专网在重点企业的深度应用,在重点行业打造2~3个5G全连接工厂。

  责任单位:市网信局、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加快建设标识解析体系。加快扩大我市标识注册规模、标识解析量和创新应用深度。加速标识解析在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率先形成规模应用,培育一批基于标识解析的高效协同、供需对接、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示范应用。加快扩大我市标识注册规模、标识解析量和创新应用深度。

  责任单位:市网信局、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二)平台载体壮大行动

  1.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持续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从新材料、新食品、装备制造等细分行业入手,推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各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鼓励重点工业园区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联合权威专业机构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测试、水平监测和诊断咨询服务。到2024年,培育若干国家级平台、一批自治区级重点行业特色平台,培育形成一批平台解决方案。建成10个以上行业级、40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优势平台。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提升平台服务供给能力。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集聚能力,有效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软件资源、知识模型等制造资源,提高平台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服务能力,探索形成商业发展模式。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将科技研发、工艺设计、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经验及成果软件化,形成一批可供行业共享的平台。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建设银川“工业大脑”二期。在银川“工业大脑”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银川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精准分析各园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链生态,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形成各园区产供销协同平台,产业链配套服务系统,实现以园区为单位的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以数字孪生技术刻画各园区全貌。嵌入能耗“双控”分析模型、横向对接各相关单位管理系统,纵向对接垂直部门行业应用。到2024年,完成6个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谱、供销链全景图谱、人才链全景图谱、技术链全景图谱和招商链全景图谱;完成13个重点产业分析专题库建设;完成产业综合能力评估系统;针对重点产业监测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4.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工业设备和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端迁移。以企业“上云上平台”带动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发展,探索以平台为核心、基于“数据+模型”的制造业发展新模式。企业“上云上平台”普及率不断提升,到2024年,全市上云企业超过300家,培育30家“上云上平台”典型示范企业。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行动

  1.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本质贯标。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跟踪评估,摸清发展现状,编制两化融合数据地图,加大统计、分析和评估力度,鼓励企业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推动和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到2024年,全市累计推动3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成应用创新。“一企一策”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推动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强化工业互联网在“三新”产业中的应用,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每年评选3~5个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到2024年,在细分行业领域培育打造10个龙头骨干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在重点行业领域形成20个典型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应用模式示范。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应用,加快“上云上平台”,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企业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深度融合行业知识经验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到2024年,梳理20个典型应用场景,发掘20个以上优质应用产品和优秀应用案例予以全面推广。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4.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面向产业园、产业集聚区企业,实施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建设与推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企业服务、安全环保、经济监测的综合数字化管理,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认定一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培育园区。到2024年,打通自治区、银川市、园区三级联动统一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智慧园区试点示范。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园区

  5.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一链一策”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升级,通过数据的闭环流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信息系统孤岛,建立高效的信息交互管道,实现业务、管理、运营流程的全面集成和高度柔性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设备、产能、产品、供应渠道等资源,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相应,推动建立联合培训、标准共享的协同管理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6.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和信息系统改造投入,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全面推动“机器换人”。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到2024年,建设5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四)融合应用提升行动

  1.推动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等联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创新载体,加强对满足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健全5G行业应用评测体系,挖掘典型工业应用场景,深化行业示范应用,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到2024年,遴选1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20个示范应用企业。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网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培育一批前沿新技术融合创新项目,深化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新兴技术与平台集成应用,实现与行业知识、工业模型等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并培育新技术在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安全可信等细分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模式和创新商业模式。到2024年,分类培育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行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赋能平台,重点面向“3+2”产业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和赋能APP,共同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云用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新模式,降低新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到2024年,依托主要工业园区重点打造10个产业链平台,形成100个赋能APP。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五)生态载体提质行动

  1.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深化推进龙头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重点产业园区、龙头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工业云基地,集聚工业互联网创新要素,推动探索构建合作创新机制,深化开展低成本数据采集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平台测试评估、解决方案创新、咨询诊断服务等工作,加快形成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能力。到2024年,打造至少3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有效赋能行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优化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围绕平台服务商、解决方案服务商、网络建设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工控安全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配套服务商等,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服务机构。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分级分类机制,从技术创新、产品能力、市场拓展等方面动态评估遴选资源池单位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迭代优化服务资源池目录,建强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到2024年,遴选50 家以上优秀工业互联网机构优化组建市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强化第三方机构生态聚合能力。支持宁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协会等第三方机构提升行业创新发展支撑能力,开展工业互联网生态研究、行业数据收集等工作,以及平台测试评估、解决方案创新、咨询诊断服务等工作,加快形成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能力。围绕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重点在企业上云、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领域,支持主导和参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体系研究。加强区内外工业互联网技术交流,带动形成创新发展生态。到2024年,建立工业互联网专家智库,培育30个以上具有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端咨询人才队伍。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4.深化产教融合、产融结合发展。依托共享创新中心、宁夏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等产学研平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工业互联网人才储备。推广工业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加强工业企业首席信息官(CIO)业务交流与新技术培训。打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降低企业工业互联网投入门槛,形成产融结合、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六)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安全能力保障。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工业数据和重点领域信息安全,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公共信息系统保护等。培育工控安全试点示范企业。支持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围绕制造业企业安全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模拟仿真、风险评估、漏洞挖掘评估、安全攻防验证等工作。到2024年,培育30个优秀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及3家工业信息安全企业示范企业。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机制。组织开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查抽查,研究开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软硬件系统安全检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督促企业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梳理企业网络安全责任要求和重要数据保护目录。到2024年,进一步优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和应急响应处置机制。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3.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加强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数据资源的在线汇聚、有序流动和价值挖掘。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远程控制、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网格化安全管理等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安全生产的可管控、可预测。聚焦本质安全水平提升,针对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矿山、民爆等领域,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到2024年,建设市级平台与县区、园区和企业多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和监测体系,逐步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能力、实时监测能力、超前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系统评估能力。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各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建立全市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作协调机制,由市工信局牵头,联合市发改、科技、财政、网信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全市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和任务安排,督促检查重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定期总结经验、通报进展。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制度,聚焦工业互联网前沿发展和我市产业特色,加强方向引领、政策研究、示范项目评估等智力支持。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落实评估机制,开展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分析工作,加强产业发展态势预测,确保各项行动如期取得成效。

  (二)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开展企业工业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组织工业信息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搭建新理念学习平台、新技术交流平台、新模式合作平台,宣贯国家、自治区工业互联网政策,更新发展理念。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培育培训,推广示范标杆建设标准和优秀案例,指导重点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示范标杆建设,培养我市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人才队伍。

  (三)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强化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体系等重大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四)强化示范引领。组建专家团队在全市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上云企业、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等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咨询诊断工作,培育打造我市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5G及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等应用示范建设,加强联动,深入挖掘试验典型和示范标杆,通过宣传推广、现场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总结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工业互联网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推广,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

  附件:1.名词解释

  2.银川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任务清单

  附件1

  名词解释

  窄带物联网(NB—IoT):窄带物联网是基于E—UTRAN技术,使用180kHz的载波传输带宽,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一种蜂窝数据连接技术。具备广覆盖,支持海量连接,支持低时延敏感、低功率的特点。

  低功率物联网(LoRa):是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它最大特点就是在同样的功耗条件下比其他无线方式传播的距离更远,实现了低功耗和远距离的统一,它在同样的功耗下比传统的无线射频通信距离扩大3~5倍。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业互联网标识通过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身份证”,实现全网资源的灵活区分和信息管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解析,可以通过产品标识查询储存产品信息的服务器地址,或者查询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服务。

  虚拟专网:虚拟专用网络(VPN)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在企业网络中有广泛应用。VPN 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VPN 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按协议进行分类。VPN 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对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0,2.0主要致力于提出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程服务,从聚焦转型、分级分类、突出能力、全程服务四个方面,解决具体执行和逐级提升过程中方法工具支持、解决方案实施、管理机制落地、成效跟踪优化等问题,从而支持企业获取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效益。

  工业大数据:在工业领域中围绕典型智能制造模式,从客户需求到销售、订单、计划、研发、设计、工艺、制造、采购、供应、库存、发货和交付、售后服务、运维、报废或回收再制造等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及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总称。

  垂直电商: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垂直电子商务网站旗下商品都是同一类型的产品。这类网站多为从事同种产品的B2C或者B2B业务,其业务都是针对同类产品的。

  工业互联网安全模拟仿真:能够基于对工业设备、工业协议、工业系统等OT相关能力的仿真,实现在完全虚拟环境或者虚实结合环境中工业场景复现的能力。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CADA)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诸多领域。SCADA是工业互联网数据的重要来源,肩负着数据采集、测量、各类信号报警、设备控制以及参数调节等功能。

  工业APP:工业APP(IndustrialApplications):面向特定工业应用场景,将制造业企业内部分散、隐性的工业技术挖掘出来,促进“工匠”知识和经验的积淀、开放和复用,实现技术传承和技艺传摇。开发者通过调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推动工业技术、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模型化、软件化、再封装而形成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