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方案(2022—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方案(2022—2026年)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十九大”以来,国家陆续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以新型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方向。重庆市相继发布《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等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抓手、强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民生福祉。合川区作为主城都市区四个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之一,于2014年在全市率先开启智慧城市建设序幕,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按“一平台多系统”的模式,建立了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及智慧教育等信息化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载体。
“十四五”期间,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以数据为要素,赋能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完善6个“新型”内涵,即“新背景”“新技术”“新基建”“新模式”“新治理”“新产业”。持续构建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是深入落实国家与市级发展战略的必要之举,有利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全面提升全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
二、规划目的
规划基于合川区建设发展实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数据不通、融合不深、智慧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明确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及运营模式、组织领导、评估体系、资金保障等配套体系与保障措施,打造多元化智慧应用场景,为全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规划时限
本规划时限为2022年—2026年。
四、规划依据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四)《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年)》
(五)《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六)《重庆市全面推进“云长制”实施方案》
(七)《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八)《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九)《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
(十)《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十一)《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十二)《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
(十三)《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四)《新型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十五)《合川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十六)《合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一期建设回顾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光纤网络持续扩容升级,合川区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100%,光纤到户端口占比和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均达90%以上。城乡平均接入光网能力由2015年10M、2M提升至100M、50M,部分家庭光网接入能力达1000M以上。移动网络建设成效凸显,全区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重点区域建成5G网络基站1000余个,公益性场所和经营性场所建成36个热点、224个AP(无线局域网访问接入点),并全部接入市级I—Chongqing平台。物联感知体系逐步完善,合川区在工业、环保、住建等不同领域搭建多套物联网监测终端、设备,通过应指工程和雪亮工程构建起视频综合管理平台,整合社会单位视频数据110家、监控平台800多个,安装社会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摄像头11000余个,基本实现城区视频监控全覆盖。
(二)平台支撑体系赋能增效。
合川区现已建成云计算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移动市民中心、信息安全四大平台,城市大数据发展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云计算中心通过共享公共信息平台IT基础资源、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灾备系统。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建设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主题数据库,搭建了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和数据整合服务系统。依托公共框架搭建移动市民中心,为市民提供覆盖生活、政务、医疗、交通等方面的移动服务。信息安全平台基于安全基础设施、运维操作审计设备以及数据库审计产品的统筹部署,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
(三)行业智慧应用成效初显。
1.智慧综治规范有序。
按照“谋划一批、建设一批、运用一批”的推进思路,有序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升级项目、“看家天眼”工程建设、综治视联网、“智慧小区”建设,以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和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为载体,汇聚社会治理业务数据和视频资源,形成一个立体、迭代更新的社会治理大数据生态系统,实现人、地、事、物、情、组织全要素采集,全方位管理,实现全周期动态治理。运用“社会治理大脑”,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服务,深化数据融合,拓展应用领域,增强智慧赋能,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合川建设。大力推广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2.0版,推动社会治理各项业务在线部署、在线跟踪、在线问效,实现社会治理全领域覆盖、全主体联通、全流程落实,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智慧交通效能显著。
合川区现已完成建设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中心、执法车(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单兵设备子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交通服务热线子系统等6项智慧交通项目,并陆续完善公交IC卡系统,出租车监控平台、化危品和大型货车监管平台、客运监管平台、水运监管平台、不停车称重系统等平台,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与交通管理系统有效集成和融合应用,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效能。为满足群众出行服务需求,重点建设完成面向公共交通服务的“合川交通”微信公众号,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出行服务、路况水情三大板块功能,囊括实时路况查询、公交农客实时查询、公交卡充值、汽车火车飞机购票查询、汽车抛锚救援、失物招领、找货车找货船等三十余项服务应用,进一步提升合川区交通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交通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3.智慧医疗持续深化。
全区医疗系统已完成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医疗单位、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覆盖的智慧卫生专网部署,统筹搭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定制开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软件系统妇女儿童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板块,大幅提升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合川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均已完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检验系统、影像检查系统等业务管理软件搭建,经区卫生健康委统一搭建的基层HIS(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已覆盖全区28家基层医疗机构,涵盖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两大板块。卫生计生委门户网站、远程医疗、双向转诊、智慧健康小屋等智慧医疗建设已实现推广应用,全区医疗系统信息共享与应用水平不断增强。
4.智慧教育夯实基础。
合川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利用教育视频云平台、教师招聘报名系统等多个智慧教育服务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智慧校园环境建设、智慧教学课堂构建、智慧教育管理体系、智慧师生培养模式和策略,推动智慧教室、网络教研、数字化图书馆等多种智能化应用。推进完成全区“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200余所学校光缆接入、160余所学校校园内网络改造。依托“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大幅提升教育硬件配置,累计配备“班班通”3000余套、计算机约1万台、教师笔记本电脑近7000台,网上阅卷、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校园电视台等应用已经投入使用,实现全区教育信息装备水平居于同类区县前列。合川中学、瑞山中学、合川巴蜀小学、合川区高阳小学、合川区凉亭子小学等5所校园成功获批“重庆市第一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称号,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面临问题与短板
(一)建设发展制约因素多,重点领域推进缓慢。
现阶段,合川区智慧城市发展仍受多种因素制约。资金方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投入来源过于单一,缺乏可持续的投资运营模式。技术方面,新技术应用论证不充分、标准规范体系不统一,后续二次开发应用门槛较高。安全方面,网络安全感知、控制手段欠缺,数据和应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网络安全系统性风险有所增加。智慧应用方面,一阶段所实施的智慧综治、智慧交通等应用,仍存在数据资源闲置的问题,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数据治理、智慧化水平不高。
(二)数据碎片化难以消除,信息共享方式落后。
全区90%以上的部门存在跨部门数据获取难、数据质量不高、数据规范缺失、数据共享力度不够、敏感或涉密信息难整合等问题。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受限,数据资源分散,获取需层层审批,“数据烟囱”现象较为突出。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界限不明确、共享接口不统一,对后期推动数据接入、整合造成较大压力。政策差别、前期系统建设独立分散等原因导致数据管理分散、数据权属、职责及共享开放范围和流程不清晰等问题。
(三)信息化水平两极分化,智慧化发展不均衡。
各部门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财政局等部门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区水利局等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薄弱,缺乏自身内部的OA系统,差距较为明显,亟需提升。电子政务、交通出行等市民应用广泛的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较快,林业、水利、农业等领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起步较晚,对本单位、本行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缺乏系统化统筹,智慧化应用需进一步深入谋划。
三、发展形势
(一)“新基建”助力智能化基础提升。
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领域,也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2020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主动规划布局,超前部署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加速万物互联、全感知全连接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区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进程,催生智慧应用新场景,对夯实合川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政府加快现代化治理进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政府信息数字化传播到政府系统数字化建设、政府服务数字化供给再到政府体系数字化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地位和重点作用越发凸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将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部署下,通过构建全面精准的新机制、开放共享的新平台、多元简便的新渠道,全方位支撑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及数字经济发展,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三)民生服务提出时代发展新要求。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方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的时代要求。医疗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群体增速加快、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等社会问题的持续发酵,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医疗服务卫生体系刻不容缓。交通方面,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道路交通运载工具更加自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衍生出以自动驾驶、车联网为代表的交通新变革。
(四)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提档升级。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矛盾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城市公共卫生防控体制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强化对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园林绿化管护,促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未来城市管理将进一步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实现高效、动态、实时管理。
(五)融合应用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产业融合向更高层次推进,呈现出多个产业交叉互融的“大融合”趋势。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将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以第三方物流、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壮大,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不断创新,产业链整体效率大幅提高。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将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无人经济”将推动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堆存、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仍是产业融合重要战场,智能工厂逐步普及,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工厂运营管理现代化。
(六)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发展共识。拓宽走实“绿色+”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发挥合川区区位、产业、生态等优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大力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产城一体、城景互动,有利于推动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打造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点。
第三章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合川区作为主城都市区支点城市建设的新发展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化应用场景为主线,以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面提升“智慧合川”特色应用水平,充分发挥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点作用,为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重庆“智慧名城”建设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加强整体设计,强化全局思维、需求导向及机制保障,统筹城乡、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全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实现市区两级数据连接,业务管理横向到边、职能落实纵向到底。重点围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智慧应用场景,明确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分阶段目标进行谋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滚动推进实施,不断促进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协同发展。
(二)集约建设,共建共享。
秉承集约高效、整合协同的基本原则,各部门、各行业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网络设施及业务系统,并加强对视频监控系统监管,统一由公安机关进行审核。构建全区信息化业务应用支撑体系,实现建设模式由分散建设向共建共享转变,避免单独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全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保持一致,上下衔接,大力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共享,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民生便捷化服务为突破口,分阶段推进各领域智慧应用实施,促进“设施共连、平台共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三)创新引领,安全可控。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加快技术创新迭代,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丰富拓展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充分释放城市发展潜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采用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安全可控水平,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共享和数据使用的安全。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开展好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工作。
(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坚持开放合作理念,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发挥平台载体、要素资源等叠加效应,有序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推进体系和长效运营机制,形成有形抓手、无形边界、立体互动的多元推进格局。
三、发展定位
基于合川区智慧城市一期建设阶段性成效,结合全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围绕建设打造以网络安全产业为特色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高站位谋划、高水平组织、高效率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新要素集聚、新动能培育、新设施部署、新城市治理,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与生态宜居等领域实现与市级智慧城市建设联动交互,将合川区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6年,全区城市大数据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成涵盖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领域的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体系,实现全域“六个一”建设目标,即城市运行“一图感知”,公共服务“一码通行”,决策支撑“一键获取”,城市治理“一体联动”,数据红利“一站直达”,品质生活“一屏智享”。
(二)分项目标。
城市运行“一图感知”。利用GIS、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通过各个“神经末梢”收集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城市发展数据,获取城市运行状态,勾画城市运行“一张图”。
公共服务“一码通行”。聚焦市民公共服务事项,推进一码通用、无感通行,建成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个人通过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企业通过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基本形成生活缴费、停车、医疗卫生、交通违法、就业、医保、养老、银行办理等各类公共服务事项“一码通城”“一触即达”。
决策支撑“一键获取”。通过城市大脑建设,实现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加强数据治理,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一键获取各领域数据,形成各类定制化报告,为全区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治理“一体联动”。构建数字孪生城市,链接智慧泛在的城市神经网络,提升城市可感知、可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聚合城管、交通、公安、生态环境、应急、消防等领域相关资源,强化数据推演为城市治理赋能,以数据驱动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完善实时监测、远程调度、指挥决策功能,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运行治理“一体联动”。
数据红利“一站直达”。通过城市大脑汇聚商用、民用、政用数据资源,强化数据治理和数据要素价值化,带动物流、农业、旅游等产业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为企业、市民提供精细化运营服务,推动数据创新和交易,全面提升数字政府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水平。
品质生活“一屏智享”。聚焦医疗、社区、旅游、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动智能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移动终端为市民提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一屏享用政务服务、健康医疗、公交出行、旅游支付等应用便利,为品质生活添彩。
五、架构设计
(一)总体架构。
按照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发展实际,立足“六个一”发展目标,基于全区新型智慧城市“1135”总体架构,着力推进数据资源“聚通用”,强化数据治理,打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未来智慧之城。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全区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图1“智慧合川”总体架构
一个城市大脑。包括数字合川云平台、数据资源中心、综合赋能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即“两中心两平台”。利用现有数据云资源,建设数字合川云平台;通过合川区数据资源中心,打破各部门和行业间壁垒,强化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区级数据共享平台与市级互联互通;建设综合赋能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支撑应用系统集成和各部门业务协同,有效提升城市态势感知、应急响应、综合管理、决策支撑等能力。
一套精细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系统运行维护、安全防控管理、项目运营管理、数据资产管理,通过完善对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以及相关的安全防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促进信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系统建设、数据资产管理、运营改善,以及应用的绩效考核等,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智慧合川”全流程运营管理体系。
三大基础支撑体系。由新型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和网络安全三大体系组成。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包括5G网络、千兆宽带、IPv6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以存算中心、边缘计算、产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构建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健全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保障智慧城市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促进智慧城市建设高效推进。建立“感知、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一体化网络安全体系,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保驾护航。
五类智慧应用场景。基于基础支撑体系和城市大脑,推进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五大全场景智慧应用,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综治、智慧交通、智慧机关、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重点工程,实现智能化创新应用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联动协同,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
(二)数据架构。
加强与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对接,以全区业务协同过程中的数据流为主线开展数据架构设计,构建数据资源治理体系。
部门数据资源池:以区级政府部门为主,汇聚打通各业务数据,形成区级政务数据资源池;以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为主,形成行业数据资源池;以市政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等城市基础数据为主,形成城市感知数据资源池;以区内及周边地区市民生活应用数据为主,形成社会数据资源池。
主题数据库:基于汇聚全区部门数据资源池,结合合川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建成行政审批、社会治理、城市管理3大主题数据库,建成交通管理、信用信息、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公共安全5大主题库。
数据资源目录: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接入方式,经质量校验和对比校验后形成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目录、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目录、社会应用数据资源目录,为政用、民用、商用提供数据资源基础。
数据服务与应用平台:通过区级共享交换系统,按照数据基本属性,制定数据流通、使用权限,探索制定数据权属、交易规则,向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及社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应用场景:面向政用、民用、商用场景,通过数据授权和数据交易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流通;各类应用产生的数据通过共享交换系统,重新归入数据资源池,持续丰富全区数据能效,助力提升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水平。
图2“智慧合川”数据架构
(三)实施架构。
按照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明确区级统筹建设内容、各部门职责分工以及镇街沿用的系统和平台,针对智慧城市大脑、支撑体系和业务应用,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
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由区大数据发展局统筹建设数字合川云平台,有序推进非涉密信息系统向数字重庆云平台迁移,并加快建设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互联互通,除现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不共享的以外,其他政务信息系统一律接入共享系统。全区统一建设“智慧合川”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并实现与市级协同联动。结合合川区实际需求,统一建设全区智能视频融合平台、物联网开放平台、数据智能平台、数字孪生等综合赋能平台,实现对上层业务应用的全面支撑。
进一步完善全区数据资源,全区各部门按要求形成可在区内共享交换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和合川区主题数据库,建设相关的特色业务应用系统,合川区各镇街沿用区级相关信息系统。
图3“智慧合川”实施架构
(四)网络架构。
基于区级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充分利旧,在保证网络层次化体系结构的同时采用扁平化架构,整个网络划分为统一安全出口区、核心交换区、接入区、存储计算区、安全管理区等五个安全域。通过统一安全出口区实现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两端安全隔离,通过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接入,实现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网络出口互连,核心交换区通过光纤互联实现双机热备,保障“智慧合川”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入区通过部署面向不同业务的交换设备,实现上下区域的有序连接,计算存储区通过集群及资源虚拟化部署方式,保证智慧城市的智能高效运转,安全管理区按等保2.0三级防护要求,通过完善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漏洞扫描、安全准入等安全设施,保障各个系统与网络安全。
图4“智慧合川”网络架构
(五)技术架构。
合川智慧城市按技术架构为“五横三纵”的分层架构模型,由应用层、支撑平台层、数据服务层、基础设施层,物联感知层组成,在标准规范体系、网络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下(三纵),通过城市大脑,为政务内部提供统一信息化支撑,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服务。
感知层主要提供对合川城市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各类传感器、监控摄像机、GPS终端等实现对城市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大气环境、交遥、公共安全等方面信息采集、识别和检测。
基础设施层通过将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安全等硬件设备进行资源整合,为全区政务应用提供基础资源服务,实现政务云资源集约、共享;
数据服务层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物联感知数据、GIS数据、CIM数据等进行汇聚存储,为基础库、主题库和专题库作有效支撑。
支撑平台层提供单点登录、实名认证、智能识别、视频融合等中间件,为各部门新建项目提供共性支撑能力。
业务应用层采用C/S、B/S或M/S应用架构,运行全区统建及各级部门自建的各类应用系统。
图5技术架构
第四章重点任务
一、打造城市大脑
打造“智慧合川”城市大脑,构建合川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治理基础支撑体系,形成信息开放集成环境,支撑应用系统集成和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赋能全区各领域、各层级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图6“智慧合川”城市大脑
(一)数字云平台。
以集约建设、统筹部署为导向,聚焦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各领域业务承载需求,通过租赁云服务方式建设具备弹性扩容、平滑升级能力的数字合川云平台。加快推动使用年限较久、运行成本高、支撑能力弱的机房和小型数据中心向数字合川云平台数据中心归并整合,实现本地云环境、软件平台及数据资源云端管理,为相关部门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本地化管理提供大数据量、高并发、快速响应的云服务。依托数字合川云平台推进行业云建设,加快已建行业云向云平台整合,推动企业云接入云平台,形成全区“一云承载”的共享共用共连的云服务体系。
专栏1数字云平台重点工程
数字合川云平台。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数字合川云平台,实现网络、计算、存储资源动态分配,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自动化部署和网络安全防护等服务。建立健全政务云平台资源申请、运维管理、服务保障等管理机制,打造数字重庆云平台重要节点。建立完善的合川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持续加强信息系统集约建设与统筹部署,加快推动使用年限较久、运行成本高、支撑能力弱的机房和小型数据中心向数字合川云平台数据中心归并整合。到2022年,初步建成数字合川云平台,实现与数字重庆云平台互联互通,满足政府类信息化常备应用存储、计算服务能力;2024年,融合社会与企业信息资源,形成政府—社会—企业服务为一体云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二)数据资源中心。
依托市级基础数据库,加快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布设传感设施采集数据、业务系统数据接入,打造集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为一体、全区统一的部门数据资源池,为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数据清洗、关联、比对、校验、更新,构建在市级层面按要求交换,在全区范围内按职能共享的数据资源目录。按照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规则和流程,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管理,形成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推动横向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纵向与市级系统对接,实现市、区两级架构互联互通。依托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系统,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鼓励本地企业利用开放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研发,相关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依法提供等方式授权有相关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政府数据增值开发应用。结合合川区发展实际和各部门业务应用需求,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打造特色为目标,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网络安全、社会医疗健康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主题数据库。
专栏2数据资源中心重点工程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按照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规则和流程要求,推进合川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并接入市级共享交换系统,建成横向依据职能需求共享、纵向市区两级政务数据资源双向流动的共享交换机制,逐步完善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管理、数据采集分发管理、数据质量审核管理等功能。2022年,建设数据共享目录管理、数据采集分发管理、数据质量审核管理等功能,完成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部门数据资源池。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及社会数据资源,按照市级相关部门要求统一部署,构建合川区本地数据资源池,推动区内各部门数据资源接入,形成政务数据、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物联网前端感知数据等资源汇聚。制定全区统一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建设标准,涵盖数据筛选标准、清洗标准、建池方式、容量和地址分配规则等方面,加快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建设。2022年,全区各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基本完成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建设。(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主题数据库建设。基于汇聚全区政务、社会数据的合川区数据资源池,结合合川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需求,重点围绕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逐步建设一批主题数据库,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开展多元校对和数据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023年,建成行政审批、社会治理、城市管理3大主题数据库;2024年,建成交通管理、信用信息、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公共安全5大主题库;2026年,建成招商引资、企业信息2大主题库。(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数据治理系统。强化建设提供跨部门、多维度、全流程的数据治理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清洗、转换以及分析建模,形成包括数据标准、主数据、元数据、数据质量、规则模型等数据资产的应用功能,提升数据获取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合规、持续释放和挖掘数据价值。2024年,完成对系统功能的开发,项目进行试运行。(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三)综合赋能平台。
加强与市级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业务协同支撑平台对接,围绕全区新型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协同运行需求,统筹集约化建设一批智慧城市综合赋能平台。建设实名认证系统、智慧合川门户网站,形成统一数据信息分析接入口。建设集大数据、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数据智能平台,支撑各领域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提升。建设合川城市物联网开放平台,支撑各部门物联网应用开发部署,深化物联感知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建设合川智能视频融合平台,提供区级视频资源汇聚、应用开发和业务分析等服务。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地理空间、视频监管等数据资源融合应用,为城市管理全面监测、数据分析、综合展示、辅助政府决策等提供支撑。
专栏3综合赋能平台重点工程
智慧合川。基于渝快办APP,建设和完善智慧合川门户网站和公众号。打造整体联动、便民高效的网上政府。2026年,建成智慧合川门户网站和公众号,实现掌上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实名认证系统。为有效解决跨部门之间应用共享、实体互信、访问互通等问题,建设实名认证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应用、跨网络的单点登录和身份认证等服务。2022年,建设完成统一实名认证系统。(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智能视频融合平台。依托合川已建成的视频监控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视频结构化处理等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行为特征提取、画面增强优化、轨迹跟踪分析,通过对海量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分析,提升视频精准识别能力。2022年,智能视频融合平台基本建设完成。2022年,平台能支撑一批智能化应用。(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物联网开放平台。建设区级统一的城市物联网开放平台,面向各领域、各类型感知识别设施,提供集中管理、智能控制、设备互联、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所需的各类服务,构建标准、便捷的物联网应用开发环境。支持城市管理、交通等相关部门接入已建物联网应用和感知数据,基于物联网平台快速开发部署智慧应用,为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情况,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应用展现。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物联网平台;2024年,城市物联网平台应用支撑能力全面提升。(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数据智能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合川区数据智能平台,面向全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以及各类大数据基础组件、共性应用、基础工具和模型算法,开放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接口,为区级各部门提供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能力,支持在线分析、运算一键完成、多终端自适应等功能,提升各部门智能化应用水平。2022年,数据智能平台完成重点组件和服务开发。2024年,平台功能基本完善,支撑一批业务应用的开发运行。(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数字孪生平台。深化新型测绘、标识感知、协同计算等技术应用,在整合已有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上建设内容完善、结构合理、规范高效、数据统一城市信息服务体系。依托合川区5G网络建设,强化5G技术与城市信息模型(CIM)融合,将城市各类智能终端、感知设备进行空间关联映射和有序管理,构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映射关系,形成从城市规划到建设、从地下到地上、从时间到空间虚实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推动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可视化,实现城市各类智能终端空间关联映射和有序管理。2022年,初步建成数字孪生平台,具备地理空间信息获取、查询、关联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和服务;2024年,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城市建成区城市信息模型(CIM)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四)运营管理中心。
基于数字孪生城市理念,以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数据为基本要素,打造具备高弹性、高扩容性的合川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支撑全区非涉密系统的统一部署和管理,有效推进全区综合赋能平台调用和系统迁移上云。加快推进全区各部门应用系统与合川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对接,推动全区应用数据纵横互通,提高空间数据资源、城市运行管理的共享能力,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综治、智慧交通、智慧机关、智慧农业、智慧商务、智慧防汛等子项目提供地图数据、城市问题发现、城市治理联动支撑能力,全面提高合川区信息化服务水平。综合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及结构化视频分析技术,全面呈现综合态势及城市运行状况,并对经济、产业、安全、交通、应急等重点领域实现分模块展现。
专栏4运营管理中心重点工程
运营管理中心实体大厅。加快运营管理中心实体大厅选址工作,集约部署和共享使用展示大屏、专席坐席、视频系统、会商系统、呼叫中心等软硬基础设施,形成全区统一调度与协同治理模式。2022年,完成运营管理中心实体大厅建设。(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通过与全区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实现对全区产业经济、城市运行、生态环境等各领域进行实时有效的跟踪监控、量化分析、与预警预判,全面掌握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各环节关键指标;依托可视化数据指标建模、分析工具,构建包含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5大城市管理运营主题,实现常态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撑体系,提供常态或应急状态下的指挥调度服务,形成集全景展现、仿真预测、辅助决策、城市管理等于一体的大平台。2024年,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基本建成,具备城市运行状态展示、辅助决策和综合管理等能力。依托实体大厅投入使用,有效提升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二、创新智慧应用场景
(一)民生服务。
1.智慧医疗。
建设目标:到2026年,全面提升合川区整体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更加成熟稳定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医保改革任务,以使医疗保障政策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改革协同化程度明显提升,打造重庆市内乃至全国地市级智慧医疗示范工程。同时以构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核心,通过数据汇集、共享,实现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提升合川人民医院、合川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提高便民惠医服务水平。
建设内容:构建云端业务互动、上下协同的区域医疗业务生态系统,依托医疗平台和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提升医院基础化信息水平。在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利用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医疗业务系统,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业务协同。2024年,结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打造以5G+应用场景,提升合川区医疗信息化水平。2026年,充分利用前阶段的建设成果,加快5G智能感知设备在全区的部署,实现5G+物联网覆盖全区,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使平台达到互联互通5级甲等,医院达到互联互通4级甲等水平,实现医疗资源人财物统一管理。
专栏5智能医疗重点工程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统一功能规范、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整合区域内的信息资源,构建医疗大数据资源,建成对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合川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有关垂直业务应用系统的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链接“智慧城市”平台,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实现区内基础医疗卫生数据资源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推动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区级综合业务协同应用体系,强化数据交互共享,支撑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和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到2022年,完成平台搭建,集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品管理、医疗保障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运营监管、业务运营服务业务管理功能,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业务协同;到2026年,完成智能穿戴设备建设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基本实现平台业务系统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卫生健康数据上云。依托合川区大数据中心云资源,加大卫生行业云网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建设双向互备两朵卫生云,整合改造区级医院院级平台、卫生单位业务平台,采用“云—边”的混合云模式,统一IaaS、PaaS、SaaS 各层应用服务能力,打造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运维、统一监管的全区“卫生健康云”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系统和数据上云,实现以卫生健康云服务为核心的诊疗流程再造,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贯穿线上线下一体化卫生健康云医疗服务。到2023年,完成双向互备的“卫生健康云”和“区级数据中心卫生专属云”的建设,推进分级诊疗云平台建设,完善一体化监管及服务功能;到2024年,完成80%以上的医疗健康业务系统上云。(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互联网+健康医疗”。积极探索建设全区统一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公众健康信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开通“健康合川”微信公众号、支付宝、Web网页、自助服务终端、智能电视等服务渠道,通过延伸医院服务能力、放活“医生”、联合定点药店等方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运营工作。到2023年,完成全区40%的医疗机构完成互联医疗运营团队组建工作;到2024年,完成在线咨询、云诊室就医、在线会诊等功能应用,互联网+健惠民服务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异地云备份服务、桌面云服务、时钟同步系统等系统部署以及全区50%的信息系统上云;到2025年,完成以“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组建的具备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应用、智能导诊、就诊提醒、诊后随访、在线咨询服务、在线复诊服务、病历管理、处方流转、检验检查检查单流转、历史病历调阅、患者管理、智慧医养、统一在线支付平台、患者回访系统、掌上云医院等内容的线上医共体达到80%。(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以五大中心为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建立健全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加快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智能辅助诊断、基层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家庭健康管理等服务。推进医疗、妇幼、疾控、医保等纵向信息系统在基层的功能整合,着重解决“条块融合”应用。到2024年,实现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智能化公共卫生服务、基层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升级、EMR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LIS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RIS/PACS放射及医学影像管理信息系统、PEIS体检管理信息系统、医疗排队叫号系统、医疗卫生决策支持与分析系统、医疗卫生决策支持与分析系统等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数字健康协同治理。以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全流程智能服务为指引,对区域内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协同类平台,建立“人口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通过对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和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数据交互共享,依托平台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业务协同。通过与教育、公安、民政、医保、社保、智慧城市统计等人口基础信息的融合更新机制,建立以个人身份信息为索引的人口基础信息协同治理路径。加快推进全区医共体服务协同共享,实现区域医共体一体化管理,通过多部门联合来开展信用监督为基础的新方式,构建以数据安全信用档案为基础,分级分类监管为依托,部门联合惩戒为抓手的卫生健康数据安全生产信用监管体系。到2024年,实现社区防控管理、医疗救治管理、防控物资保障、指挥决策管理、传染病监测预警、慢病及职业病监测、计划免疫疫苗监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系统、学生晨午检症状管理系统的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5G+物联网智能化建设。通过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建设卫生健康系统有线、无线区域医疗信息专网“两张网”,不断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空间布局。以多元化、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虚拟化、移动化、区域化与标准化为目标,融合物联网、AI智能等技术,以新基建技术为基础,逐步建成以建筑技术、信息技术、医疗技术等多系统紧密结合的医疗智能化建设体系。力争到2026年,实现5G中央监护、5G院前急救、5G远程手术与指导、5G医疗设备监控、5G远程探视、5G医废管理等内容的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医疗卫生科研服务平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临床和科研应用,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工作机制,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医疗应用支撑和运维保障。建设临床医学数据中心,集成大数据资源,加强医疗科学研究,发展精准医疗。探索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合作机制,启动全区我区医疗卫生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临床医学成果转化。到2026年,完成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辅助转化系统、医院教学管理系统、科研大数据搜索系统、专科科研管理系统、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平台、医学文本分析系统、医学考试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医共体协同应用工程。加快推进全区医共体服务协同共享,实现区域医共体一体化管理。2022年底,启动全区“五大中心”建设完成运营管理相关系统建设;2024年完成全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2026年基本建成全区“五大中心”建设的全部信息系统,包括运营管理系统、监控中心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远程教育系统、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区域检验中心系统、区域病理中心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系统、远程门诊服务、临床会诊服务、远程示教系统、人财物统一管理系统、区级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基层医疗机构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等。(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智慧卫生”安全防护。强化医疗卫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实施。贯彻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和信息安全审查等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到2024年,完成软件等级保护测评、网络安全管理中心、网络和信息安全升级、卫生健康云数据中心备用电力线、网络优化等内容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2.智慧教育。
建设目标:到2026年,基本建成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合川教育云平台,促进政府、企业、社会与学校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智力资源,提供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在职就学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教育城域网改造升级,推广“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应用,打造市级示范智慧校园,提升全区智慧教育发展水平。
建设内容:对教育城域网络改造并向IPv6升级,增强5G网络覆盖,实现提速增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推送、云服务等信息技术,构建覆盖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辅学的多样化的物理教学空间、多维度的智慧学习环境。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诊断、评价、分析,推动“一人一案”个性化教学。2022年,基本完善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加强网络课堂、名师课堂、远程同步智能课堂等线上资源整合,接入渝教云平台,充分对接市级资源,整合、汇聚精品课程资源。2024年,构造线上品牌,推广微课堂智能学习应用,打造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创客空间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智能教学环境,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平台、智能终端,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探索混合式教学、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教学新方式。2026年,逐步构建具备合川特色的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
专栏6智慧教育重点工程
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对合川区教育网络进行“万兆主干、千兆到点”升级和IPv6改造,深化5G网络覆盖,构建以专线网、无线网、物联网、移动网络为基础的可靠网络系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创客空间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智能教学环境;加强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智能化水平。加强师生智能化教学终端推广应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多途径为师生配备智能教学终端。深入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扩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支撑各类学习终端在校园泛在互联。到2022年,“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率达到100%,带宽网络不低于10G。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100%,中小学学生学习终端配备数量进一步增加。到2026年,实现重庆教育宽带网在全区各高校、各中小学全覆盖,对现有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至6G,IPV4升级为支持IPv6网络,达到重庆市教委“万兆主干、千兆到点”要求,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占比达到80%,中小学学生学习终端配备水平明显提高,更换已达报废年限且无法再使用的班班通一体机等。(责任单位:区教委)
“合教云”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合教云”智慧教育云平台,改造已有平台和系统,建成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台,形成合川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小学优质学科资源系统和网络学习空间,形成教育大数据资源中心,智能精准化教学学习系统,构建个性化学习体系,为五育并举赢得更多时间,建设教师智能研训培系统,构建教师智慧研、训、培一体化系统。建设“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建设工程,作为全区学校所有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物态、应急指挥的总纲平台。到2024年,完成合川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大数据平台,教育大数据资源中心、教师智能研训培系统、“校安云”综合管控云平台建设的建设。(责任单位:区教委)
未来课堂及智慧课堂。基于合川区教育云平台,构建以直播与点播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的“未来课堂”,提供学情分析、教学决策、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等应用;运用课堂智能终端,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有效打通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环节,创造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新型教室环境。2024年,完成2—3所学校“未来课堂”试点建设;2026年,扩大试点建设面,力争实现全区各学校100%覆盖。(责任单位:区教委)
智慧校园。推进实施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工作,探索5G+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构建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在线交互为特征的智慧教学环境。推进平安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综治系统、公安视频联网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处理学校安全事故。2022年,完成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精准化教学系统等系统建设;完成硬件设施含电子书包教室、智慧音乐、美术、书法室等、创新实验室、录播教室、远程互动教室、AR/VR功能室等建设;推动4所学校成为第二批智慧校园示范校;2024年,深化教育互联网平台应用功能,实现在线教育普及应用,并建成10所以上智慧校园,力争成为市级教育应用示范区县;2026年,完成15所智慧校园建设全区覆盖。(责任单位:区教委)
(二)城市治理。
1.智慧综治。
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立“全域感知、动态调度、实时智能、多维融合”的社会综合治理平台,形成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现提前防控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增强危机事件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能力,提升城市与社区的治理管理水平,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合川。
建设内容:加强对城市与社区的整体感知力度,在合川区社会治理信息系统2.0版上扩展相关应用工程建设。2023年,完成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考核系统,对接已经建成的合川区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实现综合管理和考核应用;建设区级社会综合治理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与市级平台的数据共享对接;2024年,完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升级,形成“深度分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格局;2026年,建设完成“看家天眼工程”,实现全区视频监控镜头的全覆盖,从而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助推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专栏7智慧综治重点工程
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及信息化系统(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设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及信息化系统,实现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通讯、视频培训、视频点播、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调研、信息发布等功能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应用的可视化、智能化、扁平化、社会化,将进一步完善我区三级指挥系统,彻底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到2022年,完成343套村(社区)综治视联网系统、7套实景指挥大屏,1个大屏解码器、扩容区综治中心综治视联网系统,新建区委委政法委安全边界系统及音频系统,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构建社会组织培育、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宣传、购买社会服务交易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研究板块,将其打造成为“全市一流、全国领先”的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集引导、培训、研究、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到2022年,基本建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信息平台。(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
“看家天眼”工程。推动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整合,实现看家天眼视频数据与“应指”平台对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国家标准和市级资源信息管理办法要求,对视频数据调用采取严格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到2022年,建成“看家天眼”视频监控镜头5万个,实现“应指”等平台有机融合、高度共享和深度应用;到2023年,全区拟建“看家天眼”视频监控镜头5万个,实现与“应指”平台等有机融合、高度共享和深度应用。(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
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程。充分融合视频大数据侦测感知、智能关联、深度研判等能力,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升级项目,对全区内的重点区域、背街小巷、铁路沿线、政府投资安置房、小区及单体楼等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和前端感知,形成“深度分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格局。到2024年,在公共区域完成布设高清网络枪机、人脸抓拍摄像机、微卡口、智能交通人车抓拍单元等设备,全区拟建“看家天眼”视频监控镜头5万个,实现与“应指”平台等有机融合、高度共享和深度应用。实现城区重点区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
2.智慧交通。
建设目标: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大数据中心、创新场景应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整合交通运输信息化资源,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提升服务群众出行、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安全应用能力。
建设内容: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突出以民生服务为重点,推进服务群众出行、畅通货运物流、路网运行监测、港航运行监测、公路养护管理、交通行政执法、应急指挥调度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建设,促进交通运输服务方式、运营组织方式、管理决策方式等转型升级。到2024年,完善区级交通行业数据资源中心,整合全区车辆、船舶、卡口等交通关键数据,优化部、市、区三级交通资源共享交换与安全监管预警预报机制,形成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监测、交通运行监测、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等终端系统,形成全方位、多维度、高精度的感知服务网络;深度挖掘交通行业数据,为行业宏观决策、应急指挥提供辅助支持,提高交通行业智能化水平;建成功能全面的便民服务系统,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有效提高公众出行服务质量。到2026年,实现政府及社会民众对于人、车、路、船、场、航道、车位、环境等交通信息实时交互,提高合川区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专栏8智慧交通重点工程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升级套感知服务设施,采用市级平台复用、现有平台升级完善、结合合川需求建设等方式,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先进技术的行业应用,补充建设包括公路感知设备、水路感知设备、城市交通感知设备、执法应急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接入前端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对接市交通局数据中心及市各个业务部门数据中心数据,对合川及周边地区数据进行切片,形成交通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提升信息资源采集强度和扩大资源采集范围提高信息处理水平,实现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开放、数据比对以及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应用等服务,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管理能力。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运管、智慧执法等应用场景系统,实施公交人脸识别及支付系统、交通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扩容、危岩边坡监测系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水上通航智慧监管平台、货运物流平台建设,升级完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公交电子站牌。利用市交通局已建系统,建设区级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整合区内各类交通数据,综合评估路网运行状态,自动研判交通态势和交通事件,实现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应急指挥、交通视频监控共享、智能公交调度、区域综合运行分析决策、智慧交通公众服务等应用,提供数据交换、业务管理、运行分析、公众服务的能力。2022年,完成对水路、城市交通、执法应急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完成超限运输源头治理信息化系统、客运重点区域监控和智能分析系统、无人机巡逻巡航系统建设,实现视频监控、违法抓拍、公交电子站牌、预警监测的应用;建设完成智慧公路(危岩边坡监测系统及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公交人脸识别及支付系统、货运物流平台以及公交电子站牌升级;2024年,整合各类交通数据,形成交通数据中心;完成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2025年,完成交通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扩容和水上通航智慧监管平台、智慧运管建设以及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升级,基本完成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责任单位:区交通局)
合川区智慧停车(二期):通过车位侧面安装“AI高位视频”,结合“地磁+PDA+人工”的技术,定位车辆、采集车牌信息,构建停车证据链,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实现车位查找、停车缴费等停车服务。2022年,在南津街街道、合阳街道、钓鱼城街道三个办事处共41个路段完成布点。2024年,逐步扩大布点范围,实现城区公共车位全覆盖;到2025年,沿用一期项目“AI高位视频”技术,对合川城区主次干道路内停车位进行智能化改造。(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信息安全产业公司)
(三)政府管理。
1.智慧政务。
建设目标:构建创新政府信息化应用体系,包括政务管理、政务服务、审批管理、智能决策四大领域信息化应用。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筹协调推动,实现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共享、业务流程协同,形成“慧监管、慧服务、慧审批、慧决策”创新型政府服务新模式,提升政府信息化整体效能。
建设内容:在政务管理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快行政办公信息化建设,打造效能型、服务型政府。到2022年,实现区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市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的数据交换与纵向衔接,强化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在政务服务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政府信息“一网通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动交流“一网通答”为目标,针对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升办理便捷度,推动全区政务服务一网汇聚、一网受理、一网反馈。到2023年,完成“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自助智能终端应用建设,丰富服务引导方式,实现政务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形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审批管理领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办事流程、共享部门数据、融合线上线下,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全力打通办事“最后一公里”障碍。到2024年,实现“不见面审批”以及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在智能决策领域,通过有效整合政府数据,为政府综合决策提供科学、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撑,适应新形势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到2026年,力争建成集政府综合管理、宏观经济分析、协同智慧、展示体验于一体的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跨业务的政府智慧大脑。最终形成政府信息化大服务、大应用、大数据、大平台体系。
专栏9 智慧机关重点工程
智慧审批系统。依托市级“多规合一”系统,通过有效整合政府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建设一套服务于全区的智慧审批系统,为政府实现全面审批各类行政业务提供科学、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撑,适应新形势下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打通政务内部的数据收集和存储,集成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系统、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区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市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的数据交换与纵向衔接。强化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探索智慧审批,通过系统自动核验、自动审批,全程无人工干预,实现“不见面审批”以及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形成“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送达”的政务服务功能体系,实现区级、镇街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一件事一次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提升服务体验。到2022年,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街道、大型商超、火车站等投放40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到2024年,完成增设政务大厅智慧化基础设施,升级业务叫号机、导引设备、系统服务器、视频监控等。基于“渝快办”平台,深度开发合川“一件事一次办”“综窗受理”“电子签名”等个性化应用,推动更多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融合“窗口端、PC端、手机端、自助端”四端同步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的便捷服务。(责任单位:区政务办)
(四)产业融合。
1.智慧农业。
建设目标:通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建设,构建“1+4+N”区、镇、村(企业)三级智慧农业骨干网络体系,实现农业智能应用镇街全覆盖、线上网销农产品品种全覆盖、行政村农产品电商服务全覆盖,形成以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为基本特征的合川现代农业发展形态。
建设内容: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推广,实现信息进村入户网络全覆盖,服务无盲区、运营可持续。搭建合川农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涉农信息系统整合和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基本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助力合川桃片、合川黑猪、桑叶蛋、生态渔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网销。到2024年,实现农业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特色农产品触网营销。开展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智能化示范工程,打造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市级智慧农业产业园以及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广泛应用。基于农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区、镇、企业三级网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扩大线上网销农产品品种覆盖范围,积极带动周边区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初步形成区域性“线上线下”品牌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到2026年,信息化示范工程全面铺开,农业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
专栏10智慧农业重点工程
智慧农业生产智慧化示范工程。强化空中作业无人机群、地面大型无人驾驶农机联网平台建设,提供实时、动态、三维的地理信息及定位数据等农业精细化服务,打造资源共享、数据整合和安全监管平台。集成电子商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检测预警预报、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区块链溯源、5G视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农业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智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监管等九大业务系统。依托“三园共创”展示中心,打造合川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集中展示合川智慧农业发展成果。以粮油、生猪2个保供产业和柑橘、生态渔、桑叶蛋3个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在龙市—肖家区域建设市级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展万亩高标准粮油基地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升级改造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钱塘大柱村建设柑橘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农机装备、生产作业、管理服务融合发展。在太和镇建设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多项智慧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到2022年,建成区级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支撑农业生产智慧化应用范围覆盖所有镇街,促进优势农业产业节本增效;到2024年,基本形成“4+N”区、镇、村(企业)三级智慧农业骨干网络体系,在镇街建设4个智慧农业示范园,依托343个益农信息社,在行政村和企业建设N个智慧农业网络点。(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2.智慧旅游。
建设目标:建成一批“智慧景区”示范点,大幅提高全域涉旅场所互联网应用水平,形成合川旅游品牌效应,建成集监管、安全与服务的合川智慧旅游体系,实现全方位智慧化管理、运营和服务,将合川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成渝“后花园”。
建设内容:以“文化+旅游”为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牵引,强化涉旅场所5G、千兆宽带、监控设施覆盖,结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要素,搭建智慧旅游应用体系,推动钓鱼城、涞滩古镇、文峰街等景区智能设施、智慧系统、智慧应用建设。充分利用景区现有信息化基础,到2023年,初步建成集旅游、购物、体验“三位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并打造一套集监测、控制、维护与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管理系统。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景区应用示范,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进程。到2026年,完成一个智慧旅游城市、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和智慧旅游示范村镇建设,构建合川智慧旅游体系。
专栏11智慧旅游重点工程
钓鱼城创5A—智慧景区一期工程。基于已有信息化建设项目,对涞滩景区和钓鱼城2个景区进行智慧景区升级,打造集游客服务、景区运营、企业与政府监管等需求应用服务。构建景区服务、景区管理、景区营销的三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对可视化指挥中心和云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有效地进行数据集成和数据共享。到2023年,完成智慧景区一期工程建设,形成2个景区示范点;到2026年,成为成渝地区1个智慧旅游城市。(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
3.智慧体育。
建设目标:积极推动智慧体育应用,逐步推进体育场所智慧化建设,积极发展智慧健身新模式,全面打造数字体育平台应用,推进我区智慧体育系统建设,拓展体育产业空间,服务于全民健身、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教育培训、体育旅游等领域。
建设内容:以“体育+”为抓手,全面打造数字体育平台应用,推进我区智慧体育系统建设,服务于全民健身、体育竞赛活动、场馆建设运营、体育教育培训、体育旅游等领域。制定《合川区智能体育场馆建设指南》,对全区主要公共体育场馆进行数字化升级,新建体育场馆设施的智能化建设与场馆建设同步,实现体育场馆客流监测、场地安全监控、场地管理、赛事活动监控、场馆能耗监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多样化的运动产品。积极发展智慧健身新模式,积极拓展体育健身新模式,大力推动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新型健身方式,推广举办各类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和鼓励科技公司研发高附加值的智能体育的产品,为体育未来发展提供新动能。
专栏12 智慧体育重点工程
《合川区体育场馆智能化指南》。指导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涵盖体育场地建筑智能化和运营管理智能化两个方面的众多系统建设标准和要求。智能化系统覆盖室外场地、室内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骑行道、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2023年完成指南编制。(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配合单位南津街街道办事处、合阳城街道办事处、钓鱼城街道办事处)
合川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平台。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及合川区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多源数据采集、运动云数据管理和分析、运动云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绘制全区体育健身资源电子地图,整合全市体育场馆的智能化能力,提供线上场馆预订、门票销售、信息查询、健身指导、运动分析、体质监测、交流互动、赛事参与、赛事转播、联网消费等综合服务。2022年启动平台建设,完成前期相关工作,2023年完成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配合单位南津街街道办事处、合阳城街道办事处、钓鱼城街道办事处)
4.智慧商务。
建设目标:以“食安云”平台(一期)为基础构架,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以“双目录双码、四大平台、八个环节”为总体思路,构建数据驱动、多方协同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推行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目录和生产经营者目录并行的双目录管理模式,线上二维码和线下条形码防伪的双码追溯机制,构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采购配送、交易服务、信息追溯和安全监管四大网络平台,涵盖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销售、检验检测、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等八个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环节,实现食品产业全环节、全链条、全覆盖的信息可追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建设内容: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食品安全流通溯源为核心、食品加工环节管控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监管、学子教育公司研发运营的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2024年,建设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为消费端提供安全高效的在线订货服务,为食品供应商提供专属便捷的在线供货服务,为区市场监督局、区农委、区教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食品安全管理数字在线监管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构筑点上追溯、线上管理、面上监管的三道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
专栏13智慧商务重点工程
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基于一期建设成果,通过汇聚企业信息数据、菜市场数据、第三方商业平台数据等,形成食品安全大数据中心;续建食品采购配送平台、合川食品交易服务平台(线下交易中心)、合川食品安全溯源在线监管平台等三大平台,并完成食品订货系统、食品供货系统、食品采购配送系统、食品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食品配送服务APP;合川绿色食品交易网、合川食品交易数字展示系统、合川食品交易运营系统;合川公众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网、合川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小程序、合川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公众查询端、合川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合川食品安全监管执法APP、合川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等十五个系统应用开发。2022年,建设完善合川区食品安全云服务品平台,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委、区商务委)
5.智能建造。
建设目标:加大推进BIM技术在智能建造领域全产业链的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挖掘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实现建设和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
建设内容:建设包括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拓展智能监控的覆盖范围,加强对数据资源的采集力度,完成数据整合和有机叠加,实现智慧建造、文明建设。推行门禁刷卡、远程视频监控、施工升降机智能识别、危大工程(即市政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等智慧应用。2024年完成智慧排水平台、移动端管理平台应用系统以及配套设施建设;2026年,完成30个智慧工地示范地。
专栏14智能建造重点工程
智慧工地示范工程。以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人员身份电子化和签名数字化为基础,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数据实时交互共享和工作协同,实现项目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的标准化、数字化、无纸化,实现考勤管理、门禁管理等通用的工地一卡通监控功能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发展,提升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互联网+PM2.5”扬尘防控建设,通过快速测尘、连续监测、温度修正、浓度超标报警等手段,对工地粉尘浓度进行控制。到2026年,建设30个智慧工地示范地,主要内容包含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建设、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环境监测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过程数字化应用等。(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
合川区污水官网信息系统。探索基于空间数据的量化分析与评估技术,综合评估区域适宜性、管廊路由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等指标,对相关要素进行分解和量化,采用GIS工具叠加空间位置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规划部署智慧综合管廊。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结合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对综合管廊空间属性、沉降、温度、湿度、气体、井盖位移、视频等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并与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e呼通”平台深度融合。建立集、排、治、处、防、控、管及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排水物联网监测平台,通过对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重点排水户、排水井、下河口等的监测与监控,构建合川区排水防涝在线监测体系,采用地图可视化管理的方式整合排水管网及设施资源,提高城市排水设施养护管理水平和防汛应急响应速度,全面提升排水监测监控、资源管理、运维养护、应急处置的能力,实现城市排水运行管理模式由被动向主动、由粗旷向精细、由人工向智能转变。到2024年,完成合川区污水管网信息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建设及运维,其中感知层包括视频监控设备12套、液位流量实时监测28套、水质在线监测16套、气体实时监测设备90套;传输层包括专线光缆、无线传输、云端存储等服务;应用层包括智慧排水平台、移动端管理平台等的建设,推进并完成智慧排水物联网监测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
(五)生态宜居。
1.智慧防汛。
建设目标:针对合川城区地势低矮、洪水频发等问题,充分利用三维倾斜实景建模、水文模型、水动力模型等先进技术,加快防汛工程智能化建设,加强合川区横向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联动以及与河道上下游区县的联合监测预警,从预警预报、感知发现、联勤联动、抢险处置、反馈解除等五个阶段探索智能化应用,实现积水处置的闭环管理。
建设内容:搭建智慧防汛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整合气象信息、水文信息以及国土信息,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高效、科学、精准的汛情监测预警、科学评估、综合研判和指挥调度。初步建设前端物联感知网络,积极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等技术,与传统地面站观测资料融合,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观测体系。到2022年,实现多源数据的优势互补,扩大观测覆盖范围,提高实时监测的时空精度和广度,为洪水预警预报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到2024年,融合创新城市防汛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应用,联动河道上下游区县,实现动态展示水位流量变化过程、提前预知洪水期等能力,形成全面感知、汇聚共享、模型计算、思维推演、动态交互、灾损统计、电子预案、预警发布全覆盖的防汛智能化支撑体系,满足防汛指挥、转移调度、灾损统计等工作需求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大幅提升防汛指挥决策调度的现代化水平。
专栏15智慧防汛重点工程
智慧防汛项目。通过建设完善全区的河道水位站、雨量站、积水站、图像站、视频站、预警广播站等,建立城市的物联感知与发布体系,实时监测合川及上游地区的降雨、洪水与积水信息,第一时间向受灾地发布预警。通过对河道上下游区县雨情、水情、险情、气象等海量数据资源整合,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建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统一高效的城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现代化技术,开展基于一、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内涝模型的计算,通过DEM高程与5G无人机航拍倾斜实景模型的叠加,实现对城区范围内洪水淹没情况的三、四维推演,淹没区经济评价,防汛转移预案展示,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有效提升我区防洪能力。
到2022年,完成完善共享水位站、雨量站、视频监控、高空瞭望等城市的物联感知体系的建设;完成已成的水库、河道、水资源、水质等监控系统的整合,通过加密洪水预报断面,建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统一高效的大江大河预报系统;完成基于一、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内涝模型的计算,通过DEM高程与5G无人机航拍倾斜实景模型的叠加,实现洪水四维推演的全流程跟踪、可视化的智慧防汛监测预警预报指挥系统平台,为防汛抢险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在水库大坝现有的安全监测设施基础上,结合水库现状、需求迫切性和管理实际,按照现行技术规范要求,更新、改造水库安全监测设施,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预警等信息化管理。建立多维度、多角度数据分析成果、报告生成导出,提供用户日常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分析依据;建立水库运维全过程跟踪、全流程闭环式处理,同时提供微信小程序服务,可随时随地查看、跟踪、处理各业务模块,为水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到2026年,在全区133座小型水库实施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实现对全区搭建监测平台,监测要素包括渗流量、渗流压力、表面变形等,监测平台输出输入端口要与重庆市、合川区智慧水利监测平台相匹配。(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三、完善基础支撑体系
(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智能计算存储设施。
着眼新型智慧城市数据存储指数级增长需求,推动服务器、存储设施、虚拟化软件、安全配套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建设数据存储基础设施体系。结合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的科学规划及合理布局,强化核心承载能力,支持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边缘计算节点,打造互联网数据流量计算、处理、存储和核心资源基地。
2.新型网络传输设施。
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主力军作用,加快5G网络建设,打造一批“5G+”智慧应用场景,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高速泛在、融合便捷、安全可靠的泛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千兆光纤宽带建设,推动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应用,升级骨干传输网,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实现全区固网光纤、高带宽深度覆盖,打造泛在互联立体网络体系,有效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
3.泛在互联感知设施。
在市政设施、农业、交通、环保等领域,积极推进视频应用,拓展人工智能AI算法,逐步构建万物互联、安全可控的感知网络体系。完善物联网采集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城市感知数据,提升城市“眼耳鼻”感知能力,打通城市管理中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高效的协同配合,提升城市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
(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1.政策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符合合川实际的政策体系。在国家、重庆市现有各项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的框架下,结合合川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产业促进、创业创新、数据共享开放、投融资、人才培养、网络安全等专门政策。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提高各项制度、建设标准的协调性、可操作性。
2.标准规范建设。
统一建设、运维、运营标准,完善操作细则。依据《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开展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制定完善基础信息采集、数据资源标注化采集、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标准、信息系统接口标准等领域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推广各种技术标准规范的应用,提高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水平。以保障智慧合川稳定、高效、持续运行为目标,从运维管理制度、运维管理组织及队伍、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运维技术服务四个方面建设符合合川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运维标准规范体系。持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从运营模式、运营服务、资金保障、资金引导等方面建设运营管理标准规范。
(三)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1.网络安全基础资源。
持续深化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的安全防护,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与视频结构化、生物识别、物理识别等主流安防技术向多元融合协同。围绕智慧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保障需求,以密码服务为牵引,数据价值为驱动,构建智慧合川密码应用保障体系。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相关规定,对信息系统的信息资产、网络威胁、系统脆弱等方面进行检测赋值,把握数据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隐患。
专栏16网络安全基础资源建设重点工程
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全区统一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及数据存储安全策略,对数字合川云平台计算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构建用户网络空间隔离模式,提供高储值防御带宽,可防御多种攻击模式,为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可信的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建设城市密码管理基础设施,实现对智慧城市网络可信互联、安全互通,为智慧城市用户及各类智慧业务应用提供统一密码管理、密码监管、身份认证、区块链等密码基础支撑服务。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身份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审计管理、通用防护等,提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数据安全管理和服务,并推进国产芯片、国产密码等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2022年,为全区提供开放、按需、弹性的安全资源服务,支撑智慧合川安全、可信、合规应用。(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互联网安全接入工程。建立全区统一互联网信息汇聚平台,支持多种终端安全接入,经过专用安全协议、双因子认证和验证码等校验机制,接入传统终端和物流网终端;2022年,完成互联网业务平台和互联网出口流量开展主动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隐患。2024年,对全区党政机关互联网流量、大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互联网流量、电子政务外网流量进行汇聚。(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
2.安全大脑协同感知。
打造网络安全大脑建设,不断积累安全大数据资源、威胁情报与安全漏洞库,结合网络安全专家团队技术创新能力,以合川区网络安全产业园为载体,为全区以及周边区域提供安全服务和运营保障。通过研究网络攻击的感知、防御和追溯等网络攻防对抗技术,提升对网络攻击的威胁监测、全局感知、预警防护能力。通过安全大脑协同感知体系建设,助力提升合川区在网络安全和新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专栏17安全大脑协同感知建设重点工程
安全大脑建设工程。打造以“两库三中心”为整体架构的安全大脑,“两库”即威胁情报库、网络安全漏洞库,“三中心”即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建立威胁情报库,通过威胁情报赋能智慧合川安全事件管理与响应,形成信息共享、管理分析及事件响应机制,对网络攻击分析与溯源提供能力支撑,预判后续安全风险,提高响应网络威胁的速度及力度。建立网络安全漏洞库,动态感知漏洞安全隐患和威胁态势,提供漏洞修复方案,提高漏洞发现感知能力以及漏洞处置能力,打造网络安全立体防御管控体系。建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汇聚、整理、分析、评估、处置已知的安全事件,推动各类网络安全智能感知深层次的联动防护,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威胁态势、洞悉网络及应用运行健康状态,实现“威胁识别、精准监管、整体协同、预警响应”一体化安全管理,形成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网络安全治理和决策的“神经中枢”。建设网络安全运营中心,通过对各种多源异构数据源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过滤、格式化、归并、存储,提供模式匹配、风险分析、异常检测等能力,加强用户对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对各种网络资产进行脆弱性评估,对各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统计和关联,并及时发布预警,提供快速响应能力。建设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确保各类指挥指令的上传下达,对上能够接收来自重庆网信办的预警通报和应急指挥信息,对下能够向重点保护单位等被监管单位发送相关预警通报和应急指挥信息。2022年,完成威胁情报库、网络安全漏洞库、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的建设,推进安全威胁研判、态势分析、态势呈现、态势报表等业务应用;2024年,完成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建设,构建完善、完备的安全大脑。(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
3.数据资源安全防护。
推进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库安全审计、异常行为监测预警、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防泄漏等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在“产生和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和共享、销毁”完整生命周期内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提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数据安全管理和服务。推进国产芯片、国产密码等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第五章优化建设运营管理
一、建设进度
(一)实施步骤。
夯实基础,重点推进(2022年—2023年)。优先部署数字合川云平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综合赋能平台等全局性、预置能力性建设内容,升级改造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打造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战略性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启动智慧应用建设,重点开展智慧机关、智慧综治、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项目建设。
应用引领,全面建设(2023年—2024年)基于基础设施搭建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属性,继续夯实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和能力,深化数据治理相关工作,建成数据资源中心;持续优化提升视频融合、数据智能、物联开放和数字孪生等平台应用支撑能力。并启动建设智慧建造、智慧旅游、智慧气象、智慧防汛等重大工程。
迭代创新,持续引领(2024年—2026年)。全面深化各类智慧应用,巩固和扩大各项工程的建设成果,通过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和数字创新推进“智慧合川”建设。构建“智慧合川”全环节精细运营体系,将新兴技术手段融入于智慧应用场景中,加强社会资本与政府协同,高效开展智慧城市渐进式建设和长效化运营。
(二)项目建设进度。
2022年,优先实施共性支撑、协同支撑、数据资源、特色应用等重点项目。2023年,在各领域推广试点应用,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城市大脑优化大数据辅助决策、物联网感知等基础能力,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2024年,全面推广智慧应用,规范“智慧合川”运营,建立“智慧合川”运营生态体系。2026年起,全区新型智慧城市进入系统化运营。
(一)建设运营模式。
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主要包括合川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化参与主体。按照运营管理和信息资源的载体属性,运营模式有:
政府自建运营:政府管理类项目、公共基础类项目及公益项目等不适于市场化或缺乏成熟商业模式的项目,通常由政府主导建设并运营维护。项目投资模式,可选择财政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分阶段支付等方式;项目运营维护模式,针对政府运营维护能力不足的情况,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按政府授权,开展运营维护服务。本模式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资金来自政府财政信息化专项资金。
政企合建运营:针对公共服务类项目,通常由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政府和社会企业共同确定分工和职责,政府部门重点负责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合作企业确立等事项,通过公开招标或特许经营等方式,许可社会企业开展市场化增值服务为公共服务提供补贴,开展政企合作建设运营。
市场主导建设运营:对于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项目,通常由社会企业主导,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财税政策做好统筹引导和布局,由企业自主开展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出台政策鼓励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源投资建设和运营。
考虑合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财政实力、运维能力、服务群体等现实需求,拟采用政府自建运营、政企合建运营两类模式。以合川区智慧城市国有数据资产相关经营权为条件,选择建设运营合作方与合川区国有平台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行长期合作,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推进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
(二)运营、运维合作方案。
合川区新型智慧城市项目由使用系统的各委办局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各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建成质保期满后,可由区国有平台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智慧城市项目的后续维护服务。运维期内,使用系统的各委办局对合资公司的运维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并作为运维期满后是否延长合作年限的参考依据。
(三)产业导入。
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承建方需结合自身资源和合川区实际情况,围绕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可行的产业导入方案,通过产业落地有效支撑合川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风险分析
(一)风险识别与分析。
1.技术风险。
合川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数字云平台、综合赋能平台以及五类创新智慧场景应用等建设依托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从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网络安全、技术兼容、技术复杂度以及核心技术可得性与适用性、新兴技术频繁更迭等问题皆是影响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的关键。在技术人力方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有效地开展人才培训与引进,筑牢智慧城市建设队伍难度较大。
2.管理风险。
“智慧合川”涉及生活、社会、政务、产业、生态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属于大型集成项目,面临组织机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建设对跨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与整合提出更高层次要求,跨边界管理职能设置与管理模式创新亟待解决。在管理创新中,合川区智慧城市建设风险主要包括组织冲突、协同困难、资源冲突、项目和目标不一致等。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责任主体部门繁多,多个主体的参与可能会引发共同目标偏差问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容易引发混乱和冲突,建设目标和愿景在转化为实施路径和细则时,容易缺乏项目指导与管理。
3.资金风险。
合川智慧城市建设包含建设和运营两大阶段且涉及内容繁多,容易出现因资金不到位或缺口过大,导致建设周期延长或无法实施。资金使用规划不当也会造成资金浪费,影响后期运营,在确保建设效果的前提下对整体建设成本的把控要求较高。政策法律、金融环境等外部资金风险因素将影响“智慧合川”整体建设成效,需重视资金应急保障相关工作开展。
4.实施风险。
建设过程中,合川政府、市民、企业等多方用户需求协同、系统功能变更、建设质量把控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建设效率、工程质量与服务能力。需重视并规避进度停滞不前、性能难以把握、测试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问题,以免导致建设周期长,实施难度大、应变能力差、相对寿命周期短等后果。
5.数据资源管理风险。
在合川智慧城市建设中,监控视频数据、城市地理信息、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被海量监控摄像头、传感器不断收集,各种行业数据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居民生活对智能网络依赖性增长,个人、家庭的生活信息通过物联网全方位暴露,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加剧。随着经济社会运行对智能化应用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承载全区城市运行管理大数据的信息系统很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目标,导致城市管理信息泄密、数据破坏、信息丢失,对城市运行和管理造成重大打击。
(二)风险对策与管理。
针对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情况,提出规避和防范对策,减少损失。一是及时跟踪先进技术,在依托建设企业技术力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建设团队技术能力,积极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加强激励制度的研究和落实,重视技术创新的贡献与价值。二是设立清晰的责权划分界定原则,在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子模块实施过程中设立主要负责人,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单位,实现良好治理。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在项目过程中认真做好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工作。四是加强对合川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全过程监理,邀请咨询专家对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进行评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成效。五是对合川数字云平台、综合赋能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等核心平台建设采用先进、成熟的建设标准和管理理论,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周期。六是开展网络安全检查,打造数据安全风险动态与漏洞监测体系。依托全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共享标准规范建设,充分挖掘利用数据价值,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借鉴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合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作用,聚焦重点难点,统筹规划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督促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实施,为加速推进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贯彻标准规范,促进有序推进
加强与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的改革创新。规范数据资源协同共享流程,有序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积极参与市级智慧城市标准制定工作,推进市级智慧城市标准在合川区的示范、验证与评价,形成一套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促进政务部门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现有信息系统向智慧化演变、过渡和融合。
三、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智慧城市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智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和服务机制。建立人力资本和技术入股激励机制,加大要素分配力度,激发创新型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建立政、产、学、研、企深度合作的智慧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开设跨院系、跨专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通选课,培养智慧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四、规范项目建设,科学成效评估
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和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为指导标准,建设科学合理的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推进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强化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应用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评估考核,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科学验证,进一步强化项目立项审核管理,严格实施对项目进展监督和资金管理。
五、完善运行制度,建立安全保障
以国家《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5274—2017)为基准,明确数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应具有的安全能力,并借鉴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安全能力维度设定进行安全规划与设计,建设“顶层设计、健全管理、创新技术、协同运营、夯实基础”的数据安全可靠保障体系,实现安全规划全覆盖、安全管理上台阶、安全技术见实效、安全运行保稳定、基础设施稳支持,形成可主动防御和协同运营的合川新型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六、创新运营模式,加大资金投入
坚持财政投入与吸引社会投资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运营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资金保障体系。加强本级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工作的资金保障,聚焦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实效,科学合理优化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优先支持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赋能平台、政务能力提升、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培育等项目。
七、鼓励全民参与,深化建设成效
以“人人参与,人人共治”为导向,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工作,打造全面参与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治理典范,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开放发展姿态面向全社会,对内不断接纳新信息数据的接入,对外更是自觉接受社会、市民的监督,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促进合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附件1
重点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应用 | 重点工程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万元) | 责任单位 | 备注 |
1 | 城市大脑 | 数字云平台 | 数字合川云平台 | 273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2 | 数据资源中心 |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 3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3 | 部门数据资源池 | 8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4 | 主题数据库建设 | 7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5 | 数据治理系统 | 42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6 | 综合赋能平台 | 智慧合川APP | 57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7 | 实名认证系统 | 6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8 | 智能视频融合平台 | 54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9 | 物联网开放平台 | 4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10 | 数据智能平台 | 48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11 | 数字孪生平台 | 6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12 | 运营管理中心 | 运营管理中心实体大厅 | 14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13 |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 | 12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14 | 民生服务 | 智慧医疗 |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 740 | 区卫健委 | 新建 |
15 | “互联网+健康医疗”工程 | 737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16 | 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 1407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17 | 数字健康协同治理 | 980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18 | 5G+物联网智能化建设 | 1033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19 | 医疗卫生科研服务平台 | 757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20 | 医共体协同应用工程 | 3686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21 | “智慧卫生”安全防护 | 1046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22 | 卫生健康数据上云 | 970 | 区卫健委 | 新建 | ||
23 | 智慧教育 | 智慧教育基础设施 | 1000 | 区教委 | 新建 | |
24 | “合教云”智慧教育云平台 | 2160 | 区教委 | 新建 | ||
25 | 智慧课堂及未来课堂 | 600 | 区教委 | 新建 | ||
26 | 智慧校园 | 2200 | 区教委 | 新建 | ||
27 | 城市治理 | 智慧综治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二期) | 850 | 区政法委 | 新建 |
28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平台 | 200 | 区政法委 | 新建 | ||
29 | 看家天眼工程 | 2200 | 区政法委 | 新建 | ||
30 | 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程 | 1000 | 区政法委 | 新建 | ||
31 | 智慧交通 |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 6257 | 区交通局 | 新建 | |
32 | 合川区智慧停车(二期)建设项目 | 3600 | 区城市管理局、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公司 | 新建 | ||
33 | 政府管理 | 智慧机关 | 智慧审批系统 | 1400 | 区政务办 | 新建 |
34 | 产业融合 | 智慧农业 | 智慧农业示范工程 | 3000 | 区农业农村委 | 新建 |
35 | 智慧旅游 | 钓鱼城创5A—智慧景区一期工程 | 1600 | 钓鱼城文旅公司 | 新建 | |
36 | 智慧体育 | 《合川区体育场馆智能化指南》 | 20 | 区文旅委 | 新建 | |
37 | 合川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平台 | 区文旅委 | 新建 | |||
38 | 智慧商务 | 合川区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 | 1500 | 区学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 新建 | |
39 | 智能建造 | 智慧工地示范工程 | 600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新建 | |
40 | 合川区污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 3000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新建 | ||
41 | 生态宜居 | 智慧防汛 | 智慧防汛项目 | 1453 | 区水利局 | 新建 |
42 | 保障小型水库安全运行 | 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 2544 | 区水利局 | 新建 | |
43 | 泛在感知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1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44 | 互联网安全接入工程 | 10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45 | 安全大脑建设工程 | 15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46 | 标准规范体系 | 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30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新建 | |
合计 | 52800 | — | — |
附件2
重点工程建设模式
序号 | 应用 | 重点工程 | 运营模式 建议 | 建议说明 |
1 | 城市 大脑 | 数字云 平台 | 政企合建 运营 | 按照集约化要求,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数字合川云平台,建议采用政企合建运营。 |
2 | 数据治理平台 | 政府自建 运营 | 涉及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流转的内容,数据庞大,涉密性强,对数据具有所有权,需指定责任部门负责协调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更新和维护,按照权限向各政府部门免费开放使用,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3 | 综合赋能平台 | 政府自建 运营 | 面向政务办公共性支撑、处理相关业务且政府具有资产所有权,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4 | 运营管理中心 | 政府自建 运营 | 涵盖城市运行管理数据,面向城市治理,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5 | 民生 服务 | 智慧医疗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面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卫生健康云数据中心,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数字健康协同治理,5G+物联网智能化建设,“智慧卫生”安全防护,医共体协同应用工程、政府部门需要所属权的工程,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6 | 2.针对“互联网+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工程、智慧医院等具有商业价值,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建议采取政企合建运营。 | |||
7 | 智慧教育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区域性教育共性应用,区级部门统一建设,涵盖业务量大,涉及应用系统多,结合实际情况,建议采取政企合建运营或政府自建运营; | |
8 | 2.针对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采取政企合建运营或政府自建运营。 | |||
9 | 城市 治理 | 智慧综治 | 政府自建 运营 | 面向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及信息化系统(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程等设计社会治理等建设,涉及公共安全核心业务数据、为特殊人群及维稳事务处理数据,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建议采用政府自建运营。 |
10 | 智慧交通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企业自建运营模式 | 1. 针对交通联动指挥平台、协同作战应用系统等具有公益性、无盈利性质的、投资规模中等或涉密性的工程,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11 | 2.针对具有盈利性、投资规模大、可吸引外界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工程,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政企合建运营。 | |||
12 | 3.针对智慧停车等项目,具有服务公众和资源产权自属性的特点,有部分盈利性质,建议采取企业自建运营模式。 | |||
13 | 政府 管理 | 智慧机关 | 政府自建 运营 | 数字政府相关应用建设为机关部门提供应用服务,且数据资源需要政府内部把控、安全性要求高的工程,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14 | 产业 融合 | 智慧农业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2.针对农产品区域线上品牌的打造、智慧农业生产智慧化示范基地建设、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等建设项目,具有提升生产力、增加收益的性质,建议采用政企合建运营。 |
15 | 智慧旅游 | 政府自建 运营 | 针对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能应用系统(如客流统计系统等)、监控系统等建设,由于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汇聚、治理、管理等,尤其是数据商业价值变现的特点,建议前期采用政府自建运行的方式;若该项目带来营利性强等投资回报率大的成效,在后期,建议采用政企合建运营的方式。 | |
16 | 智慧体育 | 政府自建 运营 | 智慧体育工程建设采用上级补助资金,为公益性项目,因此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17 | 智慧商务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建设食品安全大数据中心、食品采购配送平台、合川食品交易服务平台、合川食品安全溯源在线监管平台和十五个系统,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精细化服务,加快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建议采取政企合建运营; | |
18 | 2.针对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服务对象为政府监管部门,数据量庞大,信息安全要求等级高,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
19 | 智能建造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建筑信息资源融合监管平台建设,面向对象为监管部门,建议采用政府自建运营; | |
20 | 2.针对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合川区污水官网信息系统等项目投资规模大,需较强综合实力管理和维护的项目,建议采用政企合建运营。 | |||
21 | 生态 宜居 | 智慧防汛 | 政府自建 运营 | 建设任务涉及数据范围大,面向监管部门,建议采用政府自建运营。 |
22 | 泛在 感知 | 网络安全体系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涉密性高、共享性高、投资占比小,建议采取政府自建运营; |
23 | 2、针对区域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赋能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项目,建议采取政企合建运营。 | |||
24 | 标准规范体系 | 政企合建运营/政府自建运营 | 1.针对政策体系类规范制定,建议采用政府自建运营; | |
25 | 2.针对标准规范制定,建议采用政企合建运营。 |
附件3
合川区信息化项目统计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系统类型(区级系统、国家或市级垂管系统,单位内部系统) |
1 | 合川区党政办公系统 | 区委办公室 | 区级系统 |
2 | 合川区党政办公系统保密安全监管系统 | 区级系统 | |
3 | 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暨重点人员人脸识别防控系统建设项目 | 区委政法委 | 区级系统 |
4 | 互联网+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平台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级系统 |
5 | 联网审计系统 | 区审计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6 | 区级智慧教育云平台 | 区教委 | 区级系统 |
7 | 智慧教育电子图书 | 区级系统 | |
8 | 智慧教育电子期刊 | 区级系统 | |
9 | 智慧教育数字校园系统 | 区级系统 | |
10 | 合川区教师招聘报名系统 | 区级系统 | |
11 | 合川区教育视频云平台 | 区级系统 | |
12 | 合川区中小学教学设备管理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3 | 合川区教师招聘报名系统 | 区级系统 | |
14 | 智慧教育资源库 | 区级系统 | |
15 | 重庆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6 | 中小学教学设备管理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7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建设 | 区公安局 | 区级系统 |
18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通报处置平台 | 区级系统 | |
19 | 实施城区交通拥堵治理 | 区级系统 | |
20 | 城区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建设 | 区级系统 | |
21 | 重庆市公路路政治超管理系统 | 区交通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22 | 固定治超站治超管理系统 | 区级系统 | |
23 | 超限运输动态监控检测执法系统 | 区级系统 | |
24 | 治超卸货场监测管理系统 | 区级系统 | |
25 | 出租车视频监控平台 | 区级系统 | |
26 | 交通运行监测管理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27 | 交通应急指挥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28 | 公交IC卡客服系统(发卡系统) | 区级系统 | |
29 | 公交IC卡业务系统(清算系统) | 区级系统 | |
30 | 路政信息网络综合项目 | 区级系统 | |
31 | 交通指挥和调度中心平台 | 区级系统 | |
32 | 智慧城市(一期)—电子站牌 | 区级系统 | |
33 | 智慧城市(一期)—执法车视频监控系统 | 区级系统 | |
34 | 智慧城市(一期)—执法船视频监控系统 | 区级系统 | |
35 | 智慧城市(一期)—客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 区级系统 | |
36 | 智慧城市(一期)—智能公交调度系统 | 区级系统 | |
37 | 智能交通智能公交调度平台 | 区级系统 | |
38 | 智能交通单兵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39 | 重庆市合川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 | 区林业局 | 区级系统 |
40 | 合川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 区气象局 | 区级系统 |
41 | 合川区人力社保局监控系统工程安装 | 区人力社保局 | 区级系统 |
42 | 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离线终端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43 | 单位参保网上经办数字证书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44 | 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手持移动终端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45 |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块考试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46 | 合川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 区大数据发展局 | 区级系统 |
47 | 公共信息平台应用支撑共享平台 | 区级系统 | |
48 | 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分析系统 | 区级系统 | |
49 | 公共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 区级系统 | |
50 | 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运营门户 | 区级系统 | |
51 | 公共信息平台人口基础信息库 | 区级系统 | |
52 | 公共信息平台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 区级系统 | |
53 | 合川区生态环境区块链及智慧环保建设运营服务一期项目 | 区生态环境局 | 区级系统 |
54 |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55 | 社区矫正应急指挥中心和远程视频督查系统 | 区司法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56 | 合川智慧城管平台 | 区城管局 | 区级系统 |
57 | 合川区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一体化协同办理平台 | 区民政局 | 区级系统 |
58 | 草街街道视频监控项目 | 草街街道办事处 | 区级系统 |
59 | 南津街街道智慧停车服务项目 | 南津街街道办事处 | 区级系统 |
60 | 合阳城街道综治指挥平台 | 合阳城街道办事处 | 区级系统 |
61 | 合阳城街道村社区综治指挥平台、视频会议终端 | 区级系统 | |
62 | 渭沱镇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中心 | 渭沱镇人民政府 | 区级系统 |
63 | 合理用药 | 区卫生健康委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64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65 | 家庭医生签约 | 单位内部系统 | |
66 | 村卫生室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67 | 公共卫生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68 | 基层HIS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69 | 启奥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5 | 单位内部系统 | |
70 | LIS检验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1 | PACS医学影像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2 | 中医馆项目 | 单位内部系统 | |
73 | 电子病历信息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4 | pacs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5 | 医院his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6 | 合理用药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7 | 院内便捷业务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8 | HRP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79 | 医院LIS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80 | 卫生健康委OA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81 | 区域心电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82 | 健康一体机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83 |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84 | 村卫生室系统 | 区级系统 | |
85 | 智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 区级系统 | |
86 | 智慧卫生基层卫生系统 | 区级系统 | |
87 | 智慧卫生远程医疗及双向转诊系统 | 区级系统 | |
88 | 智慧卫生卫计委门户网站 | 区级系统 | |
89 | 智慧卫生区域平台 | 区级系统 | |
90 | 智慧卫生手机APP移动短信 | 区级系统 | |
91 | 智慧卫生妇幼系统 | 区级系统 | |
92 | 智慧卫生慢性病管理系统 | 区级系统 | |
93 | 智慧卫生预约挂号系统 | 区级系统 | |
94 | 智慧卫生村卫生室系统 | 区级系统 | |
95 | 智慧卫生亚德软件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96 | 合川区医保管理系统 | 区医疗保障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97 | 合川区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档案查询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98 | 重庆市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99 | 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单位内部系统 |
100 | 传晟档案管理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101 | 合川区国土房管局档案管理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102 | 不动产登记查询服务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103 |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信息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4 | 不动产登记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5 | 规划一体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6 | 应急指挥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7 | 区情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8 | 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库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09 | 微信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0 | 合川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 区气象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111 | 重庆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 | 区人力社保局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112 | 重庆市工伤保险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3 | 重庆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4 | 重庆市养老待遇领取人员指纹认证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5 | 重庆市合川区重点电子配套企业招工补贴申报审核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6 | 重庆市就业网信息管理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7 | 重庆市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8 | 重庆市城乡居民综合业务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19 |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20 | 就业信息平台 | 国家或市级垂直系统 | |
121 | 合川区智慧停车(一期)项目 | 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区级系统 |
122 | 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园区)项目 | 区级系统 | |
123 | 合川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 |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区级系统 |
124 | 合川区行政服务中心排队叫号系统 | 区行政服务中心 | 单位内部系统 |
125 | 合川区行政服务中心B区监控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126 | 合川区行政服务中心A区监控系统 | 单位内部系统 | |
127 | 广播节目制播系统 | 区融媒体中心 | 区级系统 |
128 | 电视节目制播系统 | 区级系统 | |
129 | 今日合川网站系统 | 区级系统 | |
130 | 采编网 | 区级系统 | |
131 | 合川区集群数字图书馆平台 | 区图书馆 | 区级系统 |
132 | 合川区食品安全云服务品台(一期) | 区学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 区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