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韶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反映。
韶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4月13日
韶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吹响高质量发展战斗号角的开局之年。2023年韶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为主线,持续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为我市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保障。
一、以均衡化发展为契机,持续提升数字政府基础能力
(一)紧扣指标任务,统筹推进均衡化发展工作。根据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的统一部署,制定《韶关市贯彻落实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和建设韶关市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及平台支撑体系,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明确24个均衡化发展项目清单,实行工作任务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紧扣省均衡化发展39项指标,6大工作任务主线,扎实推进地市均衡化发展各项工作,2023年底完成80%以上地市均衡化发展指标任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二)聚焦六大主线,全面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的牵引驱动作用,围绕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数字政府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6个方面,推进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持续深化,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取得初步成效,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三)规范项目建设,助力数字政府建设赋能增效。全面规范和快速推进均衡化发展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以项目建设支撑政府高效履职,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对项目建设和奖补资金执行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实现全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绩效目标。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省级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奖补资金支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住建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市委政法委、南雄市人民政府、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
二、以数字平台建设为依托,助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四)优化审批平台,助推项目快速落地。根据国家和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工作要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类改革,广泛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措施,优化审批流程;升级完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优化项目准入、用地审批、能评环评等涉企事项审批关键流程,全面开展电子证照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签发应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广应用韶关市重点项目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重点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能力、监控预警与协作能力,实现韶关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决策科学化、动态化、可视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住建管理局、发改局牵头)
(五)依托诉求响应平台,搭建政企互动桥梁。依托省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和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建立完善市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协调处理机制、对接“粤政易”平台,推动市场主体诉求提交、分办、监督、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时效和质量管理,加强企业诉求分析研判,挖掘政策潜力,协调解决市场主体疑难愁盼问题;依托“粤省心”平台构建企业服务专区,打造企业智能管家,精准化提供诉求辅助,及时提供优惠措施及业务办理方面的政策资讯。(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牵头)
(六)部署“粤经济”平台,支撑经济态势分析研判。按照省的统筹安排,部署“粤经济”平台地市标准版,根据韶关本地经济运行需求,搭建市经济态势感知研判平台,建立健全全市经济运行调节数字化支撑体系。构建经济治理基础库,赋能各经济领域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政府经济态势感知和研判能力,助力政府对实体经济的监测分析和精准施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计局、发改局牵头)
(七)应用商事智能审批系统,推进企业开办再提速。拓展商事主体智能化登记审批系统应用范围,统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和服务平台接口,通过自助机、PC端、手机端,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商事主体登记免预约全天候零见面无纸化智能审批。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间,提升审批效率,实现“全程网上办”“零见面”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登记审批的服务模式。(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八)依托“粤商通”平台,助力产业招商引资。建设“粤商通”韶关专版,持续优化拓展平台涉企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年报、融资、税务、政策兑现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掌上办”服务。打造涉企政务服务集成、政策精准匹配推送等闭环管理,为企业办事提供一站式平台支撑。依托“粤商通”平台和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平台,为政府、投资企业、产业园区、商会协会等招商引资供需方提供资源互通、服务融合、项目对接、园区展示等综合性招商服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工信局、商务局牵头)
三、以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驱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九)推进数据融合,完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推动业务数据、电子证照、高分遥感、电子地图、监控视频、物联感知等6类数据向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韶关分节点汇聚,加强统筹和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建设完善自然人、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地名地址等领域主题库建设,实现主题数据资源一次归集、多处应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局牵头)
(十)推动数据共享,有力支撑行业场景应用。全面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行之有效的数据管理机制,为推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共享和流通提供组织保障;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按需组织召开市级政务数据共享协调小组会议,加强公共数据供需对接,缩短数据共享审核时间,严格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和验收前数据资源符合性审查;加快构建覆盖全市上下一致、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按照“一数一源一标准”原则,分批梳理印发市级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加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脱敏、加密和授权访问管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十一)开展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深入推进数据资源“三张清单”梳理,全面摸清全市信息系统清单和数据资源清单底数,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产生谁负责”和“应编尽编”原则,在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开展数据资源编目挂接;以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时空大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加强数据采集汇聚与分析治理,构建全市地理空间“一张图”,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为全市实现基于统一时空基础下的规划、布局、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建立完善数据质量反馈处理机制,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牵头)
(十二)强化数据应用,建设多业务场景示范应用。推进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在政务领域应用,完成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高频服务的系统对接,开展授权用数模式应用。探索数字空间市场化运营和社会数据目录接入,拓展在金融、通信、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化场景开展创新试点,逐步构建社会领域持证主体授权用证新模式,赋能相关产业发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金融局、住建管理局、发改局牵头)
(十三)探索数据交易,激活释放数据活力。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社会数字资源、产业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利用;以数据产品、服务场景应用为导向,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培育数据经纪人,探索开展景区客流、农户资产、乡村振兴等领域公共数据资产合规登记,推动数据产品、服务入场交易,促进数据资源资产化、价值化,发挥公共数据融合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倍增作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文广旅体局、农业农村局牵头)
(十四)保障数据安全,筑牢安全风险屏障。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落实本行业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一般、重要、核心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数据备份恢复和应急处置演练;推进数据安全制度和能力建设,建立政务领域重要数据目录,构建以业务流数据流为主线的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完善数据安全常态化检查机制和数据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各行业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开展公共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安全演练和检查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公安局、市委网信办牵头)
四、以“一网统管”为牵引,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
(十五)夯实“一网统管”基础底座。升级完善粤治慧分平台综合态势中心、应用赋能中心和平台管理中心,按照省统筹计划,加快部署指挥调度中心、协同联动中心和监督管理中心,推动分平台国产化改造,构建两级部署、五级使用、纵横协同联动的“一网统管”平台体系;重点推进协同联动中心、可视化工具、地图适配组件、指标管理、赋码管理等支撑能力应用,推动业务协同,赋能行业专题建设。(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十六)强化市场经济运行监管能力。开展“一网统管”市场经济运行专题和营商环境专题建设,对区域经济运行和营商环境趋势进行分析预判,加强与政务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质量和水平,强化经济监测预测营商环境指标预警能力。(市统计局、发改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十七)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加快推广“粤平安”平台,推动构建“综合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的全覆盖立体式智能化工作体系;建设“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专题,从全域网格、网格工作、视频雪亮、平安指数等四个场景,采集分析实有人口的结构、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重点人员的监测,为相关业务部门及监管部门提供趋势研判、指挥调度及领导决策。(市委政法委、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十八)加强数字政府基础能力管理。建设“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专题,围绕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流程和服务渠道,从服务评价、服务覆盖、服务运行等方面,绘制全市政务服务全景图,一屏感知各级政务服务态势,为政务服务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建设“一网统管”数字政府基础服务能力专题,归集数字政府支撑服务能力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治理,实现一图总览看数,辅助分析研判,提高数字政府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
(十九)推动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建设“一网统管”生态环境专题,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多源数据综合应用,基于水、大气、噪声、污染源等环境的实时监测,开展数据分析研判,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指挥和治理水平;打造“一网统管”智慧水务专题,融合河长制管理、水务物联数据、黑臭水体治理等信息,实现水务信息与地图联动,融合展示多维信息,为水利业务场景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市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强化智慧市场监管能力。建设“一网统管”市场监管专题,深化智慧市场监管建设,拓展智慧监管应用,在企业监管、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推动汇总市场监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提高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一)加强公共服务数字化管理。深化智慧旅游和健康医疗专题建设,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开展数字农业示范应用,对韶关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链条监管,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助推韶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市文广旅体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二)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应用“粤治慧”协调联动中心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推动城市运行业务流程重塑和再造,强化城市运行数据共享和融合利用,提升城市智慧运营调度和治理服务能力。(市住建管理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三)提升县域社会治理能力。以南雄市为试点,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建设现有成果,以县域治理“一网统管”为目标,以数据治理、智慧分析、服务决策为主要内容,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支撑,开展“一网统管”县域社会治理专题建设。围绕县域治理、城乡高质量发展,开展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等,提升县域社会治理能力,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南雄市人民政府牵头)
五、以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十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规范政务服务事项重点要素管理权限与职责,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升我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广东政务服务网韶关专区建设,提升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重点应用场景的易用性和友好性,围绕企业初创、经营到注销全生命周期服务,群众公积金提取、居民医保参保等企业群众高频事项,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广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推动实现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扩展建立我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服务支撑平台,加载政务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医疗就医服务、城市公共服务、金融服务等民生服务功能,实现“一卡多用、全市通用”,持续提升本地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住建管理局、医保局、人社局牵头)
(二十五)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水平。以标杆大厅评选为抓手,对标先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强市、县(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统一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综合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实施“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制度;推进高频服务事项的线下办理渠道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评价器配备率,推进自建政务信息系统与“好差评”系统对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牵头)
(二十六)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依托省“跨域通办”事项管理中枢和业务支撑系统,支持通办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集中展示。推动本地综合业务受理系统与省业务支撑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异地收件、线上流转、办件数据全程汇聚。推动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视频办”,运用“可视化”技术提供咨询导办、在线辅办、边刷边办等服务;配合省市场监管局施行市场主体“省内迁移通办”,整合迁移登记环节,实现迁入地“一地申办,一次办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牵头)
(二十七)加强“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粤省事:丰富“扫码亮证”“一码办事”等应用场景,推进本地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粤省事”平台,实现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粤商通:建设粤商通韶关专版,推进本地涉企应用接入粤商通平台。推广应用“粤商码”“消息推送”“云勘察”等功能,提升政府部门涉企事项服务能力;粤省心:优化提升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能力,强化本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与“粤省心”平台互联互通,汇聚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加强智能文本客服、智能语音等智能化应用,提高热线接通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粤智助:根据省的部署,动态调整“粤智助”投放和布局,推动“粤智助”向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部署。引导和推动本地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入驻,提高“粤智助”使用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牵头)
(二十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进评审专家、交易场所等资源跨地区共享,实现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新交易模式。推广银行保函、保险等非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电子保函“零”突破,切实为企业减负。依托电子印章和“粤企签”电子签章,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
六、以网络安全建设为关键,筑牢数字政府安全防线
(二十九)强化一体化安全工作体系。围绕安全管理、安全建设、安全运营、安全效果四大体系,构建“云、网、端”一体、全要素多层次安全可信、管理与技术防护并重的网络安全体系,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跨部门协同能力,切实提升全市数字政府整体安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三十)强化安全工作保障和监测运营。强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络安全工作调度协调机制,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打造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强化一体化安全监测运营,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安全测评、漏洞排查、供应链安全管控和安全检查,不断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风险防控水平;组织开展本地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积极参加“粤盾”攻防演练,夯实安全基座,筑牢安全防线;组织开展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牵头)
(三十一)推进信息系统国产化改造。按照“信创为常态,非信创为例外”的原则,加大政务信息化项目信创技术审核力度,要求新建和升级改造的政务信息系统必须符合信创技术要求;推动成立韶关市信息技术应用信创适配中心,开展软硬件产品信创适配测试验证,助力全市信创设备替代和本地信创产业发展;推进政务领域商用密码应用。加快推动核心政务信息系统商用密码应用改造工作,确保核心政务信息系统通过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牵头)
七、以数字机关建设为导向,提高机关运行效能
(三十二)提升各地视频会议能力。加强视频会议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配备,提升市县各部门“粤视会”支撑和服务能力,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覆盖市、县(市、区)政府视频会议室,支撑辖区内政府部门视频会议高效接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三十三)健全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充分发挥粤政易平台枢纽作用,推动本地应用接入粤政易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电子公文流转等共性办公应用服务能力。以行业线条为重点,推广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系统应用,建立各部门下发表格目录清单,减少基层填报表格和表格填报信息项,推动部门从基层要数向系统要数转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三十四)构建项目一体化协同管理格局。加快推进全市数字政府项目一体化管理,建立项目管理专员(PMC)负责制,推动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项目联合审核机制。建设全市项目管理一体化平台,探索“项目一件事”集成应用线上办理,建立项目远程评审支撑能力,以数字化推动项目一体化管理提质增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夯实数字政府基础底座
(三十五)强化政务云平台支撑能力。推进政务云升级扩容,强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多维一体的基础支撑能力,提供即时高效和安全定可靠的云资源服务。加强政务云平台管理运营,完善政务云管理制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率,结合各业务应用资源需求差异,提供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服务,提高云资源灵活调度和配置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三十六)提升政务外网支撑能力。按照“一网多平面”和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升级改造市级政务外网,优化政务外网网络架构和网络设备,扩容市到县(市、区)及部门的骨干网带宽和市级互联网出口带宽,推动市、县(市、区)政务外网多业务平面建设,全面支持IPV6业务,提供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网络传输服务。提升政务外网横向接入能力,逐步整合归并现有各类业务专网,加强完网络管理运营,全面提升政务外网支撑和服务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三十七)强化数据资源一网共享能力。充分利用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韶关分节点、韶关市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支撑保障能力,探索创新数据共享模式,促进公共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强化公共数据统一汇聚、治理、共享、管理和应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三十八)提升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能力。依托“雪亮工程”平台已有能力,按照市级统建,分级管理,统一应用的模式,建设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接入公安、综治、交通、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各类视频和感知资源,实现对全市视频和感知数据资源统一管理,推动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满足市县两级各单位对多元化视频和感知类的数据共享需求。(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委政法委、各县(市、区)政府牵头)
九、以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完善数字政府保障体系
(三十九)健全数字政府制度体系。编制《韶关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总体规划》《韶关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数字政府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务云、政务外网、政务短信、政府域名、IP地址、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云防护等资源的管理,制定配套实施细则,规范数字政府资源的申请、审核和使用流程,明确职责分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障网络安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四十)提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能力。学习省及其他先进地市数字政府运营模式,充分发挥韶关市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作用,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数字政府建设“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加强全市数字政府各类平台(系统)统筹谋划和运维运营,规范企业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形成统筹有力、开放多元、优势互补、安全可靠的建设运营格局;参考省“一地创新、各地复用”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模式,充分应用“粤复用”平台,打造“共建、共推、共赢”政务应用生态,降低本地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四十一)强化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组建“一网共享”“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六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重点工作专班,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干事中培养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讲政治、懂业务、精技术的复合型干部队伍;组织开展数字政府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业务系统、信息化技术的宣贯培训,提升全市干部队伍的数据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数字政府建设应用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推进工作,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常态化监测,适时组织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