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相关委、办、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区块链、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与平台深度融合,我们联合制定了《推动区块链、大模型技术赋能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 海 市 商 务 委 员 会

  2023年10月25日

  推动区块链、大模型技术赋能生产性互联网服务

  平台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区块链、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考虑

  结合支持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浦江数链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工程、开源大模型行业应用创新生态空间等重点工作,推动区块链、大模型赋能各类平台发展。

  按照跨链开放、应用牵引、普及带动的思路,鼓励平台上下游节点上链用链,实现数据互认互信、信息溯源追踪、设备安全互连。按照积极稳妥、需求导向、安全可靠的原则,鼓励平台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结合垂直行业数据进行微调训练,落地垂直行业领域大模型应用。

  支持已经开展应用的平台继续夯实场景基础,优化功能配置,鼓励各类平台借鉴成熟经验,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打造20个左右的市级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广泛带动一批平台应用前沿技术,形成“前沿技术平台先行”的创新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区块链技术赋能平台发展

  1.打造区块链公共基础服务平台。推动链联盟管理、业务链管理、后台管理、合约管理、运维管理、统计分析等区块链即服务功能模块研发部署,提供高效易用、场景化、集约化的基础服务,降低业务方使用区块链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建设监管服务、分布式身份认证服务以及数据服务等通用服务模块,支撑区块链创新应用。

  2.打造区块链跨链公共服务平台。在公证人、中继链、哈希锁定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发覆盖不同类型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编辑运行、账本存储标准、密码算法、身份认证与管理、软硬件协同等跨链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区块链BaaS平台及规模化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实现全市范围内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异构链链上价值可信流转。

  (二)推动大模型技术赋能平台发展

  3.夯实通用大模型基础能力。支持本市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用大模型。实施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加快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持续开源高质量数据集,赋能大模型企业加速模型迭代。建设大模型测试评估与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大模型产业健康发展。

  4.提高行业大模型赋能平台水平。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领域行业大模型,加强大模型在工业品交易、创意设计、专家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等各环节的深度应用。研发大模型部署工具链,加快大模型在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三)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5.推动交易数据链条流通互信。在钢铁、有色、化工、能源等领域,支持平台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上链存证交易订单快照、质保书、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提货单等相关中心节点数据,建立串联原厂认证、交易履历、物流仓储履历、政府监管的可信机制,有效实现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溯源追踪。力争到2025年,实现上链数据千万条规模。

  6.优化碳足迹管理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制造业碳排放管理平台,实现对碳数据登记、计算、审查以及EPD(环境产品声明)报告输出等环节的追踪溯源,服务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池、纺织、新能源等产业,有效提升企业碳数据在核查环节中的可靠性。

  7.构建供应链生产协同管理平台。聚焦集成电路生产协同,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关键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生产商、整机生产服务商,构建从核心企业到供应商设备信息的穿透式追溯管理应用体系,提升“链主”带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能力,打造一批应用示范标杆。

  8.创新“平台+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围绕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物流仓储等行业,鼓励平台与银行、保理等金融机构联合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质押融资业务,推动平台链接仓库、上游原材料供应链、下游采购商等节点,依托链上交易存证、电子仓单、应收账款信息,定制开发专属供应链金融产品,有效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四)推进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9.打造全产业链智能选品服务能力。围绕工业品采购需求,结合轴承转动部件、工业泵阀、紧固件等产品语料数据,为平台上下游客户打造智能选品专家,帮助通用型工业品企业提升供需匹配准确度达90%左右。围绕电子元器件采购,结合电子元件存储器、微控制器等相关语料数据打造智能选型工具,力争到2025年,实现百万个智能撮合订单。围绕产品检测分析需求,搭建服务新材料及化学品、农产品、化妆品等行业的智能选购专家,发布100款左右的智能检测分析解决方案。

  10.强化生产环节智能预警保障服务。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运用大模型技术定制化开发智能报警、设备健康管理、智能诊断和智能预测模型,结合机械部件运行数据、掉停机故障数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语料,提升企业危险预警、异常监测等安全预警能力。在时尚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运用大模型技术快速拓展布料识别样本库,提升边织边检效率和产品良率。

  11.加大智能营销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基于重点产业垂直服务平台、工业品数字服务平台的数字营销模型,结合营销方案、产品使用手册、产品技术手册、广告设计图样等有效语料数据,为企业采购、产品销售、海外获客提供一批智能营销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市场表现力。

  12.提升交互式智能客服服务满意度。在工业品、集成电路、化工检测等领域,集成PC网站端、APP、微博、电子邮件等信息功能,打造为产业链上下游服务的全媒体在线客服、智能语音机器人系统,结合历史客服数据、问答数据、线上咨询数据等语料数据,实现对客户询问的人性化、智能化理解,辅助商业数据分析,拓宽获客渠道,力争实现秒级自动理解响应和全天候在线智能客服服务。

  13.提高企业人才智能招聘水平。开展人才招聘领域模型研究,通过分析简历知识图谱、行业、企业、年龄、薪酬水平等数据,生成人才、岗位匹配、员工离职意向、人才选育等画像,为企业提供批量简历筛选、智能简历解析、智能标签设置和智能人岗匹配等服务,力争企业人才招聘成本平均降低15%。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统筹前沿技术赋能平台总体工作,各部门各区分级管理、共同推进场景建设。每年适时发布场景征集通知,打造市级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各单位要明确具体负责人及联络人,加大走访调研力度,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鼓励各区因地制宜打造区级标杆应用场景。

  (二)优化产业生态。结合“浦江数链”工程、大模型应用创新生态建设,发动企业积极参与区块链跨链互通、重大场景“揭榜挂帅”、语料数据生态圈打造等。鼓励国企央企等积极开放应用场景,形成数据飞轮。支持行业协会联合头部企业、行业专家等开展交流活动,举办前沿技术应用创新大赛。

  (三)强化政策保障。通过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对标杆性企业、应用场景进行支持或奖励。建设开源大模型行业应用创新生态空间,对入驻的企业和团队给予相应支持。将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领域的大模型相关应用及解决方案纳入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对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予以政策支持。鼓励各区出台配套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