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吴忠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23〕17号)、《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宁政办发〔2023〕11号)等文件精神,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以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数字吴忠发展,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引领、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将现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面提升数字政府效能和水平,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打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3年底,数字政府工作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数字政府建设各类平台“家底”全面理清;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数字化履职应用迭代升级,重点打造标志性应用场景。
到2025年,全市数字政府建设“1347”体系框架全面成型,工作体制逐步健全,管理机制趋于成熟,履职能力全面增强,特色应用品质进一步改善,与自治区共性基础支撑体系实现对接复用、互联互通,形成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的数字政府运行新格局,并力争迈入自治区第一方阵。
到2035年,通过数字赋能和深化改革,政府治理流程全面优化、模式全面创新、履职能力全面提升,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全面建成,为全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进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建设。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全市“一盘棋”,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统一顶层规划、统一建设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提升一体化、集约化建设水平。
2.坚持引领驱动、协同发展。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三个驱动”,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形成数字吴忠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数字企业,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数字生态建设,形成创新驱动的融合型数字经济体系。
3.坚持改革引领、制度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着力强化改革思维,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改革创新,推动政府治理法治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4.坚持上下贯通、高效协同。深化市域治理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自治区“我的宁夏”“宁政通”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与相关领域改革及“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和统筹推进,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调发展。
5.坚持数智融合、场景创新。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利用,提高政府治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及办事获得感、满意度,以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为契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领域,推进数字技术服务场景融合创新,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6.坚持安全可控、守牢底线。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相统一,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全面构建制度、管理及技术衔接配套的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四)体系架构
遵循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改革引领与数据赋能双轮驱动、业务融合和技术应用相互促进,在深度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基础上,健全完善发展架构、运行架构、管理架构、层级架构和业务架构,整体形成“一套体系、三个驱动、四大支撑、七种能力”的“1347”吴忠市数字政府建设体系框架,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一套体系”,为切实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组织管理,明确各方面工作职责,加快形成高位指导、各方联动、运转高效、有序推进的工作体系。
(一)健全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数字政府”建设组织领导机构,逐级明确职责任务,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开放,促进全市大数据与政务服务融合应用。引进政府智库、科研机构和企业市场三方资源,构建吴忠数字政府智库支撑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厘清层级职责。按照自治区“六级贯通”的数字政府建设层级架构,进一步厘清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目标任务工作职责。重点依托上级平台开发本地特色应用,一体化推进综合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数据开发、数据挖掘应用,强化数字赋能。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一联系、两清单”(两清单:工作清单和底数清单)的数字政府工作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数字政府建设成员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数字政府建设,探索建立“科室+数据专员”机制,配齐配强数字化工作力量,进一步提升业务工作和数字化工作融合度,统筹推进本单位、本系统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定期对相关部门政务信息化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工作调度。
三、着眼“三个驱动”,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数字发展新格局
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着力打造数字政府引领驱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三个驱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六新”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体系,推动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建设,鼓励企业系统上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化创新应用,拓展新增标识解析应用场景。加快完善太阳山开发区、金积工业园区、青铜峡园区等“智慧园区”功能,加强工业运行态势分析,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监管,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六特”产业品牌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着眼解决涉农数据碎片化等问题,实施数智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在智慧节水灌溉、智慧农机作业、智慧农业全域全产业链接等方面建设大数据工程。积极引导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智慧农业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农业作业智能化水平,依托数字信息平台,加强滩羊、葡萄酒等优质农特产品对外宣传,争创全区数字农业示范县、大数据标准园(场)示范区。推动“六优”产业智慧升级。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创新,加快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领域数字化建设。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加速数字技术与智慧旅游、健康养老、文体娱乐等融合应用,创新线上线下新体验,推动消费产业升级。持续提升“吃在吴忠”品质,举办“早茶文化节”“中国(盐池)滩羊产业大会暨电商文化旅游节”“吴忠优质特色产品全国行”等活动,利用“宁优汇”电商平台,赋能“六优”产业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监管模式,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投资、生产、经营全过程。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在数据汇聚、流通、交易中的应用,进一步释放数据红利。
(二)引领数字社会建设。以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全面融合,着力普及数字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弥合数字鸿沟,提升全民数字化生活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交通领域数字化,完善智慧交通管控平台,助力交通监测、智能管控、智慧警务、信息服务等业务能力提升;加强住建领域数字化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及排污、路灯等市政行业智慧化建设;依托自治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拓展深化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等领域应用;打造全域物联感知管理能力,依托自治区统一物联网平台,实现城市物联感知设施集约化建设和管理迈上新台阶。深化数字普惠应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持续提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成效;推进“互联网+医保”,推广电子处方流转,实现医保报销直达药店,以DIP支付方式推进医保支付改革落地,建立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基金支付管理服务体系,增强患者就医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推广宁夏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教学数字化应用、数字校园全覆盖;推进“互联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升级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社区养老、农村养老、特困人员供养等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支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全国“数字供销”示范区建设,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100%实现在线追溯,数字农业农村服务实现村级覆盖。
(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以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逐步完善数据要素共享开放环境,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促进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要素融合开放及开发利用,探索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易市场。完善数据要素共享开放环境。遵照国家现行大数据开放规范,按照自治区相关要求,探索制定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应用规范制度,明确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法律边界。面向重点行业,探索建立数据标准体系,统一数据编码、格式标准、交换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数链”“数脑”“数盾”体系建设,开展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模式应用,促进数据可信流通。促进政企数据要素融合开放。融合汇聚全市数据资源,对公共数据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分级分类,明确开放标准、开放内容、时间节点,实现数据资源适度、合理开放分享,有效指导和带动全社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重点面向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试点研究企业数据汇聚引导机制,依托“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等工程,探索数据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数据资源云化存储、共享应用,形成大数据开放氛围。
四、聚焦“四大支撑”,持续夯实数字政府建设综合保障体系
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四大支撑”建设,有力保障政府数字化转型。
(一)加快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数字政府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要求,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
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市、县(区)、乡(镇)数字政府建设安全和保密工作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数字政府安全评估、责任落实和重大事件处置机制,完善企业参与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规范制度,确保管理边界清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落实安全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制度,定期对政务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专项检查评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监测预警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保密和密码应用检查,提升数字政府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水平。
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的数字政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充分运用主动监测、智能感知、威胁预测等安全技术,强化日常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拓展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范围,加强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网络泄密事件预警和发现能力。
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基于信创环境开发,强化信创技术和信创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积极推进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密码应用。对新技术新应用及时进行安全评估,建立健全对算法的审核、运用、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落实运营者主体责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二)优化科学规范的制度规则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实现政府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变革优势,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推动政府运行更加协同高效。健全完善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职责体系,强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网络空间等治理能力。推动各类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动态管理,强化审管协同,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会商机制,加强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统筹管理,探索建立综合论证、绿色通道、联合验收等项目管理新模式。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监察、审判、检察机关、人民团体等非涉密、非敏感数字化资源的登记备案,协同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落实现行法律法规。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依法依规推进技术应用、流程优化和制度创新,消除技术歧视,保障个人隐私,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利益。持续抓好现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细化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及时修改和清理现行地方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中与数字政府建设不相适应的条款,将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加快完善与数字政府建设相匹配的地方法规制度框架体系。
健全标准规范。依据现行国家、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标准及规范,健全完善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要求,统筹协调处理标准规范应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级政府切实抓好数字政府标准规范的应用实施。开展标准宣贯及评估评价工作,加大既有标准推广执行力度、提升应用水平,以标准化促进数字政府建设规范化。
开展试点示范。围绕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等,选择有条件的市级部门、县(市、区)开展试点示范。在统一标准规范指导下,鼓励开展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争取自治区各类试点、示范和配套项目,努力打造在全区、全市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典型应用。
(三)构建共享开放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充分利用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动各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加强数据治理,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健全政务数据管理机制。强化数据管理职责,完善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工作。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制定政务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调查制度,全面摸清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底数,形成全市政务数据“一本账”。深化数据高效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支持政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互认共享,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单位),建立政务数据属地返还机制,推动数据按需向本地回流,有力支撑地方政务数据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推进政务数据一体化。逐项明确责任主体,推动各市级部门、县(区)政务数据资源汇聚,积极对接全区统一基础库和主题库,完善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应急管理、政务服务、国资监管、经济运行、医疗健康等主题库。
深化数据创新应用。围绕重大领域改革和重点任务,不断提升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支持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推进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打造重点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标杆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四)统筹建设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充分利用自治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网络平台、共性应用平台等资源,着力构建吴忠特色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全面加强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核心资源供给能力,切实提高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数字政府建设的保障水平。
强化政务云平台支撑能力。充分利用自治区信创云资源,组织现有政务信息化系统和新建应用系统向信创云有序迁移、适配运行,做到“应上尽上”。依托自治区行业云资源,鼓励支持全市各行业上云,整体形成与自治区保持高度一致的“政务云+行业云”统一云资源格局。
提升网络平台支撑能力。进一步拓宽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建成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实现市、县(市、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优化改造和骨干线路“一网多平面”优化升级,增强电子政务外网带宽资源,推动骨干网络升级扩容,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加大政务网络整合力度,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各有关单位非涉密业务专网有序整合至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统筹融合视频资源,依托自治区统一的视频共享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市视频资源。扩大5G网络覆盖,持续提升工业园区、农村重点乡镇、行政村(自然村)、重点商圈、医院、高校、交通枢纽的 5G覆盖能力。
加强共性应用支撑能力。推广应用自治区统一电子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公共支付、非税支付、电子文件、电子票据等业务协同支撑服务。深化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服务利用,协助推进宁夏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与宁夏档案管理系统信息交互对接,实现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室(馆)无缝衔接,提升全市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信用中国(宁夏)吴忠站建设,构建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提升信用信息数据共享效率和水平。
五、强化“七种能力”,着力提升各级政府数字化履职水平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政务运行、政务公开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履职“七种能力”,将数字化理念思维、技能素养融入政府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一)提升科学精准的经济调节能力
整合利用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加强人口、就业、产业、投资、消费、贸易等领域关键数据的全链条全流程汇聚、治理和分析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依托自治区经济运行大数据平台,提高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质量和水平,加强保供物资等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监测与分析,建立完善分析报告体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监管调控。
做好经济政策有效衔接。积极对接使用自治区经济运行大数据平台,全面感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经济趋势研判,及时准确预警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苗头性、趋向性问题,助力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依托大数据技术形成中小微企业精准画像和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精准分析,强化金融数据共享,提升各级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二)提升综合高效的市场监管能力
推动监管精准化。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各部门各系统监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完善监管事项清单数字化、动态化管理机制,推行“照单监管”。依托宁夏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质量监督等重点监管领域治理管控,利用自治区市场主体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强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分析智慧化。
促进监管协同化。健全“审管联动”机制,厘清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梳理审批和监管事项清单,强化审批、监管、执法、信用监管各环节的实时联动、高效运行。强化监管数据和行政执法信息归集共享,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加强与自治区药监局、药械经营使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有效衔接国家、自治区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和吴忠市相关业务系统,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日常监管、风险防控、产品召回、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的作用,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实现监管智能化。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与自治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宁夏)等实现互联互通,推进行政执法类信息和各行业信用管理平台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充分运用非现场、视频图像、物联感知、卫星遥控、人工智能、掌上移动、穿透式等新型监管手段,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监管、实时监管,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
(三)提升精细智能的社会管理能力
增强社会矛盾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打造吴忠“塞上枫桥”,扩大人民调解志愿服务队,创新“三官一顾问+N”矛盾纠纷多元治理模式,推动政法干警深入社区、乡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协同能力,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县(市、区)为主体,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
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推进“雪亮工程”向基层全覆盖,探索推广“智安小区”“智安单位”应用,建立完善全时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数字化手段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联动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应急”建设,深化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网络“双网”建设,加快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危化品双重预防、应急指挥调度等信息化基础建设,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闭环管控,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指挥、物资保障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四)提升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能力
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作用,巩固提升“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品牌,以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为契机,打造全新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广“我的宁夏”政务APP,持续做强做优吴忠专区功能,推广宁夏“一人一码”平台,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码上办”。进一步扩大“跨省通办”“区内通办”事项范围,打破地域阻隔和信息壁垒,优化异地办事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抓好智慧便捷服务融合建设。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进一步拓展“扫码亮证、证照免提交”应用场景。建立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功能,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推动更多便民利企政策和办事服务直达直享。健全12345政务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基层网格员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精准识别、自动流转、上下联动的诉求响应体系,探索在线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融合模式,打造“民呼我应”政务热线“总客服”。
提供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在“一业一证”的基础上,梳理并增加企业“一件事一次办”清单,拓宽应用场景。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要求,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对接整合和数据共享,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
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进一步优化自助服务终端分布,完善市、县(市、区)、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数字化生活服务网络。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场所、网上办事平台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动文化场馆数字化升级,积极发挥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项目成效,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服务。
(五)提升系统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生态环境数据、能耗监测数据及其他业务应用等为主体,构建全市联网、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强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气候变化等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重点流域区域协同治理;强化污染源监控,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污染物等数据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建设,启动实施水利新基建行动;推广“互联网+高效节水农业”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智能便捷化灌溉服务;积极配合建设全区土壤普查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建设,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依托自治区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全面提升全市遥感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效率,实现“一源多用、能用尽用”。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立足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的使命,推进水、气、土、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修复,推动形成集约节约、循环高效、普惠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六)提升整体高效的政务运行能力
强化辅助决策能力。建设数字政府智能决策体系,汇聚整合多源数据资源,推动实现运行情况一屏统览、政务运行实时监测、效能指标综合研判,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辅助决策体系。
提升行政执行能力。依托宁夏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整合办文、办会、办事等内容,加快推动政府机关内部事务线上集成办理。提速宁政通APP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各单位办公、执法、管理等政务APP接入宁政通APP。统筹整合各地各部门非涉密视频会议系统资源,形成全市统筹应用的视频会议平台。提高辅助审批智能化水平,规划建设基层报表填报系统,改变层层核实和多系统上报工作方式,推动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增强行政监督质效。以数字化手段固化行政权力事项运行流程,加快推动行政执法全流程数字化运行、管理和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数字化运行标准和规范,为实施行政监管提供支持。
改进机关事务管理。依托全区机关事务管理统一的系统门户和后台管理,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机关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数字化平台推广应用。依托市公共机构能耗监测监督平台,推行实现绿色办公、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七)提升全面规范的政务公开能力
持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类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加快构建以网上发布为主、其他渠道发布为辅的政务公开发布新格局。依托已有文件数据库资源,加快建设全市统一、分级分类、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政策文件库,推动政策信息集成智能发布,实现政策“一库通查”。完善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严格审查标准,消除安全隐患。
更好发挥政务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快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政府信息传播格局。适应不同类型新媒体平台传播特点,开发多样化政策解读产品。依托政务新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及时澄清事实、解疑释惑。
进一步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发挥政府网站、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领导信箱在回应群众诉求中的阵地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建设“政策问答平台”,为群众提供智能、准确、快速响应的咨询、建议、投诉保障服务。
六、全面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国家、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市有力有效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数字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落实好数字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主动向同级党委报告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制定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二)强化考核评价。制定年度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并坚持常态化考核和以奖代补工作机制。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和经验交流,推广典型应用,鼓励基层创新,建立容错和奖惩机制。加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强化项目绩效评估,避免分散、重复建设,不断提升数字政府应用效能和满意度。
(三)加强资金保障。根据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经费保障,将数字政府建设经费纳入年度预算。鼓励通过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推动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多渠道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推动数字普惠,加大对县、乡、村三级的数字政府建设支持力度。建立政务平台常态化运行与年度运维资金挂钩的评估机制。
(四)提升数字素养。依托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的数字政府培训课程体系,开展全市政府系统各级干部数字化业务能力“大培训”;借鉴先进省区数字政府建设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利用考察、培训等时机开展“大学习”;充分挖掘市直各部门(单位)数字政府建设成果经验和标志性应用场景,适时组织观摩会、现场开展“大交流”,全面提升各级干部适应数字政府建设的综合能力。
(五)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利用融媒体、“两微一端”等渠道,宣传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为全面实施数字政府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着力营造全市上下关注、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浓厚氛围。
附件:1.吴忠市数字政府建设体系框架、总体架构
2.吴忠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