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黄浦区关于优化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1月 14 日

  黄浦区关于优化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加快培育

  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黄浦的“心脏、窗口、名片”定位 使命,深化落实市委、区委全会决策部署要求,全面聚焦 “五个中心”建设重要 任务,全力强化“四大功能”, 以投资促进机制更新为牵引,以更高水平的政策供给和服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有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 、 总体要求

  (一)强功能,引领链动全市全国发展大局。聚焦提升城区核心功能和世界影响力,提高枢纽节点地位和服务辐射能力,持续优化经济和政策服务,巩固金融优势、创新消费示范、提升专业服务能级、增强科创驱动能力,引领带动全市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

  (二)促创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集群。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各项工作机制,持续集聚科技要素,促进创新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充分释放发展潜力。

  (三)重开放,全面提升服务大循环双循环能力。深入对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提高跨境专业服务能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稳定政策预期,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四)育生态,营造富于生机的发展环境。完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效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优化人才发现、选拔、培育、激励等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工作协同,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

  (五)守法治,于法有据维护竞争公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等重大关系,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调诚实守信,坚持依法履责,更好维护市场秩序,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 、工作举措

  (一)彰显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要素集聚辐射效能

  1 . 提升重点区域集聚引领能力。增强外滩金融引领辐射能级,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辐射能级、推动金融创新、完善产业生态,提升“金融外滩”“艺术外滩”影响力。加快提升中央科创区创新示范效应。加快释放淮海新天地区域外贸新动能, 探索扩大保税展示交易等政策效应,持续集聚高能级企业总部,提高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擦亮环人民广场“演艺大世界”品牌,实现品牌活动、专业服务“双轮驱动”提升消费体验,加快南京路步行街世界级商圈建设。 (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发展改革委)

  2 . 提升重要核心功能服务辐射能力。加快集聚要素市场、功能性平台、科研机构等各类功能性主体,持续增强全球资源要素的集聚深度、链接强度、辐射广度和支配力度。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与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在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发挥优势、强化功能。持续深化制度性开放,持续吸引集聚外资外贸主体、跨境服务机构等,推动更多改革举措落地实践。(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投促办)

  (二)鼓励产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

  3 . 推动重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做大做强、融合发展。支持总部型机构、平台企业延伸服务网络,通过搭建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培育中心、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等,持续提高产业链服务能力。加快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链接场景、扩大应用,培育衍生领域。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形成更多文化赋能、消费引领的产业集群。(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

  4 . 集聚科创力量培育新兴产业。引导各类主体创新技术手段、升级应用场景,培育更多新主体、新业态、新实践、新体验。支持创新主体重点突破前沿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关键节点企业,提高产业链服务能力。持续推动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发展, 抢抓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合成生物等新赛道、新动能项目落地中央科创区,加快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布局。(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投促办、区文化旅游局、区数据局)

  5 . 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应用场景创新。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数字化产业生态,聚焦5G、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和应用热点领域,结合政务和社会场景需求,实施揭榜赛马,组织开展场景路演、场景对接等活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项目落地。建设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测试验证、数据算法、培训实训等服务。(责任部门:区数据局、区商务委、区科委、 区文化旅游局、区投促办)

  6 . 支持创新消费模式集聚成势。以助推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聚焦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园三大世界级商圈,加快集聚时尚产业主体;吸引国内外品牌在黄浦开设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新品发布活动,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鼓励市场主体“造节”,扩大“五五购物节”等 节庆经济内涵,拓展市集经济、夜间经济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老字号品牌振兴焕新。(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7 .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发展消费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鼓励平台企业推出数据存储、产销对接、出海服务等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服务,有效带动中小企业联动创新。支持平台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带动更多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走出国门。(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数据局)

  8 .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前沿高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搭建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举办成果对接展会,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责任部门:区科委)

  9 . 鼓励科创孵化器建设。加快中央科创区载体建设,持续推出更多适应科创团队需要的多类型载体空间。引导各类共享办公空间开展数智化转型,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主体需求。持续提升科创孵化器承载能力,完善孵化培育各项服务。支持各类园区提升服务品质和产业能级,推动重点产业特色化、集群式发展。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打造长三角协同孵化网络。(责任部门:区科委)

  (三)优化产业生态,激发高端产业发展活力

  10 . 优化投融资机制。优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环境,加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构建完善投融资生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壮大耐心资本,引导并购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高质量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重点园区产融合作,做好被投重点项目落地服务。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强化融资服务保障力度。(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财政局)

  11 . 推动会展活动提质升级。放大会展经济综合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组展机构落户,积极引进高规格、高能级的国际知名展会,支持各类企业用好会展平台拓展发展领域、提升发展效能。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大型会展、大型论坛、大型活动,打响“外滩”系列品牌。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会展服务体系。(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司法局)

  12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黏性和韧性。全面构建体系更有韧性、交互更加顺畅的产业生态,强化精准施策。提升产业链招商的能力,健全多层次对接需求、全方位转化落地的生态服务配套能力,动员各类市场主体搭建平台、组织活动,促进产业资源落地。(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投促办、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

  13 . 优化出海服务机制。构建全方位企业出海服务平台,打响出海培育“离港码头”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咨询、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品牌推广、技术支持等服务。主动开展海外调研洽谈交流活动,通过高水平“走出去”实现高质量“引进来”。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参展、商务对接、产业考察、招商推介等活动,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各类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持续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更大力度帮助企业闯世界、拓市场、扩影响。(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司法局、区人社局)

  (四)加强服务保障,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14 . 强化招才引智形成产业人才高地。积极参与上海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门楣之光”人才计划,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构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人才安居房源保障体系,加快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全力做好引才引智服务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区人才局、 区公安分局、区房管局、区政府外事办)

  15 . 深化改革促进创新主体发展壮大。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机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等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建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区投促办、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

  16 . 支持联动创新举措落地。深入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黄浦联动创新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对标首批改革创新举措,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形成实践案例,持续形成黄浦扩大开放新态势,以高水平深层次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区人才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委网信办、区数据局)

  17 . 优化企业服务推动宜商黄浦建设。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优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提升“陪伴式”帮办服务能级,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 升级企业“服务包”等稳商惠商举措, 优化黄浦“企易注”系统, 发挥街道营商阵地作用,推动“宜商黄浦”综合营商环境向“更高维度、更小温差”迈进。 (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投促办、区司法局、各街道)

  18 . 营造保护知识产权良好创新环境。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服务效能,深化专利导航项目,提升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能力,规范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行为,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各类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大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办)

  三 、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服务机制。加快制定和修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适应公平竞争要求的产业政策,确保年底前对外发布,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统筹区投资促进、产业支持、市场和行业管理、“一网通办”等方面工作力量,明确服务责任,形成政策服务保障“组合拳”,确保政策供给精准、配送到位、服务完善。

  二是强化推进支持。每年安排综合财力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减。按照控制总量、注重绩效的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拨付管理,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分级分类信用监管机制,优化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提高政策服务效能。

  三是建设服务队伍。聚焦产业政策供给内容和服务渠道创新、政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举办各类专题研修培训,切实提高政策服务工作人员的产业链分析研判能力、政策组织调度能力、商务谈判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