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数据中心、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长沙市数据局2025年十大重点任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根据责任分工逐项明确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到人,认真抓好落实。

  长沙市数据局

  2025年2月17日

长沙市数据局2025年十大重点任务

  一、着力增强数字经济引领力

  1.推动数字经济总量增长10%以上。完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企业库,探索建立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常态化机制。联合工信、科技、统计等部门,协同推动软件和信息产业、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数字产业发展,深入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领域打造10个典型案例,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经济、数字文化、数字贸易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挖掘10家优秀潜力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2.积极向上争资争项。紧盯国家数据领域投资重点,积极发动各区县(市)、园区以及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力量,指导相关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资金1亿元以上。

  3.探索数字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数据局确定的数字科技攻关方向,全面摸底全市数字科技基础,促进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组织申报3个科技攻关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二、着力增强基础设施支撑

  4.高标准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指导成立长沙市数据标注协会,汇聚会员单位50家以上,促进标注合作规模1亿元以上。上线智能标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供需对接、智能标注、人才培训就业等服务。高质量编制标注基地中期总结报告,通过国家数据局中期检查。推进长沙信息产业园、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天心经开区等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引培标注企业达30家。推动组建1家省级实验室,指导相关企业开展图像和视频数据标注、多语种语音数据标注、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等标准制定,形成1个技术标准。

  5.夯实算力等数据基础设施支撑。积极推动组建算力调度服务运营商,上线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推动联网6个以上算力中心,算力资源达1000P以上。推进与贵州等算力枢纽节点结对,争取纳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节点。建立健全长沙市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制定总体标准要求等规范文件。协同省数据局,指导相关企业申报2个数据安全防护平台项目,向上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数据局支持,探索建设城市数据空间。

  三、着力增强数据要素驱动力

  6.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配合省数据局推进国家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建设。完善公共数据登记细则,上线公共数据登记平台,全面推进公共数据登记工作。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出台《长沙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打造10个以上示范应用。推动公共数据资源进场交易,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额突破40亿元。联合财政部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选取1到2家单位开展试点,打造典型案例。与财政、国资联合制定国企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及其配套细则,推进国企首席数据官制度,完成10家以上国企数据资产全过程试点。

  7.深化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优化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数据中台运营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数据目录,打造公共数据“一屏总览”的总体管控能力。持续推动部、省级数据回流,推进数据直达基层,赋能基层治理。深化拓展政务数据应用场景,在区港联动、公共交通、就业服务、人才服务、智慧民政等领域,打造数据资源助力公共服务、流程优化、决策分析等应用案例。

  四、着力增强数字长沙统筹力

  8.强化数字长沙统筹规划。参照数字湖南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提请长沙市委、市政府建立数字长沙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研究部署数据领域重点工作。完成市大数据中心职责机构编制优化调整,提高内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对标数字中国、数字湖南整体规划布局,组织市直单位、园区、各区县(市)开展“十五五”数字长沙总体规划、专项(区域)规划编制,“一盘棋”谋划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9.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改革。进一步健全统筹集约建设运营相关机制,推动长沙数字集团落实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总集成、总运维、总运营”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统筹集约质效。按照“省级主建、市县主用”集约建设模式,开展市直部门重点领域共性能力平台摸底调研工作,发布“市级主建、区县主用”共性能力平台清单,同步争取以长沙平台为标准、复用到全省共用。统筹推进社会投资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区县(市)和国有企业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查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湘易办”长沙专区集成化接入不少于100项高频服务。

  10.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协同市委办推进重点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建设,完成项目批复、招标等工作。加快打造城市管理运行安全五一商圈示范区。指导资规、水利、应急、城管、住建等市直部门,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监测、水库智能安全监测、安全生产智能管理、智慧燃气、智慧桥隧等8个安全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智能安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