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一层阳光大厅可谓是济济一堂、盛况空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北大CIO班和北达软特别支持的“第六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做了关于《电子政务与开放式改革》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钨贺铨院士、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十分高兴再次参加北大举办的“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这次是第六届了,我基本上每届都来参加。刚才主持人说,发言的题目是“电子政务与开放式改革”。看来我讲的内容和这个还是有一定差距,我想讲讲“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

  这几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应用需求的发展以及电子政务实现环境的变化,我们已经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十分重大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利用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我们在座的年轻人占多数,我们应该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但是在这我只是讲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的变化。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技术方面和来源于需求或者是政务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我们主要看到有三个方向在对电子政务实现模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第一,网络基础设施。我们电子政务的发展,原来都是局域网和专网,后来发现对企业和公民的服务,才利用上了互联网。但是到今天我们电子政务发展依赖的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正在发生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仍然导向电子政务实现的方式发生转变。发生什么变化?总的说来就是移动、宽带、泛在。

  移动使得我们电子政务的实现,再不要局限在办公室里边。我们走到哪可以工作到哪;宽带,使得我们不再是只处理一些文字的文件,而是我们能够根据实时发生的各种情况来进行处理;泛在,使得我们无论是监管的应用、公共服务的应用,还是城市和社会管理的应用,都会在原来的电子政务基础之上有了十分大的拓展。也是我们说,网络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

  第二,我们用的终端设备和计算模式发生了变化。终端设备,我相信在20年以前、10年以前,电子政务主要依托的工作平台是桌面终端。桌面终端和当时的手机相比是不可比的,这功能是不可比的。但到了今天手持终端和桌面计算机终端,尤其在电子政务领域来说,基本上是完全可以相媲美的。而且再过不长时间,移动终端的技术性能将超越桌面终端,这是由于需求的推动,这个是很快的。所以我们使用的终端发生了变化,后台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个系统依托的后台相应的主机、服务器,一个屋一个系统,将来我们会转向由一组计算的能力、一组服务器来共同支撑,而不再是孤立的系统。当然不见得一个部门、一个屋、一台服务器的模式会变化。若干的部门共用一组计算模式,这样会持续替代旧的模式。所以我们使用的终端,后台计算能力发生了变化。

  第三,我们的系统要重构、重建。为什么呢?电子政务系统,不管是办公系统还是其他,这些系统的起点都已经有了20年以上,最少也不少于10年以上的历程,这些系统的起点都有了那么长的时间。那么长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在那个时候我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意味着我们在那个时候可以得到的技术能力、网络和计算能力基础之上来设计的。而今天当时依赖的业务基础发生了变化,同时当时做电子政务最主要的事情是先做需求分析,把需求做完然后变成软件提供。当时做的需求分析和今天在新环境、新技术条件下来做政府履行职责业务分析已经是不同的概念了,或者说我们用今天的词,我们用政府改革方式来看的话,那么业务实现方式也在变化。无论是技术因素还是业务因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质的变化使得原来支撑业务系统,这个软件、系统要发生重大变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