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政府比做一个店的话,就是“店小二”多、“店小二”忙,顾客却不满意。
因为,“店小二”与“店小二”之间毫无配合,更别说默契。
大数据共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看部门能否突破“权力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正着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市政府各部门都刀刃向内进行流程再造,通过压缩业务办理时间,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并提出要求,政府一定要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流程再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短板,其中,各部门间数据相互不共享,就是最突出的短板之一。企业和群众办一件事,常常需要往返于多个部门重复提交相同的资料。如此,不仅压缩业务办理时间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企业和群众对政府办事效率不高的质疑也很难完全消除。纵然比以前的效率提高多了,服务意识也强多了,重复提交相同资料的问题,也让企业和群众没法对政府的办事效率与水平百分之百满意。那么,政府这个“店小二”,也就不是一个完全称职的“店小二”,一定程度上,还有老板兼店小二的感觉。
事实也是,真正的“店小二”,决不是在店堂里跑来跑去忙个不停,而应当通过流程再造,提高“忙”的效率,让自己不忙起来。如果不忙也能把事情做好,那才叫真正的效率、真正的水平、真正的服务质量提升。很显然,目前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方面,更多的还是满足于串联条件下的流程再造,看起来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很高、服务意识也很强。但是,具体到每件事上,效率就不高了。因为,重复提交相同资料、填写相同表格、输相同手续的事还很多很多。把这些重复的工作加在一起,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单个单位的效率提高,并没有带来整体效率的同步提升。
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在流程再造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给各个部门下达提高效率的要求,而应当在如何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方面下功夫。自然,数据共享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只要数据仍然“各自为政”,政府工作的整体运行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串联带来的运行效率不高问题就会永远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自大数据概念诞生以后,各级各部门都在强调加强大数据管理和运用的问题,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数据的共享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所谓的大数据,都成了部门的专用工具,其他部门没法享用。那么,相同的资料需要重复填写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更需重视的是,数据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不仅运行效率低,维护成本等也比较大,而且,数据的运用效果也很低。对大数据来说,只有不断地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锁在部门工具箱里的大数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劳民伤财。
这也意味着,政府要当好“店小二”,除了要有热情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之外,能否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冲破数据门槛,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就单个部门而言,多数已经做到了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需要突破的就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了。经济发展上有个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政府服务方面也有个部门保护主义问题。
过去有个说法,叫做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随着八项规定等的出台,部门利益化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即便有利益,也不可能象过去那样乱用乱花了。但是,权力部门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很多部门仍然把着手中的权力不放。表现在数据共享上,就是我用不了、用不好,也不给你用。慢慢地,数据就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企业和群众办事就必须一家一家地上门填报相同的资料和文件。如果遇到服务态度不太好的部门和员工,还要忍声吞气,承受恶语冷言。
所以,在倡导“店小二”精神的同时,如何在技术上、职能整合上、部门协调上为“店小二”精神创造条件,打破部门之间的“权力壁垒”,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突破“权力壁垒”,“店小二”精神就只能体现在脸上,而无法运用到手上,更不能传递到腿上。企业和群众就仍然需要这个部门跑到哪个部门,这张表格填到那张表格,而且大多是同一种情况、同一种资料,成为简单的重复劳动。如果将政府比做一个店的话,就是“店小二”多、“店小二”忙,顾客却不满意。因为,“店小二”与“店小二”之间毫无配合,更别说默契。大数据共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看部门能否突破“权力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