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网主办的首届政企新媒体发展论坛今日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推进数字政务要重视数据共享和信息安全。
李毅中指出,“数字政务”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改善了营商环境,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和关注。一个是数据孤岛现象仍制约着数据共享。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垂直封闭,存在数据独占、无法共享的状况,对建设全流程、一体化的全国政务服务在线平台造成障碍。建议依法确立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交流、交易规则,以最大限度发挥功效。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大量政务数据聚集,安全风险加大。难以预测的网络攻击增多,造成的损失累加。解决办法之一是迅速提升机关大数据系统的安全防卫能力,实现硬件、软件的升级换代、自主可控;同时提高安全预警、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于凯摄
“新时代、新经济、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和机遇。虽然许多企业行业勇于改革创新,走出了困境,获得新生,但仍有不少仍处于困境之中。”李毅中表示,希望国家要重视、扶植,研究企业行业媒体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原则、目标和路径。明确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法律保障,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撑和财力扶植,也要倡导社会公共媒体平台为企业行业服务,协助、引导企业行业媒体渡过艰难,发展壮大。
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王钦敏副主席、柳斌杰署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人民网主办《首届政企新媒体发展论坛》很及时、很有新意。论坛要我发个言,对于新媒体我不内行,只是在工作经历中对电子政务、数字政务,对行业企业报刊有些了解。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些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从电子政务升级到数字政务,助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政府
习总书记对推进电子政务,实现“政务公开”、建设“数字政府”做出一系列指示。李克强总理极力倡导政府“放、管、服”改革,创建“数字政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执行。
(一)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数字政务意义重大。一是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是世界潮流,更是国家战略,政府部门应遵循规律、主动作为。不仅要规划引导、政策支持,重视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人才、科技资源,而且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电子政务为数字政务,把政府改革和发展数字经济相结合,为建设数字中国做出表率。二是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包括政策法规、部门业务、公共服务等在内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应用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治理作用,改善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三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打造服务型政府,转变作风,克服和避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综上也可看出,“数字政务”和政务新媒体是一致的。
(二)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共同的做法一是在以往电子政务的基础上,统一内部各机构的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硬件上统一机房、数据库、应用平台等设施,在软件上统一标准、制度,形成本级数据资源池。二是以建立政府网站为龙头,逐步建立了微博、微信、用户终端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提升了电子政务的档次和水平。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抓住业务重点,普遍建立了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大厅”,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准。近些年如商事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民生事项 “一站一门一次办结”等,都是优秀的范例,受到社会的称赞。
(三)工信部贯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开展数字政务。近几年工信部以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网络提速降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为重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是对国家战略、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听取民众意见,提升政策制定执行的科学精准。如对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实行汽车“双积分”的重大政策调整,详细解读,释疑解惑。对重要规范标准、管理制度出台前网上征求意见。二是构筑线上线下结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为企业为群众办事效能。如“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的审批服务,大幅减少准入类型,减少申报材料。又如取消基础电信及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核准,改为在线审批,惠及全国2300多家经营者,不再需要逐省跑办。三是通过“部长信箱”、12381等公共服务电话、门户网站等接受群众询问、建议、投诉,及时回应社会热点。比较集中的有关网络诈骗、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微信谣言以及不合理电信资费等。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打击伪基站、黑广播专项整治,采用语音模板、码号监测、关键词识别,及号码筛查等技术手段拦截删除,切断传播、追查源头、逐个围歼。
(四)推进数字政务要重视数据共享和信息安全。 “数字政务”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改善了营商环境,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和关注。一个是数据孤岛现象仍制约着数据共享。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垂直封闭,存在数据独占、无法共享的状况,对建设全流程、一体化的全国政务服务在线平台造成障碍。建议依法确立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交流、交易规则,以最大限度发挥功效。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大量政务数据聚集,安全风险加大。难以预测的网络攻击增多,造成的损失累加。解决办法之一是迅速提升机关大数据系统的安全防卫能力,实现硬件、软件的升级换代、自主可控;同时提高安全预警、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行业媒体生存发展
企业和行业媒体是保障企业规范高效运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国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应予高度关注。
(一)企业行业媒体特色鲜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行业媒体量大面广、专业特色突出、读者相对固定。几乎所有大型企业、所有的重点行业都有自己的报刊、杂志、网站。以中国石化为例,全系统包括二级单位共有报纸81份,社科类期刊56份,生产服务类专业期刊37份,电视台、广电中心、新闻中心37家,对外网站及客户端71个,内部门户网站36个,直属企业微博113个,微信120个。 “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形成了推进行业发展、联系社会各界、彰显国家实力的有力工具。不仅得到本企业、本行业职工认同,具有一定的读者、观众忠诚度,而且得到社会的关注,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有不少企业行业在探索实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上积累了经验。从覆盖面看,实现了集团及下属二、三级企业直到车间、班组、员工全覆盖,党政工团、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全覆盖,生产经营全流程、全方位的全覆盖,并渗透到供应链、销售网、投资者、消费者等社会相关方。有的企业走出去,在海外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网站。从媒体运行模式看有新闻网站、图片网站、手机报、网络电视台、客户端等十余项新媒体业务相互融合、定位清晰、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媒体集群。此外还与社会媒体服务平台合作,扩大了企业行业信息传播。
(二)企业、行业采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引入现代媒体传播理念。以中国石化为例,有几个特点:一是引领式传播,服务于改革发展。新媒体快速高效、渗透力强,宣传解释国家战略、方针政策、企业改革等,结合行情厂情入脑入心。二是人格化表达,拉进公众距离。塑造了行业企业的卡通人物形象;更具人情味,更易被人们接受,赢得了公众的喜爱和信任。三是分类式引导,化解舆情疑点,维护企业行业形象。市场经济下多种思潮活跃,多数是正能量,也有一些真真假假甚至是误传、讹传,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新媒体及时澄清,维护了企业行业信誉乃至国家的形象。四是服务型应用,助力增收创收。报纸刊物平面媒体受新媒体的冲击,发行量下降,广告业务惨淡,甚至难以生存。如“中国石化报”发行量由过去的20多万份下降到13万份。新媒体发挥优势,与市场营销、产品推广、客户服务相结合,扩大了服务面,得到合理的回报,使企业行业的媒体得以生存发展。五是窗口化海外传播,向世界传递好声音。企业“走出去”同时建立宣传窗口,尊重东道国的文化习俗,保护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把开展业务与人文交流结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
(三)支持企业行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新时代、新经济、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和机遇。虽然许多企业行业勇于改革创新,走出了困境,获得新生,但仍有不少仍处于困境之中。传统媒体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它是信息内容的源头,在于它的分析论述具有深度和高度。而新媒体传播快捷,丰富多彩又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可对内容原料多样深度加工。两者应当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融为一体。企业行业媒体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历史使命,为企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着力于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缔造和丰富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希望国家要重视、扶植,研究企业行业媒体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原则、目标和路径。明确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法律保障,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撑和财力扶植,也要倡导社会公共媒体平台为企业行业服务,协助、引导企业行业媒体渡过艰难,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