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广州表示,在“数字中国”这张蓝图上,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正在通过“系统化着眼”、“精细化着手”和“生态化着力”,实现“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

  2019年(第十四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首届“数字政府”高峰论坛7月21日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马化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言。

  马化腾表示,广州是微信诞生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开通微信“城市服务”的城市,在微信推出之初,腾讯就开始考虑如何把民生公共服务与亿万用户更好地连接起来。

  2017年底,广东省政府率先在全国部署“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探索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治理新模式。腾讯与三大运营商合资组建的数字广东公司,深度参与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去年,由数字广东公司负责开发的“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一经推出,就成为政务服务领域的爆款应用。目前已经可以一站式办理680多项的政务服务,还挂钩了身份证、社保、驾驶证等近60种电子证照。目前实名用户已经超过1300万,大约每九个广东人就有一个在使用“粤省事”。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评估并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四名一跃登顶,成为全国第一。

  “作为来自广东的互联网企业,我们有幸参与其中,深感改革建设的艰辛,也有收获成果的喜悦,更明白责任的重大。”马化腾认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电子政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这场改革建设的主导者,政府愿不愿动全身,要不要往深处改,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效果与成败。

  据了解,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施“全省一盘棋”的制度设计,推动政务云、大数据、公共支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的省级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协同共享,通过一体化集约管理来降本增效;探索“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把“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交由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来承担,从采购工程向采购服务转变,这在全国还没有先例。

  马化腾提到,随着社会进步,群众和企业也会要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颗粒度越来越精细化。政务民生服务正在逐步从打通“最后一公里”,向打磨“最后一米”迈进。

  以申领残疾人证为例,过去残疾人需要去医院、残联至少跑四次,现在梳理优化后,最多只跑一次。残疾人到医院体检评定等级之后,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粤省事”平台上,进行在线申领、挂失、补办证件,并申请生活补贴等。这给数百万残障人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马化腾认为,电子政务的精细化,有赖于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实现数据的精细化治理。只有啃下数据精细化治理的硬骨头,未来才有可能通过长效机制,帮助政府构建起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集约管理与精细化服务。

  他还表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工程落地,还是运营维护,都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健康的合作生态,以多方共建,支撑多元共治。腾讯希望成为健康生态的共建者之一。

  截止到2019年6月,建设广东“数字政府”的生态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100家,在全国范围内集聚了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集成、咨询规划等领域的众多优秀企业。仅“粤省事”小程序,就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参与了前端及后端的开发。

  此次论坛现场设有数字广东和腾讯云“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体验区。“WeCity未来城市”以腾讯云的基础产品和能力为底层,为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触达用户,给未来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从2014年底广州市第一个开通微信“城市服务”算起,目前全国已经有360多个地级市上线微信“城市服务”,累计服务用户数超过5。7亿。同时,目前已有超过3万个微信政务小程序,累计为9亿多人次提供服务。

  马化腾认为,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公共服务与民生领域的数字化,今天仍是一片浩瀚的蓝海。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我们今天的努力和探索,都还处于启航阶段。

  据了解,目前腾讯正在协助国务院开发“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把全国各部门、各地方的事项汇聚在一起,让部委服务现实全国通办。这个小程序上线试运行40多天,注册用户已近200万,总访问人数超1300万,总浏览量接近1亿。此外,腾讯在深圳探索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和“微税务”平台、“灵鲲”监管科技平台,以及在浙江、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试点推出 “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都是不同领域中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马化腾表示,“科技向善”的理念正在融入腾讯的企业文化,并在腾讯的产品和业务中展现出来,腾讯希望用科技更好地造福每一个人。他还特别强调,在政务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面对这个新挑战,互联网企业既要发挥所长,更要担起责任。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广州参加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听说这个活动,是第一次在首都北京之外的地方召开。刚才听了几位领导和专家的发言,让我更加感受到,广东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意义深远。

  广州是微信诞生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开通微信“城市服务”的城市。在微信推出之初,我们就开始考虑如何把民生公共服务与亿万用户更好地连接起来。今天,全国已经有360多个地级市上线了微信“城市服务”,累计服务用户5。7亿。同时,目前有超过3万个微信政务小程序,为9亿多人提供服务。

  过去一年,广东省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广东的网上政务服务排名一跃登顶,成为全国第一。作为来自广东的互联网企业,我们有幸参与其中,深感改革建设的艰辛,也有收获成果的喜悦,更明白责任的重大。在这里,我想结合腾讯的具体实践,进一步谈谈,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

  第一,在“数字中国”这张蓝图上,推进电子政务需要“系统化着眼”。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电子政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这场改革建设的主导者,政府愿不愿动全身,要不要往深处改,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成败。

  2017年底,广东省率先部署“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从一开始就下决心“动全身”,实施“全省一盘棋”的制度设计,推动政务云、大数据、公共支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的省级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协同共享,通过一体化集约管理来降本增效。与此同时,广东省还要求往“深处改”,探索“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把“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交由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来承担,从采购工程向采购服务转变,这在全国还没有先例。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系统化着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力量和建设强度。去年,腾讯把“数字广东”作为自己的一号工程。我们感到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政府的全盘设计,顺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收效显著。例如,政府信息化建设从想法到立项、实施和交付,往往要两三年时间,现在缩短到了几周。再比如,数字广东“3+3+3”的架构中,底层的政务云、大数据和公共支撑三大平台,实现政务业务的集约化和标准化,并促成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这种全新的互联网化研发和运营模式,让大家不用再担心系统老化、维护等问题,也不会出现重复造轮子、浪费资源等现象。

  腾讯与合作伙伴还为“数字政府”建设打造了越来越完备的“数字工具箱”,帮助“数字政府”实现高效、顺畅地运转。例如“政务微信”的运用,实现了全省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推动政务流程再造,大幅提升了办公效率和跨部门协作。目前,试运行部门的公文处理效率,提高了40%以上。

  第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精细化着手”。

  随着社会进步,群众和企业也会要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颗粒度越来越细。要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精细化,需要把政府对资源调配的能力与市场对资源利用的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广东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企业在个人用户端的服务能力和平台优势。

  以“粤省事”小程序为例,腾讯用户研究团队前期派出几十人,花了半个月左右时间,通过线上线下深入到市民和村民中,收集他们过去在办事过程中,有哪些感受不好的体验,包括老人、残疾人可能碰到的“痛点”。以申领残疾人证为例,过去残疾人需要去医院、残联至少跑四次,现在梳理优化后,最多只跑一次。残疾人到医院体检评定等级之后,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粤省事”平台上,进行在线申领、挂失、补办证件,并申请生活补贴等。这给数百万残障人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目前,“粤省事”小程序可以一站式办理680多项政务服务,还挂钩了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等近60种电子证照,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300万,相当于每九个广东人,就有一个在用。

  电子政务服务精细化,还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下沉,同时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服务”,从打通“最后一公里”,向打磨“最后一米”迈进,让普通用户只需要动一动指尖,就能“查得到”、“弄得懂”、“办得了”。比如广东是劳务大省,外来务工者很多。“粤省事”就会考虑推出春运专区,把交通、道路和天气等相关信息,“一站式”提供给返乡大军。“粤省事”还推出了少数民族专区,未来还打算推出三农、扶贫等更多特色专区。

  电子政务服务精细化,有赖于数据治理的精细化。“数字广东”团队需要对接广东省五十多个委办局,它们有上千个系统,都是二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要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实现精细化治理,难度非常大。但是,只有啃下这些硬骨头,我们未来才有可能通过长效机制,帮助政府构建起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集约管理与精细化服务。

  第三,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生态化着力”。

  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就像“在奔跑的火车上换引擎”,原来跑的不能倒;中间需要建连接、建新系统对接;再把信息服务连接到老百姓。无论是工程落地,还是运营维护,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我们认为,“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健康的合作生态,以多方共建,支撑多元共治。腾讯希望成为健康生态的共建者之一。

  过去一年,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成果,离不开生态合作伙伴的贡献。截止到2019年6月,建设广东“数字政府”的生态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100家,在全国范围内集聚了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集成、咨询规划等领域的众多优秀企业。仅“粤省事”小程序,就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参与了前后端的开发。正是通过“系统化着眼”、“精细化着手”、“生态化着力”,我们才逐渐实现了“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公共服务与民生领域的数字化,今天仍是一片浩瀚的蓝海。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我们今天的努力和探索,都还处于启航阶段。目前腾讯还在协助国务院,开发“中国政务服务平台”的微信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将把全国各部门、各地方的事项汇聚在一起,让部委服务现实全国通办,目前上线40多天,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80万。

  另外,腾讯还在其他领域中进行创新探索。例如协助建设“互联网+监管”治理平台;在深圳探索区块链电子发票和“微税务”平台、“灵鲲”监管科技平台;在浙江、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试点推出 “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我们相信,“科技向善”的理念,正在融入腾讯的企业文化,并在我们的产品和业务中展现出来,我们希望用科技更好地造福每一个人。

  最后我想说,在政务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面对这个新挑战,互联网企业既要发挥所长,更要担起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