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数字化转型——共识与策略”为主题,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等齐聚一堂。其中,28日主论坛有近800名嘉宾到场,更有近6000人同步收看直播;两天会议到场参与人次达千余名。

  本文系国脉集团董事长、首席架构师杨冰之先生于11月29日上午在“2019智慧中国年会”分论坛——“AI与区块链赋能城市大脑研讨会”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image.png

「国脉集团董事长、首席架构师 杨冰之」

  本场论坛的主题是“AI与区块链赋能城市大脑”。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织生态体,城市大脑是城市数据(源自政府、企业、市民等组织单元)集中地,作为当前最热门的两大技术——AI和区块链要能为数据做一些有效贡献、为城市及其中的各类组织赋能;人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管理的主体,只有处理好人类的组织协作,城市的“大脑”才能做好,只有通过数据实现组织更智慧地协作,才能把智慧城市真正做起来。基于此,我想聚焦“组织”,围绕“人类组织协作的数据实践探索”分享下我的个人思考和浅见。

  一、这是一个洗牌、颠覆与“弯道超车”的时代

  我们要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洗牌”、“颠覆”和“弯道超车”的时代。我们看到,近年来企业排行榜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洗牌,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传统企业面临严重冲击、亟待转型,不少过去活跃、知名的企业步入生死边缘或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数据成为人类发展新变量,过去的很多规则开始被颠覆,甚至大部分已出现失灵。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人类科技创新爆发,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想象与发展的空间,为“弯道超车”提供了诸多可能。

  整个来看,时代车轮在滚滚向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要么下车,要么被弃”,任何组织和个人概莫能外。我们知道,淘汰方便面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企业,是外卖,而外卖背后是数据产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发达。面对易变、不定、复杂、模糊的未来,每个组织和个体都需打造决胜未来的能力。这能力是什么?实现“我能”!所以今天我们讲“赋能”,赋能的结果就是要“我能”,使个体和组织都有很强的能力。

  二、传统组织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1、“价值+协同”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人际连接从深交流向深协作进阶。这是一个追求价值实现、协作深化的时代,我们已不满足QQ或微信在线交流,因为仅交流不能解决很多深层次问题,组织和个人最后还是需要通过协作、任务执行创造和实现价值,协作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人际连接重点已逐渐从“人+沟通”“人+协作”向“价值+协同”转移、从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深交流”向以价值为导向和主体的“深协作”进阶,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和协同创新(价值+协同)正成为社会化新东风。

  2、组织与个体的关系发生转变,从命令控制型向赋能赋权型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改善、个人能力提升、知识型员工日渐成为主流,个人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在温饱、安全等得以满足和保障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自我价值实现、期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并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动机,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成员忠诚度、创新力、潜力,已成为组织生存关键要素;同时我们看到很多新型生产组织和联盟的出现,对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转变也产生了深度影响,包括创客、自我雇佣、合伙制、社群等。在共生时代,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将从单一到多维、固定到松散、被动到主动、雇佣到合作、“管”到“帮”、 命令控制型向赋能赋权型等方向变化,两者的关系也将更为紧密和多样,组织将服务于人、成就于人,一起实现共赢、共进化。

  3、数字智能时代呼唤智慧组织,OA等已不满足未来组织发展需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已步入数据智能时代,智慧组织成为未来组织发展一大重要趋势和适应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的主动选择。OA这样的组织管理产品形态已不能满足未来组织的发展需求,在我看来是过时的产品,因为OA在国内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和业务处理,光靠OA很难解决组织方面的发展问题。

  4、智慧组织及数据智能门户构建,数字化平台是重要的支撑载体。组织内外平台向“数据智能门户”升级,是智慧组织构建一大重点。智慧组织、数据智能门户的整体框架,需要数字化平台加以支撑。中小规模组织往往需要依靠第三方数字化平台,因为不仅需要相应技术和资源,还需要对智慧组织、平台发展等有前瞻深刻的认知和研究。

  三、组织形态竞争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

  社会竞争主要是组织的竞争,社会的文明主要体现在组织文明,各种竞争成败,关键是组织体系架构的合理性。我们可能不会先研究某个企业是做什么的,而是先看其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历史上有几次战争胜败的核心是组织问题,秦国能打败赵国主要是因为其组织优势,也包括激励机制;1946-1949年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正是因为组织力量很强大,被俘虏后的国军第二天换共军军装上场打国军。所以,组织架构是每个组织都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组织的生死存亡。

  组织文明的核心是人与组织如何相互成就。当前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组织竞争力,组织形态好坏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命运,伟大的企业都有伟大的组织。组织之间的竞争和城市一样,核心是效率竞争和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竞争也就是人的竞争,凝聚人、培养人,发挥成员的优势、能力和潜力为组织服务,实现双赢。这是每个企业家、城市运营者、关注数据的人都要关注的生产问题。

  四、组织形态进化也是一场新长征

  昨天演讲我讲到“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旅程,就像长征”。我们看到传统组织存在很多问题,如信息失灵、组织僵化、层级过多、资源整合能力弱、个体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原因是什么?因为组织是科层制、金字塔式,正被迫走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和协作化。

  我认为,未来组织的特征是动态、开放(数据和资源尽量开放)、赋能(帮助组织中的每个个体和小组织成长)、协作(基于合作项目,组织内部和相互之间快速协作),前提条件是数据化和平台化;组织形态是开放型组织系统、赋能系统、信息透明化、组织扁平化;组织的竞争力表现在信息对称、有效激励、团队成长、财富分配(学会分蛋糕,即有效分配财富),提升群体性效率,提高协同性组织水平,使知识经验快速复制和分享。

  为什么要这样做?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没有激励措施,工作人员的能力一般能发挥20%-30%,比如政府公务员的激励远远不够,做得好或差在薪酬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性;另外在大部分组织中,个人的能力、潜力、创造力绝大部分没有被激发,大部分有价值的信息没有被有效记录,所以组织的信息能力远远不够。管理者压力非常大,团队的稳定、组织的僵化、资源的封闭、创新能力不足、数据化能力与资产不足等问题不一而足。

  五、数据成为组织演化的最重要变量

  人类进化史就是个体与组织关系的演变史,从作为动物端的个体,到后来有家庭、部落、民族、国家、联盟(如欧盟),以及军队、学校、宗教组织、企业等不同需求的利益共同体,如军队是防御力量、学校是教育机构、宗教是信仰机构、企业是经济生产组织,不同社会形态诞生不同的职业和组织形态。

  个人与组织要进行合作,取得共赢。两者关系极为密切,相互需要、成就、制约。中国老话讲“郎怕入错行”,选择职业和选择组织考验智慧。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快速发展,企业动荡、变迁,传统组织解构,大量新组织出现,组织和个人的关系面临巨大挑战、不确定性增加,因为数据已作为资源、连接器及职能与权利配置、管理与监控的工具,其对组织(过去的传统组织)带来的是颠覆性革命。

  组织亟待创新。创新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我认为是“赋能”。论坛主题“AI和区块链赋能城市大脑”核心是讲“赋能”。“赋能”指的是使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效率和质量提高、运作成本降低。如国脉,现在报销不再需要领导签字审批,已进入数据管控时代。

  六、当前组织与个人关系转型七问

  关于当前组织与个人的关系转型,我提出了7问:①数据时代,OA是否过时?②协作环境下,社交软件是否够用?③转型时刻,人与组织的关系是否需要重塑、怎么重塑?④数据正成为资产,个人或组织是否拥有数字资产清单?⑤每个人都可能是群主(QQ、微信等),你作为群主的影响力是否难以为继,是否为群友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群还活跃吗,做成什么事了吗,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了吗?⑥在座很多人都是行业知名人士,有很多资源,是否感觉资源整合乏力、变现困难?⑦在座也有很多专家,是否感觉自己的能力、潜力、优势发挥有限,专长与经验无用武之或无人传授?

  这些问题,特别是后4个问题都显示我们现在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存在很多浪费的地方。

  七、新旧组织对比10个指标

  我们讲传统组织不行了,新组织产生。新旧组织对比有哪些指标?看一个组织是不是新组织,我这边简要列出了10个指标供大家参考:

  1、是否建立起数据资源清单。没有数据资产清单,就好比工业时代你没有财务报表。

  2、在业务审批和管理上是否做到秒办秒批。秒办和秒批的本质是内部业务自动化流转,无需人为干预,按规则走即可。

  3、内部资料能否快速分享。快速分享给应该或需要了解的人。

  4、跨部门能否做到高效便捷的共享与协作。很多工作要跨部门,能否快速分享与协作。

  5、有用数据是否都及时被记录和保存。开会信息、个人材料、交流信息、客户拜访信息等是否被保留和记录下来,这都是重要的数据资产。

  6、主要业务和服务是否已在线化。我们的客户、消费群体已上网,主要服务方式已不是在线下。若你的饭店主要提供本地化现场服务,不在线化会错失很多商机;服务业要在线化,让网民能通过手机快速订餐、外卖。

  7、内网的各种资源是否做到最优化匹配。包括人、财、物、事,围绕事情把人、资源做到有机匹配。

  8、是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旧组织讲到人浮于事,说明人与事没有做到最优匹配,现在的组织应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且人人能把事情做好”这样一个境界。管理在很多地方是错位的,能否通过一个平台把每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9、员工各种作业是否都基于一个平台和一个账户登录。很多地方的系统是孤立的,一个人要登录多个系统才能获取信息,这个登录成本非常大,也给用户带来了大量信息困扰。

  10、客户、产品、项目、人员、财务等数据是否进行有效动态多维关联。这个很关键,是数据的特殊性,数据跟万事万物有机联系,我们能不能用数据把个人的重要信息、有效观点关联起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你可以创新。

  八、数据时代新型组织需要解决的几个难题

  在数据时代,新型组织需解决几个关键问题:①数据汇聚与分享,强调数据资产清单;②决策高效与科学,强调高效协作;③成员参与的机会与渠道,强调机会均等与公平;④创新动力与能力,通过数据驱动创新;⑤扁平化组织,尤其要做网络化组织,防止信息衰减,管理已不是做数据控制,要做到赋能,让每个成员获取其应该获取的数据,让数据更好地支撑工作;⑥利益分配和组织架构动态化调整,要实现弹性化,组织可快速组合,也可基于项目任务组合后解散。

  九、智慧协作:资源最优化匹配的行动

  讲了这么多,核心话题是“智慧协作”。大数据、AI、区块链为智慧协作奠定了技术支撑体系和计算框架。区块链绝对不只是发币(发个人虚拟币),更重要的是实现智能合约、资源最优化;人工智能(AI)通过建模、算法能提供更精准、强大、主动的数据服务能力。

  智慧协作主要是基于任务和项目进行资源最优化匹配的行动,有四点:①数跨能力,数据要跨行业、组织、区域、时空、角色;②动态性,数据按需流动,资源才能灵活匹配;③场景感(即时场景设计和应用),新任务出来后通过“智慧协作”、区块链和AI技术支撑、内部数据资源等快速处理,如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团队中的哪几个人最适合组合、在哪个场景下做什么事。④交易成本再创新低,智慧协作既是“智慧”,就不要做傻事、错事、笨事、过多纠缠在某个细节点上,要实现低成本交易,“智慧协作”核心是解决交易成本问题。组织信息流动成本过高会带来组织成本过高(如信息下沉后,底下执行跟上级布置的可能完全不同),而企业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市场成本问题,通过智慧协作可解决传统组织和市场两方面成本过高的缺陷。

  我们要找到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合适的资源做最合适的事情,当然最终也要体现在花最少的钱。做好这一切,前提是开放赋能、数据驱动。“开放”就是组织的数据要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被感知,才知道你需要什么、你有什么;“赋能”就是主动帮助成长,靠数据来驱动。

  十、我能——基于智慧协作的组织新物种

  我一直在研究组织。什么是好组织、未来组织、智慧组织?人类社会中每个人理想的组织是什么样?在数据环境下怎么搭建一个好组织?

  组织和员工的关系是多形态,依据任务有长短期之分;是合伙制,相互成就,每个人都是组织的主人;是多角色,员工在组织中应该和能扮演多种角色,而不是把角色进行固化,应根据员工能力、兴趣来定义他/她的角色。如某人说“我不单能做研究,还可以做软件开发、谈市场、做项目、做前台”,愿意做的都给其机会去做,激发每个人的能力和潜力。

  新组织应该是开放、赋能、协作,通过数据融合解决组织分裂问题。我们发现数据价值的特殊性,数据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我昨天讲“用现实世界的任何东西来比喻数据都显得非常局限,因为数据是特殊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数据价值的认识可能还远远不够”。形象地讲:数据是黏合剂,可慢慢突破组织的风险、僵化问题;数据是融合剂,助力跨部门协作;数据是催化剂,使我们具有更多创新能力;数据具有穿透性,可打破制度壁垒。

  理解未来组织和智慧组织,首先要理解人与数据的未来。《人机共同进化》这本书提到人和机器在共同进化,如AlphaGo每下一步棋都在进化,人也在进化,但没有机器进化得那么明显,因为人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与数据属于共生、共进化关系,数据在重塑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的整合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因为“数据”这一要素,我们发现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形态。以社交为例,很多人很惋惜大家聚会时都在看手机,人与人社交更多不是基于面对面,而是手机与手机,可能比现实交往更有意义、价值、乐趣,但这使得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面临巨大挑战。

  数据也会引发组织变革,包括组织体系、协作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产品体系等。基于智慧协作的组织新物种——我能,可带来几个重大变化:①从“人管人”到“人帮人”,管理更多是赋能,告诉成员规则,为其赋能;②从提防到分享,越分享越拥有,越奉献越获得,分享跟数据的特征类似,数据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在使用中不断增值、质量不断提升,所以组织要强调分享、奉献;③全员参与、激发创造,形成千个赋能点,把个人智慧形成全民智慧(全智创造),有很好的内部协作机制和净化动机。

  十一、我能平台

  (一)平台特点(12356)

  我能平台的特点可归纳为:①一个核心,即以人为本、数据赋能,这也可以用到城市大脑中去,若数据不以人为本,最终都会消亡,数据要有价值,一定是要赋能;②两大定位,智慧组织的新载体、数据智能的母平台;③解决三个问题,数据共享(数据不共享就没有智慧,组织智慧来自数据融合与应用)、业务协同(组织是要干事,不只是分享交流,要干事就要能面向业务快速资源配置、处理任务)、组织进化(组织不该僵化);④五大特征,包括数据化、协作化、定制化、可视化、生态化;⑤六大功能,有助于工作、学习、内部管理和协作、实现内外资源做最优化匹配(组织不是一个孤立存在,它生活在一个生态中,要有机对接内外部资源)、引导个人和组织价值实现与财富增长。

  (二)服务体系:三位一体和一站式模式

  我能平台采用“平台+数据+咨询”的服务模式,向个体与组织提供基于业务的深度协作、基于数据的资产增值、基于价值的资源盘活等平台服务、数据服务、咨询服务等,对组织和个人进行全方位一站式数字化赋能,包括智慧协同办公、创建协作组织、评估数据资产、商机智能匹配、行为绩效激励、辅助经营决策等。

  (三)面向智慧组织的RWA模型:角色的行为绩效(价值贡献)

  行为激励主要体现为凡有利于组织的行为都应被肯定、表扬、奖励。我能平台是基于面向智慧组织的RWA模型,包括:①多维角色(Role),从单一到多个身份、从固定到松散,组织和成员的关系从过去雇佣到合作、股东关系转变;②活化财富(Wealth),财富动态分配,有个人账户,让每个人都能投资,还有福利奖励等;③动态关联(Appraisal),包括动态管控、数据说话、精准考核、结果导向。

  (四)平台生态:共生时代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联盟生态

  我能平台还是一个生态,我们希望可以赋能智慧组织的联盟。我能平台通过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互联体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建立面向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多角色的协同创新发展环境,实现组织和个体多方入驻、参与,不断优化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的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共生时代多方参与、开放合作、资源富集、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联盟新生态和超越传统组织边界的社会化生态。

  (五)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包括面向社群的深度协作与资源沉淀、面向企业的转型升级与系统一体化、面向联盟的组建加盟与代理合作、面向园区的功能优化与集约管理、面向组织单元的权益证明信用收益、面向行业平台的数据智能化改造、面向自由职业者的价值实现与发展等。

  (六)功能清单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扩展性,采用微服务架构和模块化开发技术;拥有一百多个核心功能模块,可按需组合、定制。同时支持第三方应用介入,基于统一框架和标准规范开发。

  (七)好处枚举

  为什么要用我能?其能助力提升生产效率、员工能力、内部融资率、数据资产增值率、员工积极性、企业合作机会、信息交流和共享、业务创新能力等,也能帮助降低资金风险率、客户流失率、领导者压力、员工流失率、企业衰退率、信息化投资成本、整体风险指数等。

  【总结】

  行动就是力量,验证一个组织优劣的最佳动作就是去做。注册我能平台,可以秒成我能股东。每位用户,不仅是我能平台成员,也是合作者、代言人。相信未来,才能预见未来、创造未来,希望大家将来在我能平台一起交流、分享、协作、成功。谢谢大家!

  申明:本文版权归国脉互联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注:获取更多会议资讯及嘉宾演讲资料,欢迎登录“2019智慧中国年会官网”。

image.png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