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链接回看年会视频
2020年11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脉研究院承办的年度改革创新研讨盛会(第16年)——“2020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十四五前瞻与智治社会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部委、省、市、区县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等领域的主管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主流媒体等齐聚一堂。
本文系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先生于11月26日下午在“2020智慧中国年会”主论坛上的演讲。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 王小兵
以下是演讲内容:
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我今天想以“发展智慧农业 建设数字乡村”为主题跟大家分享,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背景,二是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三是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一、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背景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信息化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会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在政治局的权威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农业,并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提出,要完善乡村通信等基础设施。智慧农业不是简单的数字农业,智慧代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目标,智慧的农业是会思考的农业,并且我国发展智慧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数据驱动社会发展。数字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数据化是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和前提,并与之并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其他领域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正在形成多技术群相互融合、支撑、多头并进的链式态势。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形成历史性交汇。信息革命不是对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会对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形成历史性交汇,给我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全球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超过60%,我国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5.8万亿,居世界第二,但占GDP的比重仅为36.2%。要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加快把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快速提升数字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数据驱动下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产量要高、质量要优、生态要绿、效益要好。
世界各大国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把智慧农业作为战略方向和优先支持的重点。如德国工业4.0,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及产业拓展等全产业链更高层次的集约化、协同化。如日本社会5.0:构建智慧食物产业链平台,实现从生产、到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全程覆。
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始终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立足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近年来,数字农业农村主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关键环节、探寻应用场景、提升保障能力等举措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果。
加强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是就“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业农村大数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等出台规划、指导意见、行动计划。推动地方积极出台配套政策,营造了农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投入力度方面,主要表现在:加大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投资,在18个省份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新增2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岗位专家,推广北斗导航和物联网技术在农机作业中的应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2019年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等。
突出关键环节方面,主要体现在:突出在生产和经营两个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数字化率,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总额,建设无人农场等。
探寻应用场景方面,研发开通了“四平台”,建成运行了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向社会开放的数据频道。开展了苹果、大豆、棉花、茶叶、油料、天然橡胶等6个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数字苹果”打造正在全方位推进,智慧果园在四个省五个县正在落地。
提升保障能力方面,升格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党组)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两个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部绩效考核。
智慧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专用传感器、动植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数字技术产业化滞后,推广应用成本高;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在线自动采集数据渠道狭窄,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尚未形成汇聚、共享、利用的机制;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三个环节没有打通并形成闭环;数字技术推广应用与生产需求脱节,应用场景找得不够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能够掌握运用数字技术的农村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
三、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是要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集中打造“农业大脑”。二是要配套建设异地灾备中心、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三是要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工程,有计划地推动5G、遥感、北斗等技术手段的落地应用。四是要鼓励支持各省(区、市)建设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
通过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数据汇集,构建全国农业农村一张图,纵向打通国家、省、市、县的农业部门数据,横向整合基础地理数据、农业业务数据、时空数据等。
(二)抓数据资源建设
在数据资源建设上,一是要加快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资源标准体系,以此规范数据采集、共享、利用。二是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三是要按照逻辑互联先行、物理集中跟进的方式,加强数据共享开放制度机制建设。四是要发挥益农信息社采集社情民意信息的“传感器”作用。
(三)抓应用场景建设
在应用场景建设上,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应用为牵引,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疫病防控、精准作业、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集成、转化推广。三是深入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启动建设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渔业养殖等重点领域单品种全过程、各环节的集成应用。
(四)抓智能装备建设
在智能装备建设上,第一,农机作业是农业数据采集和数字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第二,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第三,在不同规模、不同主体开展大田作物精准作业、智慧养殖、园艺作物等智能化生产、无人化作业示范。第四,将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日本一般农机补贴30%,智能装备补贴50%。
(五)抓人才队伍建设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一是要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相关大学、职业学校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增加农业相关内容。三是要加强农业数字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努力抢占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四是要在各类涉农培训班中增加农业数字技术专题,夯实各级农业干部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基本功。五是要深入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加大数字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数字技术的创业创新能力。
(六)抓网络安全建设
在网络安全建设上,一是要切实抓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把基础网络、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重要信息系统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确保重要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二是要持续做好安全事件、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的查收、核对、分析、通报、督促整改等工作,把通报工作形成闭环,把已通报风险隐患的整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三是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习,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有效提高网络安全监测防护水平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经受住实战考验,明年努力取得更好成绩。四是要全力推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计划在未来2年内,建成覆盖部系统各单位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全面提升整体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0智慧中国年会新闻专场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注:获取更多会议资讯及嘉宾演讲资料,欢迎登录“2020智慧中国年会官网”,或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