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简称IA)问题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理论和实践热点, IA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逐渐引起了情报学界的极大关注。信息构建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备的理论提炼,信息构建活动作为一个客观实在,有着其实质和内涵,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对信息构建问题的探索,分析了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特征,从而概括和归纳信息构建理论与实践所体现的四条基本原理。
1、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
信息片段:信息由组成信息的基本元素:文字、符号、图形、视频、音频等形式构成了具有某种含义的信息片段。信息片段由信息元素组成,是已经有基本含义的信息模块,是构成信息集合的组成要素。信息片段在信息构建理论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加特勒(Jesse James Garrett)先生在提交给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2002年的IA峰会的论文中甚至提出了一个新的IA定义:信息构建就是并置(juxtaposition)单独的信息片段使其传输意义[1]。
信息集合:各种信息或自然地或人为地聚集在一起,聚集在某种信息容器中,就构成了信息集合。信息集合是信息构建的基本对象,所有有信息集合的地方,如果人们有对高质量的信息的发现、提取和利用的要求,人们都需要信息构建的理论指导和信息构建的实践活动。
信息结构:信息结构可以看成是对信息集合中的信息按照某种方式加以组织以后所形成的有序的信息整体,它是信息系统存储信息和信息系统内外部交流信息的方式和渠道。
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信息存在或发生的地点,可以指某个相关领域的信息的总和。信息空间可以指物理存在的信息空间,还可以指作为人们认识状态存在的信息空间。
在信息构建活动中,作为信息构建主体的信息构建师(Information Architects)需要在对信息内容、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环境理解的基础上,对随机地、自然地或人为地聚集起来的信息片段生成信息集合;在对信息集合中信息片段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信息结构;信息建筑师们还需要进行信息界面设计,将信息结构以及信息结构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以科学的、艺术的方式,在特定的信息空间中将信息展示给用户。因此,在信息构建的过程中,信息存在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笔者曾经为信息构建过程中的信息状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对信息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创立了信息构建的基本过程模型图[2],该模型图用科学的语言抽象地描述信息构建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操作和信息状态的变化过程:
信息片段→信息集合→信息结构→信息空间
信息状态变化模型说明,在信息构建的过程中,信息状态随着对信息的聚集、信息的组织、信息界面设计等基本操作,按照由信息片段到信息集合再到信息结构,最后到形成信息空间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断地改变。
总之,信息构建是从信息集合形成之前和之后开始的,零散的、稀少的信息片段一般不需要信息构建,而随机的、自然的和人为的信息聚集活动,会形成由信息片段组成的各种信息集合,由于信息量的巨大,就需要信息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构建的主要活动是组织信息内容、生成信息结构和设计信息界面,其直接目标是建立一个清晰的、易于理解的信息结构,信息构建的最终要求是提供给信息的用户一个良好的信息空间环境。因此,可以说信息构建是对所有信息集合的信息构建,信息构建的过程就是为信息集合生成一个合理的信息结构,并在特定的信息空间中展示这种信息结构。
2、信息构建的基本原理
根据信息构建活动中信息状态的特点,笔者总结了信息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以下四条基本原理:
2.1 信息片段集成原理
信息片段集成原理指信息构建过程是从信息片段的采集开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内容和谐的、各种媒介和手段兼容的、综合的、多方面的集成的过程。集成过程最重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和谐地集成信息资源,二是有效使用不同的交流媒介或工具并使他们能够彼此兼容,三是实现小屏幕大集成的功能。
2.2 信息集合序化原理
信息集合的序化原理是指信息构建过程中对信息集合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信息形式的表达实质上是增强有效信息含量,自觉控制信息结构体系中的熵值,形成有条理、合逻辑、主题鲜明、主次关系清晰的信息结构体系。
2.3 信息结构展示原理
信息结构的展示原理指信息建筑师为序化后的信息设计一个协调一致的、功能化的信息构架,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界面表达它们,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内容、风格和特色,让用户能感知信息结构中所存在的信息,可以方便地、心情愉悦地从中获得信息,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2.4 信息空间优化原理
信息空间优化原理指信息构建过程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在复杂的庞大的信息空间中帮助人们缓解信息环境造成的心理上的迷惑或行动上的困境,减轻人们认知负担,加强人们信息感知和信息捕捉能力,促进信息接受和利用。信息空间优化原理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