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江汉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指导,主办单位舟山国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力龙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智慧城市论坛、江汉区高新技术协会、天九共享集团联合举办的“2021智慧中国年会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专场”在武汉隆重召开,以“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城市超级App等内容,共有来自智慧城市运营、融媒体、城市平台服务、城市App运营商、城市App服务商、节能科技领军企业等近200人参会。

  本文系汪玉凯先生于12月23上午在“2021智慧中国年会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专场”主题论坛上的演讲,内容通过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本次演讲主题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最佳实践”,主要内容包含理清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思路,瞄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以数字治理为核心、制定转型规划三个方面。

  01理清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思路

  此部分有3块主要内容,要理清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思路,需要了解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和目标、城市数字化转型遵循的价值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一)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

  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这也是习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考察时提出的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

  三化方向不是简单的口号问题,需要落实到具体目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障城市高水平运转、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不断解决城市发展运转中的难题和痛点。

  (二)城市数字化转型遵循的价值

  城市数字化转型遵循的三个价值关键词:人本性、公共性和协同性。人本性,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到城市来讲就要以市民为中心;公共性,政府施政必须加持六个公共,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权益;协同性,智慧城市的治理是协同治理,政府、社会、市场、公众都可以参与。发展智慧城市要提高老百姓的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

  (三)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从智慧城市建设来看,1992年新加坡提出建设智慧岛;2008年美国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10年美国IBM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报告

  ;2012年中国建设部设立94个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后发展到194个,2013年后,中国多部委联合,整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强劲,其中中国占一半。目前各国智慧城市建设又往前推荐,不断加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02瞄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

  大中小城市都在加快智慧城市发展,转型要找准自身的问题,要有问题导向。

  (一)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数字治理提出多方面需求

  快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用4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城镇化道路,成效很大。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17.8%,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60%,城市人口超过8.5亿,其中约有1.6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属于农民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和户籍人口数量差距明显。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带来明显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大问题(如结构性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问题(如城市治理问题)。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4个问题:一是城市化没能自然走向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传统的社会结构由“二元社会”演变成“三元社会”;三是对农民工客观上造成双重伤害,这类群体受益较少;四是政府政策的公平公正受到社会质疑,群体间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多种政策和资源的公平公正是城镇化的关键问题。

  (二)快速城镇化也对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一是城市病提前到来,如资源透支、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未富先老等,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二是政务服务和社会监管能力薄弱;三是民生问题凸显(如教育、养老、医疗等);四是安全隐患增加;五是社会管理薄弱;六是公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七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明显;八是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

  (三)智慧城市建设各地的差异大,暴露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企业恶性竞争现象突出。省级层面上海、北京、广州等信息化程度高,投入大,整体规划好,地市级层面上,深圳、武汉、桐庐等都有一些典型和样本。但很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重复建设非常明显,造成浪费,如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企业恶性竞争,特别是地市和县,建多个数据中心,但数据上架率不到20%;

  二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服务监管与公众的诉求还有较大差距。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公众的期望越来越高。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处于发展型社会,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社会结构性变化使得公众的诉求越来越高。

  三是城市数字治理成为短板,投入产出比不高。目前在数字治理方面,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提升城市的数字治理能力,存在短板。

  四是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五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法制明显滞后。

  03以数字治理为核心,制定转型规划

  (一)制定城市数字转型规划,必须立足实际

  各级行政区域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必须立足实际,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清楚优劣势,这些都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能。

  (二)在智慧城市规划中,要把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确立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目标。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有研究认为,数字孪生城市至少具备九大核心能力:物联感知操控能力、全要素数字化表达能力、可视化呈现能力、数据融合供给能力、空间分析计算能力、模拟仿真推演能力、虚实融合互动能力、自学习自优化能力和众创扩展能力。九大核心能力呼应精准映射、虚实交互、软件定义、智能干预四大特征,成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标准配置。

  二是发现影响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主要症结。数字孪生城市构建技术路线复杂、制度障碍较多、应用场景有限,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和战略培育期,需要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科学路径。

  (三)规划要以数据治理为抓手

  一是认识数据治理的复杂性。从边界上看,数据治理涉及到数据的主权、数据责任、数据制度规范、数据安全等;从技术上看,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数据清洗、数据的归集、数据标准、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保存等;从结构上看,数据治理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二是着力解决数据治理中的难点痛点。网络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网络强国建设的基本条件。智慧城市建设要实现以从三难(数据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到三通(数据通、业务通、网络通)再到三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目标,达到目标也能改变公共数据治理的“三低”现象(公共数据整合度低、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度低、公共数据开放度低)。

  三是公共数据治理的难度,不局限于技术问题,而是权力问题。技术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部门、权力、利益间的壁垒需要一定的体制机制才能得以解决。

  四是制定城市数字化转型规划,要把提升公共数据治理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1.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数据基础设施的统筹,防止重复建设,其中改变观念,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是重中之重,不意味着要大手笔扩建数据中心,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利用。

  2.通过改革,加大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度。整合主要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公共企业乃至部分互联网机构的数据,通过系统打通使用的边界,实现一网统管、实现共建共用共享。今年国脉集团在无锡召开城市App的会议,规模很大,如何把城市零散的App做整合,值得思考。

  3.要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保障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在数据开放过程要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公共安全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关系,处理好横向和纵向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公共数据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好以后,数据开放才能良性开放。大数据抗疫取得的巨大成绩,就是利用了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撑。

  4、在实践中探索将部分公共数据资源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开放,实现双赢。通过公共数据资源交易增加财政收入,为企业进一步利用公共数据,这些数据回馈社会以后还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又能增加政府税收。数据开放范围会进一步增加,政府数据治理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