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诺基亚的掉队及苹果的崛起得到的启示
最近一期《商业周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诺基亚因何掉队”。文章提出两个问题:谁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欧洲企业?答案太简单了,当然是诺基亚。谁是21世纪头十年最令人失望的公司?同样也很简单,还是诺基亚。
为什么呢?从2007年到现在的三年多时间,诺基亚的市值缩水了770亿美元,股价累计下跌了67% ;2010年以来,诺基亚的股价下跌了25% 。在10月22号,它又开始了新一轮裁员,裁员数目为1 800人。
针对《商业周刊》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安博士提出了另外两个问题。我们问一下谁是上世纪9O年代最令人失望的美国公司?答案很简单,当然是苹果公司。谁又是21世纪头十年最成功的美国公司?答案同样很简单,苹果。
2010年9月23日,苹果的市值达到了2 658亿美元,超过了中石油,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的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在9月25 13苹果的第四季度财报中,它的净利润和营业收人分别为43.1亿美元和20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和67%。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化蔓延、开始复苏的过程中,苹果公司仍保持了60% ~70%这样一个增长势头。
在记者问及两公司演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时,安博士指出:信息技术产业竞争风云变幻,没有谁会长盛不衰,要想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了把握趋势、调整战略、应对变革的能力。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格局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它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不仅是一场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产业发展主导权的重新争夺。当我们今天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审视我们所处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认识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格局,以寻求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新路。
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1 产业边界加速融合,跨界竞争愈演愈烈
在以传统工业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行业与行业之间边界固定,分立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也构成了制定产业规划、政策的基础。然而,随着技术的融合,终端的融合,网络的融合和服务的融合,产业边界正在由清晰走向模糊,很多时候已经很难分清它们究竟是哪一个产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吹响了跨界竞争的号角,不同行业间的相互进入此起彼伏。
安博士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移动终端领域的竞争,上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进入发展期,当时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是诺基亚。后来消费类电子的索尼爱立信、计算机行业的苹果、从事互联网服务的谷歌也先后进入了这个领域,并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其中苹果于2005年进入,到2010年在全球智能手机排名中,iPhone占到了16.4% ,且利润占到了32% ,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固定终端领域,以彩电为例,其代表企业是索尼,在行业内拥有极高的号召力,但近几年,它也开始面I临苹果和谷歌的挑战。从2006年开始,苹果公司开始布局苹果Tv,目前已经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屏幕上实施了战略部署,它的mac系列产品占领了桌面屏幕,而它的iPod和iPhone是要占领手持屏幕,apple TV是要占领客厅。除了苹果,谷歌也非等闲之辈,今年5月,谷歌携手英特尔、罗技和百思买等公司推出GooSe TV,装载着Android操作系统,运行着Chrome浏览器,有自己的芯片和存储设备。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方面,对手机终端而言,诺基亚自己控股的塞班公司,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操作系统。后来微软也加入了,推出了windows mobile。苹果也在开发iPhone的同时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iPhone OS。2007年Google也加入,组织了一个产业联盟叫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跨国公司都在抢占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安博士总结说:IT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在寻求业务的多元化,搞彩电的在搞手机,搞手机的搞彩电,搞通信的进入互联网,搞互联网的进入通信。有一句话说,“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跨界竞争成为一种趋势。
2 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业链资源,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现在经常提到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问题。一个企业是否具有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有三个标准。第,这个企业能否制定产业的游戏规则,决定这个游戏谁有资格参与?遵守什么样的规则?第二,是否主导了产业链的价值结构,即产业链某一个环节有多少利润,是否由这个企业说了算。第三,能否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即,新技术何时应用,新产品何时发布,新竞争格局如何形成是否由这个企业说了算。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认为你掌握了产业发展主导权,你影响了产业的竞争格局。
记者提问道:从这个标准来看谁具备了这个主导权?安博士认为,在信息服务领域是IBM,在移动体系终端领域目前是苹果。这两家公司均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占据了产业链发展的制高点。IBM公司作为一个百年老店,诞生于1911年,在这100年发展历程中,尤其是近10年它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面向复杂系统的集问题分析+战略规划+系统方案+核心软硬件产品+项目实施+人才培训的全服务业产业链。而苹果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拥有最大话语权,成为移动运营商、数字内容提供商、软件开发商及数字内容渠道分销商等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资源整合者,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高端。
其次,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重构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苹果建立了集融合化的终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内容和软件的分发渠道+数字内容和应用软件为一体的新商业模式。苹果的特点在于建立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从制造向服务化转型。
第三,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行不断壮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IBM收入达到1036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1% ,利润增长超过18%。2009年苹果公司的市值7月份的时候达2 315亿美元,并且市值一直在增长。在通用、福特等公司面临破产的时候,它们依然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态势。
安博士指出:过去往往对技术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的原始创新给予充分的关注,随着互联网广泛普及,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很多时候往往超过了技术创新本身,或者说只有技术创新跟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发展才能占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3 单一企业竞争到产业联盟的竞争,产业竞争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
产业联盟指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研发,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等方式进行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安博士指出: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和应用联盟等成为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和产业竞争的新形态,在标准制订、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在移动通讯终端上实现多种信息处理,已经不是单靠哪一家企业,哪一行业企业所能实现的,这需要操作平台商、应用开发商、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芯片厂商、内容提供商在平台、应用、运营、硬件、芯片、内容资源上的全面合作。终端的功能越多元化,资源整合的工程越复杂,广泛协作显得越必要。产业竞争的成功是产业链所有环节成功的结果,缺少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带来竞争的失败。在这样的要求下,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骨干企业都在以某种形式努力地整合产业链的所有资源,以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而整合的形式大多是号召成立组织严密程度不一的产业联盟,这使得产业联盟之间的竞争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竞争的基本形态。
全球无线通信运营商正联手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应用程序平台”,要应对近年来崛起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庞大需求,在MWC2010大会上,24家电信运营商已经组建一个开放手机平台联盟,准备面向所有手机用户提供程序,以挑战苹果公司的手机应用程序商店。
2007年11月5日,美国Google公司宣布成立开放手机联盟,这一联盟将共同开放名为Android的开发源代码的移动系统,这是一种由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友好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的全面整合的移动“软件栈”。当时,联盟成员已经达到了34家,有中国移动和日本运营商等。2009年这个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只有3%-4% ,到今年上半年已达16% 一17%。
金融危机以来,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产业联盟的竞争不断凸现。基于终端、网络、软件、内容、服务的产业链重构和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跨国公司纷纷围绕产业链整合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新战略,通过将产品经营提升为产业链经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page]
产业竞争已经超脱了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转而向采用同一标准和技术体系的产业联盟竞争转变。TD—SCDMA本质上就是一个产业联盟,GSM也是一个产业联盟,CDMA也是一个产业联盟,在这些联盟里面包括运营商、设备商和芯片制造商,相互间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同样,在数字视听领域,有以索尼为核心的蓝光DVD和以东芝为核心的高清DVD相互竞争,最终以索尼为核心的蓝光标准将胜出。
4 产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竞争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在记者问及云计算与“三国定律”时,安博士指出: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和使用IT软硬件设备与服务的新型应用模式。它的出现将改变世界,引发信息技术产业形态的深刻变化。
在信息技术领域有一种长期宏观现象,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三国定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所有的计算都以IBM主机为主,就是“合”。当时IBM提出一个口号说全世界一共需要4台IBM主机就够了,因为IBM 的主机把所有世界上计算的能力都解决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硅谷有一群人不相信这个邪,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机器,每个人都应该有个IBM,而不是要到IBM去取,这就是“分”。这时候个人计算机的PC革命开始了,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苹果、微软、英特尔,也创造了今天的互联网、移动通讯。
从IBM的“合”到Pc的“分”,分了30年了,现在又一个合要开始了,这个合就是云计算。为什么云计算会改变一个世界?
第一,计算的成本大规模下降。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所有的终端,无论是手机、计算机,还是电视机将来成本下降,都能够像书本一样便宜,云计算的未来将是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图书馆,你想要的信息跟随着你随手可得。
第二,竞争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这场变革将引发很多企业消亡,就像IBM在PC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今天的IBM、微软在十年之后如果不能适应云计算时代,或许不会再存在。
第三,中国人和中国IT从业者有前所未有的机会来了。过去30年我们是拿别人的东西来用,跟着人家后面跑,在今天的云计算时代,我们与别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有机会创新,并引领潮流。安博士列举两个例子说明企业对云计算技术的重视。
第一个例子是NEC,我们回想一下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的日本IT产品的广告好像越来越少了。实际上近几年来,日本在手机、数码和电脑领域的优势几乎没有了。2010年4月份刚上任的NEC的总裁远藤信博提出“V2012计划”,一是云计算,二是新业务的开拓,三是业务的多元化。在NEC“C&C云计算”战略中,重点在三个领域开展业务活动:首先是开展云计算服务;其次是面向企业、地方政府等顾客提供云计算系统;此外,NEC还将提供构筑云计算系统所必须的平台。这一切都是在努力适应云计算时代的需要。
我们再看另外一家公司Oracle,2008年的时候Oracle老总埃里森关于云计算有这样一段话,“我完全搞不懂那些人想说些什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这完全是一个愚蠢的概念”。在今年他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不仅宣传自己是云计算的一站式厂商,将与IBM,HP等对手开展竞争,而且开发了一套一站式系统,叫做集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机、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为一体的提供全面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平台。
他强调说: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产业链正在重构,新的操作系统、新的工具、新的编程手段也不断出现,竞争格局面临重新洗牌,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适应新的变化。
三、发展信息产业的应对策略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为此,应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研发,加快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研发。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1 树立融合的产业发展观,把握产业竞争格局变革的新机遇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的进程中。事实上,每一次技术的变革,产品形态的变化,商业模式的调整,竞争格局的演变,都给我们的新一代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终端产品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也为我们在相关领域的集成电路、软件、关键器件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跨越带来新机遇。面对产业边界日益融合,跨界竞争愈演愈烈的新形势,我们要树立融合产业发展观,把握产业竞争格局变革引发的新机遇。
2 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意识,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新机制
只有建立在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才有产业化的坚实基础;只有依托技术创新的商业创新模式,才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要像关注技术创新那样,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要像支持技术原始创新那样,支持商业模式的原始创新。
3 发挥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
中国具有大国大市场优势,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好了这一优势,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面对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发展、宽带网络建设、物联网应用的机遇,需要建立集成化的产业链优势。组建产业联盟,开展面向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围绕集成电路、平台软件、平板显示等重要行业,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体系。
4 探索官产学研模式,寻求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路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仅仅靠市场的力量,掌握核心技术的进程是没有保证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单独与Wintel联盟竞争,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实现突破。我们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工程为载体,以产业资本为纽带,形成政府、企业等产业相关主体协同推进机制。
5 积极培育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抢占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系统运维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提高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我们也需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推动信息技术及相关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要抓住全球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快速发展的机遇,发展面向产品设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设备维护等业务的外包服务,加快外包业务的规模化、高端化。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面临着一个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当潮流兴起的时候,我们先于潮流变化,以引领和主导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当然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具有这个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应该当潮流形成的时候,能够适应这个潮流变化,以推动产业的发展。
嘉宾介绍:
安筱鹏,男,1973年3月14日出生,汉族,陕西渭南人,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曾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参与了多项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起草工作,主要包括:“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2OO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主持及参与了原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40多项国家部委重大课题研究,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和沈阳、大连、廊坊、青岛、新乡、吴江、昆山、厦门、南宁等多个省市的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编及参与了9部专著编写工作。近年来,安筱鹏主持及参与的重大课题获了多项国家部委软科学研究成果奖。2007年,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的“中国信息社会战略研究”获得“首届全国信息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课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获得优秀奖;2006年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 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年,主持课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研究”获第六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