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海·江西深化改革与营商环境发展对话会在南昌举行。这是一场启迪思想的对话: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畅谈改革之变、营商之效、发展之势,经过交流碰撞,汇聚思想才智;这是一场凝聚共识的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发表主旨演讲,政、企、学、研相关人士共聚一堂,群策群力共谋改革思路,集思广益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共识;这是一场深化合作的对话:沪赣两地主流报业集团携手搭建交流平台,以“阔步新征程 改革再出发”为主题,以全新的方式开启一场协同发展之旅,以思想的力量引领书写时代答卷。

  对话会以“主旨演讲+对话交流”的方式,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聚焦改革热点话题,国内知名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深入探讨交流,建言献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现采撷对话会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不但要“跳出江西看江西,跳出地方看地方”,

  还要“跳出中国看世界”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贾 康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对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义,可以这么理解,优化营商环境,首先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方面,对所有经济主体都应一视同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都实现规划、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融。

  上海、江西两地以公平竞争原则为导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经营主体“活起来”以及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显然,这是希望千千万万的企业,即经营主体进入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也就是此次对话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所在。目前,中国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的动力转换。归根结底,“新动能”“新动力”的成功转换,就必须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市场竞争中,经营主体应“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则应全面实行正面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且做到“有权必有责”。以构建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为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要求政府行为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绩效考评和问责制,这一原则体系将在操作层面帮助理解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江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应着眼高质量发展之要、经营主体之需。不但要“跳出江西看江西,跳出地方看地方”,还要“跳出中国看世界”。在对标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此作为地方治理的前沿事项抓手。按“正面清单+责任清单”原则实施政府的自我革命外,还要针对在实践中所遇的堵点、难题在地方辖区实践中破解,深刻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为官不为”问题的内在深层成因,给出改革中试错创新所必需的容错机制与弹性空间,实现“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机制。

  此次对话会为上海、江西深化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对话平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进一步推动两地改革经验的交流互鉴。

  共同推动沪赣两地交流合作

  不断深化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 胡明华

  滕王阁上“东引瓯越”“西控蛮荆”的匾额彰显着古时赣鄱大地的独特区位。江西省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腹地,也是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我们有幸见证了江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深切感受到江西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设国家级赣江新区中的“赣江速度”和“赣江经验”;深切感受到江西为畅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规划建设浙赣粤运河的战略魄力;深切感受到江西为推动文体商旅展联动,深入挖掘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打造南昌、景德镇等新晋网红城市的文化张力。江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作为江西人,作为媒体人,我们责无旁贷,愿意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投身于江西崛起的发展大潮中,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上海报业集团总体经济规模连年位居省级新闻出版行业第一,目前新媒体收入在媒体主业收入中的占比已达71.3%,创新业务收入已占媒体主业收入半壁江山,实现了传统报业集团向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我们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以文化赋能城市治理,大力推进“媒体+”运营模式转变。

  在“阔步新征程 改革再出发”的道路上,上海报业集团愿意伴随江西不断加快的步伐,成为红土地欣欣向荣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愿意成为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服务者。期待延续之前与江西省政府驻沪办、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在城市推介、文旅推广、融媒转型、AI赋能、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沪赣两地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为加快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大批企业用实实在在的投资

  对江西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 温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营商环境改革攻坚为突破口,着力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瘴痼疾,奋力打造吸引和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的强磁场,有力支撑我省经济回稳向好,营商环境改革做法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全力推动改革迭代升级,我省企业变更、开办运输企业、信用修复等25个重点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深入推进,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平均用时压减为54天。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98%,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比超80%。招投标电子化率稳定在99%,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率达85%。

  “十四五”以来,我省先后出台11批次318条“降成本、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超7400亿元。截至2024年8月底,全省各类经营主体总数超过470万户。一大批企业纷纷看好江西,加大在江西投资布局,比亚迪、格力电器、欣旺达等行业知名企业用实实在在的投资对江西营商环境投下了“信任票”。

  推行“信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低风险经营主体“无事不扰”率达98.43%。推广“轻微免罚”“首违不罚”,今年以来,全省免予或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达36.99万件,金额为1.33亿元。加强司法保护,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法院判决执行质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等领域问题专项治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超35亿元。

  制定《江西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引导广大干部同企业良性互动、主动服务。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省市县三级领导带头,通过定期开展“恳谈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共召开政企座谈会2200余场,解决企业反映问题1.1万个。

  省直有关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民主监督、调研督导。特别是,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江西日报社建立的江西营商“营商帮办”于2023年荣获中国新闻类最高级别奖项——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一等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氛围更加浓厚。

  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的“助手”

  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柳习聪

  沪赣联动,改革同行。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咨集团)是沪赣两省(市)合作的杰出成果。2017年,江咨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引进了上海市属国企华建集团作为重要战略投资者加盟,为后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顺利推进第三次创业奠定了基础,被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国资委誉为国企改革中的“成功样本”,见证了两地国企人在改革路上并肩探索的一段佳话。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强。十七年来,江咨集团历经转制、改制、混改三次变革,从一家力量单薄的事业单位发展为今天以招标代理、融资租赁、工程咨询、工业工程设计为主业的省属国企,为省内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营商环境建设和成千上万个重大投资项目提供了咨询和融资服务,已经成为政府靠得住、客户放得心、行业叫得响、品牌信得过的综合性现代咨询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咨集团携手各界,开启企业新的变革,坚持把改革开放这一当代中国最壮丽的事业进行到底。

  近年来,江西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让我们对江西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作为一名在江西深耕多年的企业家代表,我对江西营商环境的优化深有体会。

  未来,江咨集团将立足职责使命,继续向前端延伸拓展重大决策咨询、产业布局、项目规划咨询等业务,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的“助手”;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成本为导向,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高水平服务,做好项目建设的“管家”;将努力提高自身本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高端专家平台”作用,大幅提升作为政府“智库”的能力。

  强调企业获得感,向全国推荐江西

  “无感监测”创新理念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副院长 张翔宇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从2018年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1.0方案到今年年初发布的7.0版行动方案,上海每年都会对照世界银行的最新要求、中央的最新精神、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罗列一些对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举措,对行动方案进行更新。截至目前,已有900多项举措实施。

  其中,上海“行动方案”的设计理念也一直在升级。一方面,部门间协调效率越来越好。营商环境是一项协调性事务,需要所有部门通力配合,缺一不可。上海每年制定行动方案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营商处会与市直部门密切沟通、调研,也会充分听取区里的意见,最后整合成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作为方案的制定者,应该更多地强调企业感受,而非政府感受,这也符合世界银行BR评估的理念,要求更加重视行动中的法律,而非书本上的法律。在制定7.0方案过程中,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确定了“开门办营商”的思路,领导带队跑商协会、跑企业,搜集真问题真建议。和外地一些省市相比,上海市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内容是相对偏少的,今年可能只有150条任务举措,分解到一些市辖区,甚至只有20多项。

  对此,我们主张应正确且公正地看待国际经贸规则及国际经贸评估框架,在经济领域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而在社会领域则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上海在这一方面表现得相对开放和积极。例如,在世界银行关于公用事业服务的指标中,评估内容涵盖是否建立了基于GIS的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是否公开占掘道路施工信息、是否能够协调道路施工以实现“最多挖一次”等目标。

  在江西调研过程中发现,江西把企业投诉的处理情况转化为对营商环境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强调企业获得感的同时也符合“无感监测”这一理念,这是非常创新的举措,值得其他省市借鉴。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处长 李 庆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地各相关单位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激发我省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支撑全省经济回稳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在加快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四个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全省经营主体更活跃、企业办事更舒心、企业经营更安心、开放优势更彰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13个重点事项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推进准入准营联办改革,全省已有33个部门263个事项纳入“一照通办”改革范围,覆盖率达94.6%;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263项改革试点经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上线18个大项125个小项基本服务功能,实现货物高效通关。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助力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全方位、多角度发力,结合江西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破除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在必要时进行督查。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融资难。为破解上述难题,国家将无还本续贷政策由小微企业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努力承接好国家政策,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实惠。

  为沪赣两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万林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特别是全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的要求,发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动员令。

  潮起浦江,潮涌赣江。江西与上海,同饮长江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商缘相系。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两地在产业协作、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协同发展”已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关键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今天这场对话会,内容丰富,意义非凡。我们在这里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加深感情,凝聚共识。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起点上,对话会的理论成果和积极共识,必将会为沪赣两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力。未来的日子里,沪赣两地一定会推出更多的改革高招、营商实招,等待着我们去记录、去书写、去传播。我们也相信,沪赣两地的精诚合作、交流互鉴,也会像奔腾不息的黄浦江、赣江一样,源远流长,连绵不绝。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