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形成,涉及企业布局、项目选择、分工协作等方面,我国智慧城市规划需要突破单纯的技术主导路线,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从政府层面加快推进。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进研发智慧城市核心技术。住建部则表示,未来5年将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部分别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现智慧城市(镇)建设全面提速。

  据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首先提出。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0个城市(包括园区、城区等)开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听听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看法。

  智慧城市建设不能盲目接受“舶来品”

  记者:目前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或机构都对智慧城市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杨冰之:我认为,要定义好智慧城市的概念,首先要分析其基本特征,智慧城市是基于数字城市(网络城市)之上,利用以及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城市的智慧化程度。但真正要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则必须从“智慧”二字做文章,究竟什么是一个城市的“智”呢?先要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智”主要是指“智能化、自动化”的水平,是一个城市智商的表现;而“慧”,主要是指一个城市的“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水平。这个其实是我们早前时候提出的,现在已被诸多业界专家引用和认可,目前西方的智慧城市大多只是从技术应用层面关注城市“智”的建设,而忽视了一个城市“慧”的营造,结果变成智慧城市只是把城市变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运行系统或庞大机器而已。所以,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与策略,不能盲目地接受“舶来品”。这方面,作为一直从事智慧城市方面研究的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也希望多做些研究。

  智慧城市有序推进顶层设计是关键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您对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有什么看法,智慧城市发展好的关键是什么?

  杨冰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从园区到城市甚至省份(城市群)都刮起了“智慧城市风”,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本身是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肯定,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据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内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包括部分省份、地市、区县和园区等)的地方已达180多个,我们选取了其中18个城市进行了分析研究,总体投资规模已经达到9000多亿元,并主要分布在智能交通、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服务、智能通讯、电力、旅游等领域,目前主要是地方政府、运营商和大型企业的合力推动,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要有序推进,顶层设计是关键。

  所以,我认为我国智慧城市规划需解决关键问题主要有四点:智慧城市如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如何立足当前实际情况,解决城市重大问题;怎样突破单纯的技术主导路线,实施整体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战略愿景设计;以及如何与其他规划无缝衔接配套的问题。

  在行动策略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才刚刚开始,虽然有不少城市已取得一定的突破,但从全局来看,无论对于城市管理部门还是参与建设的企业,都还有很多挑战。

  企业发展应注重平衡“务虚”和“务实”

  记者: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市场正处在混战阶段,很多大型IT企业开始进入,从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来看,您对于这些企业发展智慧城市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冰之:首先,我分享下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经验:国脉能坚持这么多年,并每年保持大幅度的业绩增长,我想首先来自于我们的团队文化。我们的理念是做“网络价值构建师”,7年来始终没变。我们的定位是“专家、专业、专注”。就“专家”而言,国脉没有市场人员,不需要电话客服去推销,我们强调“专家营销”,客户因为我们的专业而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国脉有内部的专家培养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对每个层级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严格要求,此外我们还有“师徒制”这样的学习文化。国脉还是一个善于利用“外脑”和外部智慧的企业,每个新的课题和新的领域,我们都能迅速找到这个行业顶级的专家为我们提供智慧。

  就“专注”而言,很早我就提出“国脉不写一行代码”,从电子政务到电子服务,我们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做高端规划,做智慧城市咨询也一样,我们不会代理任何一个产品或系统,也不会去做集成,我们只专注顶层设计。这是国脉的“专注”。这种“专注”可以反作用于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专家队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会与其他公司有竞争关系,只有合作关系。即使竞争,我们对自己也很自信。

  相比那些以技术或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或集成商,我们以往在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情况,就是我们在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上会有所偏差,在面对同一个项目时的理解不同,实际是双方专注的领域不同,技术厂商做咨询喜欢把自己的系统和产品嵌入,这让业主方难以接受。而国脉是个纯粹的第三方,是站在全局来看智慧城市规划,没有利益包袱,这也是我们获得客户信赖的原因。

  也有人提出“不跟技术和项目落地结合,规划太务虚”,我不认同这样的看法。我认为,一味的“务实”和一味的“务虚”都是错误的,我都很反对。因为没有务虚,就会迷失大方向,没有务实,就无法保证目标落地。国脉的智慧城市规划都是尽量取到二者的中间值,平衡“务虚”和“务实”,这在我们的规划体系里面已经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我想这也是我们给其他IT企业的一个客观建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