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今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介绍“互联网+政务服务”概念时表示,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
 
  李朴民说,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的现象确实还是存在的,一些奇葩证明、循环证明也是屡见不鲜。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跨地跑,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给群众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已经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绊脚石。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会同12个部门组织实施了信息惠民工程,以解决民生服务领域突出难题为核心,通过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信息体系,来全面提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水平。经过两年多积极的努力,信息惠民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出了一批政务服务改革的创新典型,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谈到“一号、一窗、一网”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时间表时,李朴民介绍,“一号”就是要实现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的流程,充分发挥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政务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充分释放政府部门沉淀信息的潜在价值,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
 
  “一窗”就是要实现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群众服务窗口整合集中到一个窗口,也就是一个综合窗口。通过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来实现群众办事服务事项的一窗受理,从而避免群众在办一件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路的现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一网”就是要实现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一网”提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政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通过积极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整合建设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动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政务服务渠道多联畅达,群众办事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实现政务服务的精准推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李朴民表示,考虑到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很复杂,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以及我国区域不平衡这个实际情况,所以计划采取两年两步走的实施路径。2016年开展先行先试夯实基础,在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到2016年底,在这80个试点城市内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这是第一步。2017年做到全面推广、成效显现,推动各试点区域间电子证照和公共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基本政务服务事项要达到80%以上可以在网上办理,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的工作,完善“一号、一窗、一网”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在全国实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