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政务”的浙江品牌
——陈广胜在浙江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品牌发布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2015年8月25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大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互联网+政务”的一些体会。
1+1=2,但也可能<2,更可能>2。“互联网+”,当然是希望出现后一种情形。事实上,互联网在商务领域、产业领域所做的加法,就雄辩地证明这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现实,一种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新业态、新生态。
阿里、腾讯、百度都是“互联网+”的产物,中国移动、浙江移动也因为“互联网+”而风生水起。比如,我知道郑杰总经理很有能力,一直钦佩着;但刚才茶歇时,看了你们能力开放的演示,才知道郑总比我想的更有能力,于是就有几分崇拜。可见,“互联网+”足以让能力放大许多倍,让郑总比以往还要高大、卓越。浙江移动提出做“互联网+”的使能者,这是很响亮的宣言。那么,当政府面对“互联网+”这股浪潮时,又该怎么办呢?
在去年的6月25日,也就是离今天一年两个月之前,浙江省作出了回答:我们让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了。打造这样一张网,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重大部署。可以说,这是由李强省长亲自提出构想,要求以“互联网+”的理念和路径一步一步所迈出的实践。
我们领到这样一项任务,是前年11月底,当时几乎还没有“互联网+”的概念,但李强省长强调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这“两个导向”,实质就是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导向。过去我们搞电子政务,花钱不少,留下的却是大大小小的重复建设,形形色色的信息孤岛,更有缺乏应用的各类系统。症结就在于没有真正确立用户至上的理念。所以,要办好政务服务网,就必须改变电子政务长期以来的建设模式、应用模式和运维模式。
凡是有生命力的电子政务,除了内部化的特定系统外,本质上应是互联网政务。电子是手段,互联网才是精髓。因为只有互联网,才能带来更多的人流、业务流、信息流,这就变技术驱动为用户驱动,像一股源头活水,将倒逼着电子政务不能再“自娱自乐”,而必须实实在在延伸出一条服务链、生态链,让公共部门能用,更让社会公众好用。
一句话,这就是变“电子+政务”为“互联网+政务”。在这里,互联网已超越了一般的工具,也不只是一种渠道,而是无所不在的基础设施。浙江政务服务网就在这样的大背景和新思维之下,展开“互联网+政务”的实践。省政府提出了“四个集中”: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集中的过程,就是做加法的过程。我们希望,这不是算术层面的相加,而是有着乘数效应的叠加,所起的不是堆积性的物理反应,而是基于融合与创新的化学反应。
今天的大会,叫开放平台品牌发布大会。有三个主题词:开放、平台、品牌。而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好有这三样鲜明的标记。
一是开放。互联网的开放,是与生俱来的。以“互联网+”打造的政务服务网,自然应是开放的。省政府始终强调开门办网,所以政务服务网上线的第二天,立即推出“大家来找茬”活动,请网民“挑刺”、找毛病,根据用户的反馈予以改进。政务服务网的“阳光政务”板块,不光晒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进信息公开,还要引导广泛的公众参与,促进社会共治。李强省长去年通过这张网写了三封公开信,征求对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实事项目最终由网民投票决定。目前,我们正开展“简政建言”的网络征集活动,这也是用“互联网+”的开放来推动改革。
开放是方方面面的。传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四处铺摊子,搞小而全、大而全,这其实是一种封闭的形态。此次我们用云计算模式打造政务服务网,各部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不自建机房,却享受了顶级的技术性服务。这就是开放的社会化分工的思维,通过政府统一买服务,以此推进集约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即将推出“数据开放”板块,努力让全社会更好地分享公共数据资源。
二是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由省市县三级政府联手打造,人们将它比作“政务淘宝”,因为各级行政机关就像在一个大平台上开网店。首先,这是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平台。目前,全省非涉密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基本实现一站式运行,累计已受理200余万办件。明年将把包含行政处罚在内的所有权力事项都一站式运行。在线化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便利化。我们以“一次上门”为目标,重构业务模式。比如,整合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证照审批流程,推行网上商事登记“多证合一”办理。开展跨层级网上联动审批,部分省级审批事项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就能办理取件。最近,李强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又提出要全面推行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模式,也就是“零次上门”办理。在政务服务网上,这样的事项将被标为五星级。此外,我们还建设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凡是公共事业性缴款,将逐步做到在政务服务网上都能办。
其次,这是一站式的效能监督平台。“互联网+”对行政效能是一种“强刺激”。因为任何事只要上了网,就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就不敢懈怠、不敢任性。浙江政务服务网已建设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库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权力事项库对每一项权力都进行了规范编码与动态管理,电子监察系统对每一个办件都进行了全程监督。某一个办件,在哪一个环节停留了多少时间,都一清二楚。当然,更重要的监督来自于网络、来自于大众。对全省的行政审批办件,政务服务网在24小时内发出短信,请办事对象给予满意度评价;对给差评的,及时予以反馈处理。我们还开设了办件查询、服务投诉等功能,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再次,这是一站式的智慧政务平台。“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的拼凑,贵在业务的整合、技术的融合、数据的聚合,如此才能产生裂变——变电子政务为智慧政务。袁家军常务副省长十分注重政务服务网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建设智慧政务,就是重要的切入点。这里的“智慧”,关键是政务协同、数据共享。浙江政务服务网正整合建设社会综合治理、行政综合执法等协同工作平台,完善全省统一的综合监测分析平台。这些平台建得好不好,最要紧的是信息资源不能再条块分割。基于政务服务网,我们着力完善全省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健全各类基础数据库,更好地让公共数据为公众服务,并通过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使政府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更加智慧。
三是品牌。说起品牌,我们的脑海会浮现出许多著名的企业和产品。“互联网+政务”也需要有区域性品牌,而浙江政务服务网正是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一大品牌。这张网已运行了一年多时间,目前积累了140多万注册用户,日均访问量不断提升。但是,无论从平台架构、界面设计、技术支撑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我们仍然处于初创阶段。
浙江政务服务网将主旨提炼为:“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这是我们的心声,但真正要做到,要形成普遍认同的品牌,那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目前我们所提供的服务离用户的现实需要还差得挺远,有些内容还停留在形式上。所以,政务服务网必须紧紧围绕用户体验,要快马加鞭进行优化升级。
——我们这张网的服务不仅要拓展、延伸,还要做精、做简、做透;
——移动端应用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客户端(APP)必须持续迭代;
——业务流程要适应在线办理的特点加以再造;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亟待深化,大数据的效用有待发挥……
总之,政务服务网建设永远是进行时,是一个不断摸索、爬坡的过程。我们这张网的生命在于:立足政务领域,下足服务功夫。只有切实体现这两个“足”字,政务服务网才足以成为货真价实的品牌,不断谱写“互联网+政务”的浙江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