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率先改革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17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关于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已印发,工程建设领域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拉开序幕。通州、朝阳等12个区被列为改革示范区。

  据悉,本轮改革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企业感受、更加注重对标先进、更加注重政策评估。《工作方案》主要围绕六大板块布置重点任务,包括构建“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强化空间要素保障、数字化赋能助力审批提质增效、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服务品质以及打造营商改革亮点品牌等。

  在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方面,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制定了《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信用评价及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评价对象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设立评价等级熔断机制,实现对规划自然资源领域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测绘与地理信息等企事业单位的全覆盖。《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规划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也相继出台,明确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正负零、结构封顶和竣工等作为主要工作节点,对建设工程分级分类开展监管,同时,按照“非现场监管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基本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风险,提高政府创新规划全过程监督服务水平。

  按照“时间相近、内容相似、主体相同”和“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的原则,本市此前已将14项测绘事项合并为4项综合测绘事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轮改革更加突出“多测合一”成果应用,建立“多测合一”成果动态更新基础测绘地形图工作机制。未来,还将建立“多测合一”服务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关联应用机制,推进建设项目全流程业务数据衔接。

  土地资源要素的保障水平,关系项目建设速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据悉,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已进一步优化单独选址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划拨供地程序,对于本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市政府建设用地批复中实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供地方案同步批准,保障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在创新产业用地配置方面,本市探索“先租后让”模式,印发《北京市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指导意见(试行)》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配置效率。“先租后让”,即按照公开程序确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先以租赁方式提供用地,承租方投资工业用地项目达到约定条件后再转为出让,目前已在亦庄、大兴、通州等区开展试点。

  今年3月起,本市全面推行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全程网办,范围包括全部建设项目的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房屋建筑类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类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提供在线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自3月1日至5月31日,全市已有460个项目通过全程网办取得许可审批。下一步,本市还将继续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据悉,本市已选取通州、朝阳、海淀、石景山、房山等12个区作为改革示范区,开展首创性、突破性、集成性改革探索,加快推进《工作方案》实施。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