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商务厅负责人先后介绍积极关心企业、服务企业,保障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重要举措和阶段性成果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引导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首先国有企业要振兴。实现新时代“六地”目标,国有企业要打头阵、当先锋。发布会上,省国资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省国资委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引导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在辽宁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据介绍,今年1月至5月,14户省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19.4%。省属企业已完成投资112.2亿元,同比增长132.1%,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54.8%。

  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省国资委根据企业功能作用,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因企施策,引导企业错位发展,协同作战。同时,打破区域及隶属关系壁垒,市场化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向采矿业、交通运输业、水利和环境管理等9个业务领域集中。积极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新业务领域,通过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股权合作、设立基金等方式,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今年以来,省国资委突出国企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措施,完善研发投入体系,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建立拨投结合投入机制,突破“从零到一”的瓶颈,通过金融支持和科技创新“双螺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行动,推动企业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带动设备改造和产品迭代。

  作为国企重镇,我省国企改革任务较重、领域较多。据介绍,今年我省启动了百户国企改革促振兴攻坚计划,破冰攻坚“三能”机制建设,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帮助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省国资委已从省市遴选出54户重点国有企业,扎实推进战略管理等7个方面改革任务,在推进“三能”机制建设方面谋划打响打赢9场攻坚战,组织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拟脱钩企业管理权移交等工作,开展省属企业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行动,已有59户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还创新央地合作工作机制,加强央地合作项目谋划,推动央地合作项目建设,倾情提供“管家式”服务,着力深化央地合作,强化国有企业融合发展。目前,省国资委推动23家央企集团与我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吸引97户央企区域总部及分公司、子公司落地辽宁,确定全省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共271项,梳理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及省属企业自主谋划项目471项,持续推动与央企开展项目对接,初步形成梯次推进格局。将总投资超1.3万亿元的182个央地合作重点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库实施清单化管理,逐条逐项推动落实,确保项目落实落地。目前,182个央地合作项目已开工101个,累计完成投资1221。7亿元。

  加大力度服务保障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是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布会上,省商务厅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支持外资企业的一系列举措。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服务力度,为招引企业落地和外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着力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前4个月,全省到资1亿元以上项目668个,到位资金2804.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到资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到位资金1206.2亿元,同比增长7.5%。二是加大对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力度。实行商务服务员制度,共为全省8000多家外资企业安排591名商务服务员,今年以来共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问题51项。健全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德资、日资、韩资企业座谈会,梳理并协调解决企业意见建议40项。三是优化外资奖励政策。贯彻落实《进一步促进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辽宁省优质外商投资项目奖励实施细则,确保奖励政策按时足额兑现。

  不只外资企业,省商务厅负责人还同步介绍了我省为外贸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举措。

  对于支持外贸企业,我省实施包保责任制。省商务厅每周对前100户头部外贸企业,每半月会同各市对前1000户外贸企业主动摸排进出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外贸企业稳定进出口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会同海关部门帮助企业加快通关速度。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方面,省商务厅会同海关等部门开展政策宣讲、外贸沙龙和助企服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外贸“破零”行动,帮助尚未开展外贸业务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前5个月,全省新增有实绩进出口企业464户。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方面,今年我省实施“百团千企拓市场”行动,组织800余家企业参加俄罗斯自办展、135届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全力帮助企业搭平台、抢订单、拓市场。

  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我省细化政策支持,省商务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壮大商贸流通领域经营主体、激励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奖励政策落实到位;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辽宁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形成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组合包,推动政策效力最大程度释放。抓实活动支撑,今年以来,全省累计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超1500场,发放消费券及补贴超2亿元;创新举办首届俄罗斯食品文化节,达成意向合作金额12.8亿元;“3折消费月”集聚千余户商家、60余万种商品,让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双赢。

  全力支持保障民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全省民营企业家代表早餐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全力支持和保障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5月13日,辽宁省企业大会上,有101户民营企业受到通报表扬,让全省民营企业倍感光荣、深受鼓舞。

  发布会上,省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省工商联聚焦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搭平台扩服务紧盯企业发展诉求,解难题注活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消顾虑强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干劲。今后,全省工商联系统还将创新服务方式模式,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共同探索搭建更为有效、更为直接、更为精准的服务平台,持续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方面,省工商联将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省金控集团、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商会组织及服务型民营企业等力量,组建“辽宁省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联盟”,畅通和扩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在服务民营企业提升能级方面,省工商联将通过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企业)、高校院所、商会组织等,组建“辽宁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推进“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科技专员进企业”“院校访企问需”活动,打造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等,搭建央企、国企与民企融合发展对接平台,实现错位布局、互补发展,拓展民企增长空间,提升民企高质量发展能力。

  通过加强与省商务厅、香港贸发局、澳门贸促局等部门及海外商会组织的联络协同,省工商联还将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持续推进“百团出海行动”,帮助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强贸易往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为了畅通民营企业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渠道,省工商联还将建立健全“政企面对面”机制,搭建“会客厅”“早餐会”等政企沟通平台,打通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省工商联民营企业监测网络,调查民营企业运行状况,开展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及时通过省委省政府建言“直通车”、省政协提案等建言平台,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当好参谋助手,助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今后,省工商联将重点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建强行业商会、园区商会,着力搭建商会对接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平台、商会民商事调解平台,提升工商联商会组织的培育质量、服务质效。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