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宝山区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企业感受,回应企业关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宝山区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决策部署,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核心切入点,坚持“营商”+“法治”双轮驱动、双轨并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谋篇顶层设计

  秉持营商环境与规范执法双轮驱动

  为切实把握重点领域执法部门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杜绝随意检查、违法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问题,区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涉企行政检查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在提高检查质效上持续用力。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赴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应急局、部分街镇开展联合调研座谈,围绕区级方案制定、综合执法系统对接、检查计划备案、“检查码”运用等工作进行交流研判,重点围绕工作目标设定、分级分类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服务+监管”模式、扫码评价反馈机制以及街镇统筹工作等,进行深入探讨。

  焕新涉企监管

  推动部门协作与创新实践并行推进

  区发展改革委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以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发布为契机,开展“助企、护企、强企、暖企”四大专项行动,在“护企”板块中,出台涉企行政检查码、“双无”清单机制、分级分类检查、非现场检查、跨部门综合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六大护企专项规定,切实提升监管检查质效。区司法局组织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委等九大执法领域单位参加市行政检查计划培训,督促区级各行政执法单位与市级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精准把握政策要求。同时,在法律咨询服务机构领域先行先试,协同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双方聚焦四类违法违规领域,依照职权分类处置,全面开展联合执法。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规范涉企检查工作要求,今年1月起,在辖区全面推行“检查必亮码”,联合多部门开展餐饮业一体化综合监管,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探索“非接触监管+精准介入”的监管新模式,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预先设置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提示,减少现场检查的次数。后续,还将尝试与外卖平台的视频传送,让顾客可以看到餐品制作实况,以社会监督进一步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餐饮业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夯实法治根基

  聚焦执法规范与营商环境双轨并行

  宝山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聚焦执法与营商两大关键领域,坚持执法规范化与营商环境优化双轨并行,推动执法效能与企业发展效益双效提升。通过探索创新、优化机制,凭借更为扎实的举措、更为科学的流程,全力提升涉企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安心扎根、蓬勃发展。

  一是加速融合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积极搭建跨部门综合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区域内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与业务协同,对涉及多部门监管的事项,统一规划、集中部署,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降低企业迎检负担,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二是实地了解企业感受度和满意度。定期开展营商服务与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项目审批、执法检查等环节的实际感受,倾听企业在政策落实、服务优化等方面的诉求。同时,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分类交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规范执法检查,提升监管效能。探索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化操作手册,细化流程与标准,让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分类开展执法规范培训,以及“一法讲堂”“一法审核”等专业能力建设品牌,加大对一线执法规范化的培训力度。提升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依托年度案卷评查、基础法律知识抽查考试等抓手,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切实用好执法监督建议书、意见书,以全区“一盘棋”理念,统筹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