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力)召开电力设施保护见义勇为工作启动会议,联合印发《加强电力设施保护见义勇为认定奖励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步发布《辽宁省电力设施保护行为奖励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这是国内首个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见义勇为范畴的省级规范性文件,标志着辽宁省在电力安全社会共治领域迈出突破性一步,为全国同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辽宁经验”。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能源载体和基础性产业,其战略价值贯穿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全球竞争的各个维度,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辽宁电网承担着东北送华北跨区输电和区域能源消纳的关键任务,截至2024年底,全省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6.7万公里,变电站(开关站)1968座,配电变压器20.7万台,电力设施保护形势严峻。近5年来的数据显示,因擅自接线窃电、漂浮物缠绕、外力破坏等八大隐患导致的电网跳闸事件超过400起,查处的盗窃电能案件10000余件,仅靠企业一方的力量难以全面防控。

  此次,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与国网辽宁电力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见义勇为范畴,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辽宁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重要实践,具有三大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

  一是全国首创构建“电力保护 + 见义勇为”双轨融合新机制。作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能源保障,《方案》首次将电力设施保护行为纳入见义勇为认定体系,明确对“制止危害电力设施安全行为”“抢险救灾中保护电力设施”等突出表现的非电力从业人员给予见义勇为认定及奖励,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制度空白。《方案》聚焦“平安辽宁”建设,创新性建立“县级申报、市级认定、省级备案”三级审核机制,规范申报途径、审批程序及奖励标准。配套出台的《细则》以五章二十二条细化操作流程,涵盖适用人群、认定依据、物质奖励标准(如最高可参照省级见义勇为奖励标准执行)等核心内容,将保护电力设施作出较大贡献、突出贡献、特别重大贡献的个人和群体,纳入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表彰范围,并创新设立“鼓励贡献奖”“一般贡献奖”“较大贡献奖”“重大贡献奖”“特别重大贡献奖”五级奖励体系,为基层实践提供了“政策工具箱”。

  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邱放表示:“通过拓展见义勇为内涵、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构建全民参与的电力安全防护体系,既彰显了‘守护万家灯火’的社会价值,更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贡献力量。”随着《细则》的实施,辽宁电网预计每年可有效降低线路跳闸率,可有力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为辽宁经济腾飞、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

  二是制度创新激活社会护电“神经末梢”。突破主体限制,全民参与护电纳入“荣誉殿堂”。《方案》明确,凡“不负有法定约定义务的普通群众”,在发现电力设施隐患(如杆塔倾斜、窃电行为、保护区内违规作业等)时主动报告、制止或协助抢险,均可申报见义勇为认定。这意味着外卖骑手、社区居民、田间农户等普通市民的护电行为,都可获得官方的认可。“精神 + 物质”双重激励,让善举“有荣誉、得实惠”。奖励体系包含荣誉证书、媒体公示等精神褒奖,以及分级物质奖励——根据护电行为贡献度,最高可享受与省级见义勇为同等待遇,并纳入地方信用体系加分项。例如,成功阻止重大电力安全事故的市民,可获颁“辽宁省电力设施保护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事迹录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案例库。政企协同联动,打造24小时响应“护电网络”。全省14个地市供电公司同步开通24小时护电见义勇为专线,接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实现“发现—申报—核实—奖励”全流程闭环管理。依托“电力大数据+基层网格”,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每一起护电义举都能及时响应、规范认定。

  三是筑牢能源安全防线,凝聚振兴发展正能量。当前,辽宁正处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关键期,电力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此次《方案》的出台,通过“制度赋能”调动百万群众参与护电,将电力设施保护从“企业独奏”转化为“社会合唱”。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省涉电公共安全事件中,群众主动报告的占比已达18%,此次政策落地有望推动该比例提升至30%以上。国网辽宁电力副总工程师兼设备部主任刘一涛介绍:“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不仅能激发社会各界保护电力设施的积极性,减少外力对电力设施的破坏情况,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且,还能增强企业与民众的联系,让大家更了解电力工作,促进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到电力设施保护行动中,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保护电力设施的强大合力。”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国网辽宁电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和深入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月”的重要举措。《方案》的颁布和《细则》的实施,让“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电力事业、保护电力设施、守护万家灯火”的良好氛围。预计每年可有效降低线路跳闸率10%,可有力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为辽宁经济腾飞、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对建设平安法治辽宁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一全国首创的护电见义勇为机制,不仅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安全动能”,更有望成为新时代“政企社协同共治”的全国典范。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