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破产重整标签相关结果 4

他山之石

广东法院破产重整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5年1月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破产重整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这批案例通过实质合并、庭外重组、庭内预重整与重整、个人破产等多元拯救方式,帮助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司法创新和实践。

他山之石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点发力”有效破解破产重整融资难题,助力困境企业“造血再生”

融资难是破产重整程序中拯救困境企业的最大障碍。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法院优化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重塑破产重整投融资新生态,构建融资需求对接新平台,探索信贷落地和监管新机制,2023年以来已引入投资款16.32亿元,助力9家企业破产重整成功,相关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改革发展报社“营商环境创新发展重点宣传推广案例”。

最新动态

烂尾楼“醒来” 湖北武汉探索解困新思路

20余年的烂尾楼能重获新生,武汉市政府和硚口区政府为此做出了大量积极探索,也成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最新动态

北京市率先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办理机制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北京市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税务局等形成工作合力,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在重塑北京市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办理制度方面打出组合拳,形成“一册、一窗、一机制”,即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息公示机制,出台《破产重整企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南》,率先建成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口申报”窗口。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信用修复的跨部门联动,有效提升了信用修复事项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