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在新华社24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许,为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鼓舞了干劲、提振了发展信心。”刘民说,两个多月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当前,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破坏国际经济秩序。置身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难挑战。
刘民表示,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应对困难和挑战,各有关方面都在共同努力、共同发力。”
刘民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扎扎实实强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准备工作,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同时,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加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力度,加力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强化拖欠企业账款失信惩戒,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
此外,扎扎实实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我国民营经济首季运行向新向好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截至3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刘民介绍,今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我国民营经济首季运行向新向好。
从生产经营看,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比去年全年有所回升,比规上工业整体增速高0.8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投资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民间投资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0.4%。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民间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3%,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5.6%、15.4%。
从进出口看,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8%,快于全部进出口额增速;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到56.8%。
刘民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加快提升,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火箭、卫星研发等多领域加快协同创新。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较高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
“在与民营企业接触中,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焕发出的精气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众志成城。”刘民说。
刘民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生产力将不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全面深化,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