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可以说是当下中国时政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除了三地最高层第一时间的积极表态外,各方专家也就“如何一体化”各抒己见。
调查发现,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以及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最受地方政府欢迎。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气势恢宏的改革蓝图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为引人瞩目。而政府改革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最珍视的与全国网友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我精进了学术研究、了解到了社情民意、也对社会改革建言献策。”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在荣获 “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十大最受欢迎嘉宾”后,对记者谈到。
特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政府公共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实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综合竞争能力。
智慧政府的本质就是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政府或城市的全面的感知能力,实现各种系统的融合、提高政府的协同能力,打造一系列的智能化的系统,更好的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上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率先搞大部制,把决策和执行相对分离,在国际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政府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注重政府机构的研究,强调整体政府和协同政府。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28日在海口参加亚洲转型国家经济政策对话中表示,智慧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方向和目标,政府要扮演重要角色。
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对当前九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文件明确提出,2014年将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争取2015年前实现市县级政府三公公开…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