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等服务渠道。此前,已有广东、广西、浙江、山东等地开始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社保认证。(《人民日报》2018年7月19日讯)

  用指纹解锁手机、登录账号、付钱买单,已经是不少人习以为常的动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像按指纹一样熟练地“刷脸”。“刷脸”办政务真的很方便,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省时又省事。

  什么是“刷脸”办政务?它是指依靠生物人脸识别技术,借助“刷脸”动作实现用户身份认证,而不用记忆和输入账号密码,也不用亲自跑腿,就能在网络上办理政务服务。目前,“刷脸”办政务服务覆盖了个人缴税查询、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和交通缴纳罚款等方面。

  “刷脸”办政务省时省力。“刷脸”办政务让人“少跑腿”,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颇受青睐。7月25日杭州最高温逼近41℃,据蚂蚁金服方面统计,当天“刷脸”办政务人数接近40万。杭州的宁女士说:“以前需要查询社保等需跑到‘市民之家’排队办理。现在‘刷脸’快速便捷,不出门就能随时查看。”由此可见,未来会有更多的‘大窗口’变成‘小屏幕’。尽可能让纳税人一次都不要跑就可以把相关税款,包括社保费一次性缴清,可以足不出户办理所有的缴税缴费事项。

  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也解决了因天气、意外受损等导致的指纹有误现象,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体验。今后,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刷脸”服务,因高效省时,还被用于多个领域。

  “刷脸”政务服务推出的背后是简政放权在各地的持续发力,而“人脸识别”等科技的运用,使服务老百姓的通道,从传统的办事窗口变成了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刷脸’办政务刷出更多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