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新型智慧城区运行管理中心

龙岗新型智慧城区运行管理中心

  各种城市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只要点击鼠标就可逼真显示城市某个街区的3D影像,宛如亲临其境。此外,该街区的所有相关数据亦可瞬间在屏幕上显示。2013年,龙岗区率先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成立区智慧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每两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全面统筹推进智慧龙岗建设。针对缺乏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多头建设、多头管理、“信息孤岛”等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常见问题,龙岗区秉承全区一盘棋理念,强化统筹规划,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下,如今龙岗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智慧城区之一,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一个可以实现移动办公的“数字政府”。

  2018年5月和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将龙岗区列为“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府”大脑建设试点,龙岗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打造“智慧大脑、掌上政府、指尖服务”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建成区级集运行指挥、体验展示、数据存储于一体的智慧中心,并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地探索实践“掌上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区治理和发展的痛点,形成具有可复制性的“龙岗经验”。

  建设“超级大脑”——打破“信息孤岛” 构建“大数据湖”

  如果将龙岗智慧中心168平方米的全LED大屏幕比喻成眼睛,那么这眼睛背后就是城市的数字化政府“大脑”——龙岗智慧中心。智慧中心汇聚了全区所有系统资源,可实时调取全区近万组监控视频、人脸识别设备、消防栓等各种物联感知终端,随时对经济运行、安全维稳、应急事件进行分析研判和调度指挥,基本实现“一屏知全局”。

  那么,这个聪明“大脑”是如何打造而成的呢?

  对于人而言,耳聪目明,方谓聪明。对于“数字政府”大脑而言,同样需要一个可及时感知城市的数字化神经网络。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龙岗摒弃多头建设,成立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小组,统筹并督促全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开展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选择华为担当“总设计师”,在全市率先建成由区属国企建设的“两张网”:政务网实现“区—街道—社区”以及校区、园区、医院等地按需覆盖,建成视频专网,实现全区按需共享,实现“一网通全城”。

  这张与“大脑”相连的神经网络有多强?一组数据显示:高清摄影头3万余个,高清一类探头1.3余个,可随时调用4700余组高清人脸识别摄像机,全区建成1.5万个专用物联信息点,目前累计有效物联数据超350亿条,日均汇集4500万条,初步形成物联大数据规模。据悉,物联网已部署1万多个智能杆,可同时为小微基站、物联感知、路灯照明等提供物联支撑,为“万物互联”创造了条件。

  正是依托这一神经网络,为汇集数据、更新数据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我们坚决破除部门藩篱,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汇总各方面的数据,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龙岗区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岗历来重视数据归集工作,特别是在今年,按区委、区政府东进战略攻坚年的要求,开展“汇数2018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数据归集清洗共享工作,从6月份至今政务数据量增长超3亿条,实现更新类数据共2.9亿条。截至9月30日已汇集全区各类数据约370亿条,其中政务数据总量超14.05亿条,对数据进行清洗,已发布信息资源目录2038条,形成“数据超市”供全区使用。

  “目前,龙岗的‘大数据湖’已经初现雏形,数据内容比较充实。”来自航天院等第三方公司的专家认为。

  丰富、完整、适时的数据,让“大脑”日益智能。龙岗智慧中心依托日益完善的物联感知、数据传输、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网络和平台,可根据感知的数据对各领域现状进行“层层下钻、抽丝剥茧”,进行分析、生成问题、提出建议并自动形成书面报告;在应急管理层面,可调用全区所有监控视频,前端感知应急事件的态势,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事态数据模型”。

  打造“掌上政府”——智慧中心往移动端延伸 推出“一张图”治理模式

  龙岗某个街道的一个路口,自行车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区领导通过手机看到这一幕之后,随即在区里的重点工作群里找到街道负责人,街道负责人马上调用该路口视频影像查看情况,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清理。20分钟后,路口乱停乱放的自行车清理完毕,街道负责人随后在手机上向区领导报告整治情况,并上传图片。

  这就是智慧龙岗和“数字政府”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龙岗已不满足政府数字大脑在PC端的应用,开始大力开发移动应用:基于智慧中心完善的“大脑”功能,同步开发移动端“大脑”应用,重点推动智慧中心往移动端延伸,将“数字政府大脑”全面映射到移动端,构建“掌上大脑”。

  目前,一个基于应用移动化的“掌上政府”已初步成形。“我们基于电子商务的理念来进行数字政务开发。”龙岗区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统计显示,“掌上大数据”已实现龙岗概况及各领域主要数据指标移动端全面感知,涉及27个单位、12个板块,包括人口分布、经济指标、土地空间、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交通路网、生态绿化、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网格事件、机构队伍等,可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实现随时随地掌握全局数据,为了解社会各方面运行状况、决策大小事件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同时,龙岗区推出“一张图”治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建成时空信息云平台(电子地图),涵盖34类专题共328个数据图层,结合无人机航拍、掌上“天眼”等技术,已形成重大项目、房屋质量安全、危险边坡监测、视频监控、城管事件、“三小”场所、建筑工务、高空查违等“一张图”管理的品牌应用,通过一系列基层治理创新,促进城市管理可视化、精细化、精准化治理,实现“一图全面感知”。

  此外,龙岗区还积极结合“雪亮工程”建设,打造龙岗掌上“天眼”,在移动办公系统中实现视频监控实时在线、视频数据实时共享、视频点位实时观看,将视频信息通过视频专网下沉到移动端,在手机端通过实名认证和身份校验,进入区视频监控中心,实现随时随地对重点场所的感知,辅助领导迅速决策。

  实现“指尖服务”——747个政务服务事项 实现跑动不超过1次

  “以前跑断腿,现在动动手指就可以了。”平湖一家珠宝检测仪器生产的企业老板徐先生说,以前要申请研发等各项扶持,不但自己要仔细研究政策,还要跑政府部门提交资料,沟通起来也费时费力。“现在只要在手机上使用政府开发的科技政策计算器,将自己企业情况一输入,就可以算出能拿到多少补助,在网上提交相关资料,然后就可以等待审批结果。”

  这是龙岗区借助数字政府平台,建设产业管理服务平台带来的结果。近年来,龙岗区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及受理工作,打通“需求端”与“供给”,为企业提供“两个精准”服务(服务对象精准、服内容精准)。目前,产业管理服务平台项目数据库模块、扶持资金申报模块都已部分上线,实现区经促局负责的扶持项目(14项)、区科创局负责的扶持项目(28项)线上申报及受理。截至8月30日,共计有2359家企业在该平台申请注册。

  这是龙岗区借助数字政府平台打造指尖服务的缩影。近年来,龙岗一方面积极推动全流程网上办理,推动全区747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覆盖了24个区属部门、11个街道和111个社区,所有事项100%实现跑动不超过1次;另一方面,龙岗区整合区网上办事大厅、“龙岗+”APP以及“龙岗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相关功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精简申办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了手机端办事前微信预约、叫号信息微信推送、办事过程微信查询、部分事项微信办理、办事缴费微信支付、办事结果微信推送,办事地址微信导航等“指尖服务”。

  除了整合网上门户,龙岗区还统一实体门户,已建成覆盖区、街道、社区、园区四级的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一口受理,一窗通办”,群众在街道和社区的综合窗口可就近办理业务,全区政务服务地点已达130处;拓展园区门户,在全国首创政企共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将实体大厅直接延伸到企业园区,现已建成8个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可直接为园区内1800多家企业、18万名创新人才提供政务服务。

责任编辑:qiu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