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搭台,分头唱戏,互不开放”,这是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老症结,体现在政府的审批办理方面就出现了“群众‘跑断腿’办不成事”、“证明我妈是我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诸多社会广泛议论的问题。2015年以来,贵州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网上办事大厅,13800多个部门的14万余项办理指南、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等都纳入了该平台进行公开和办理,实现了全省“进一张网,办全省事”。

  一、前期积累坚实基础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离不开贵州在政务服务领域长的地积累与探索。早在2008年,就启动建设全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到2012年建成了省级、9个市州、贵安新区及其所辖区县(市)的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并配套建成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中心门户网站等。其中审批系统,实现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化流程审批和管理,具备自定义电子流程定制、自定义申请表单制作、电子材料上传、电子签批、人员管理、考核管理等功能。其中,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省市县三级审批业务的全过程实时监察;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系统实现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等功能。

  2014年,在省政府办公厅的牵头下,基于贵州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成了省级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纳入了49家省级部门约700余事项,实现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建设了省级证照批文共享系统,实现省级部门间的证照批文共享,并且与相关地州市的证照批文库纵向打通,汇总各级证照数据。

  经过全省电子政务的初步建设,形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本雏形。一是建成了审批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从人工跑腿与纸质材料模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传递电子材料的模式;二是完成了全省审批业务数据的监察,规范审批与强化监督;三是培养了一批政务服务领域的信息化人才。这些工作都为下一阶段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贵州模式”建设实践

  (一)发展现状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作为服务型政府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一方面是构建运行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全部镇(街道)、71%村(社区)的便民服务机构,形成了三级向五级延伸的政务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是继续大力推进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实现贵州省政务服务的大数据应用。

  2014年,为解决全省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成立。由中心按“统一顶层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推进应用”的原则,在原有省级网上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对系统覆盖范围和功能进行全面升级,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集政务、事务、商务服务“三务合一”的新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形成“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政务服务平台。

  新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接入省级、9个市州、贵安新区、90多个县级站点应用,共纳入全省13800多个部门的14万余项办理指南与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等。新系统服务于办事群众和企业、省市县乡村五级审批服务工作人员等,用户数1000万人以上,每天约有3万余人登录平台办理业务,有效地实现了群众和企业网上办事“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全网通办”,实现网上办事零纸质材料、零人工干预、群众零跑动。

  新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推进了贵州省“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政务服务数据的大汇聚,促进审批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省级行政许可事项100%网上可申请,实际办理率从2015年的1.5%升至2016年的39.8%,平均法定办理时限从22.6个工作日到10.9个工作日,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将贵州省的做法概括为“政务服务‘贵州模式’”,并获国家领导人批示肯定。

  (二)建设思路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面对着全省各地复杂的情况,范围全覆盖的五级统一建设必须结合省级与地方各级着手,开展了不同深度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建设。

  第一,统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基础信息化建设,包括实体大厅信息化设备、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门户网站等。目前,全省大多数地区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一致,少部分地区也完成了市级网上办事大厅、证照共享等系统的建设。

  第二,统筹数据互通与接口建设情况。全省各级均有自建审批业务系统的现象存在,一种是本级自建的系统,例如贵阳市、遵义市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了通用行政审批系统,满足市级需求。另一种是由国家部委下发的自建审批系统,此类自建系统只实现了与部分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全省各级的电子监察数据、大厅视频监控数据实现了统一汇总到省电子监察平台,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的业务审批联网监察和现场视频联网监察。针对一些独立系统,相关地州市推进完成了本级横向单位审批数据互联互通和纵向的多级审批。

  根据整体建设的要求,考虑全省实际情况,以“统一顶层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推进应用”的原则,结合国内外领先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确定建设思路。

  (1)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级部署的建设思路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分级部署的方式构建,省级应用系统部署在省信息中心机房,市、县按照当地不同情况分别部署在本地的政务服务中心机房或信息中心机房。一般情况由本级管“本级系统”,负责本地应用系统的运维和管理。

  (2)建设统一网上办事大厅门户的设计思路建设全省五级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门户,梳理归类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的现有服务事项,整合设计成“一站式”办事服务平台。梳理各地、各部门及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便民查询服务资源,设计完善快速通道。针对办事审批过程中的各环节还统一提供在线帮助与咨询服务功能,且统一规划建设机器智能交互与人工在线网上值班的交互功能。

  (三)平台应用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在日常运营中集聚了大量适时有效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全省行政审批和服务业务全部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每天超2万余名审批人员在线办理业务,日均办件量超过3万件;同时全省申请材料、证照信息等资源也在平台系统上统一存储和共享调用。丰富的资源积累正是平台系统智慧化的数据基础,体现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第一,改变原有传统行政审批模式。省市县乡村五级采用人机对话、全程公示的网上审批模式,减少申请人与审批人的当面接触,使审批行为从原来的内部运行变得更加规范、公正与透明,从源头上减少人情审批、违法违纪审批等问题,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同时,智慧审批系统可以更方便地探索“就近申请、远程办理和异地打证”等新模式。如福泉(县级)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农机补贴、林木采伐许可等实现网上传输申报资料,行政部门网上审批后远程打印证照,群众在村里即可申办领证。

  第二,利用大数据应用完成全省审批业务监察。网上办事等全程网络化办理,各委办局各项审批环节都可全程监控,由此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地进行违规警示和绩效排名,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效率意识,大大提高对行政许可业务时限。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还对行政权力的各环节进行了硬性的约束,使行政权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监督环节,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擅自设定许可事项、违反许可条件和程序、超过许可时限、违规收取费用等问题,进行自动警示、及时纠正。

  第三,分析和汇总政务服务数据,完善数据利用。各部门的信息将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换和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行政审批程序的薄弱环节,并加以研究改进,提高公众服务的效率。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还将继续建设数据分析、事项管理库、法律法规库、实名认证智慧识别、智能人脸设别、政务服务信息目录、知识库、国产密码应用、电子档案库、智能质询等系统,完善系统的智慧化。

  三、打造中国政务服务贵州版

  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不仅作为大数据技术推动应用的典型,而且也是通过信息化与大数据实现政府现代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办法新思路,有效地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创新监管服务方式,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是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的重大成果,是目前全国唯一实现覆盖全省五级各部门“一张网办理、一个系统审批、一个数据库汇聚、一个标准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围绕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五全服务”工作目标,打造了中国政务服务贵州版。

责任编辑:qiu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