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贵州标签相关结果 361篇
贵州省73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持证上岗
9月14日,贵州省2023年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聘任大会举行,来自商会、企业、媒体、律师、会计等行业的73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正式持证上岗,开启为期两年的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工作。
贵州省内所有公安户籍窗口均实现“跨省通办”
贵州公安机关深入实施“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户口迁移、户籍类证明、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全面线上办理,省内所有公安户籍窗口均实现“跨省通办”。
贵州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近年来,随着贵州经济高速发展及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区一高地”建设深入推进,来黔投资企业迅速增多,然而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和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彭旻:提升全省民政领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贵州税务:“信用管家”贴心守护纳税信用
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贵州省税务局近日印发《“纳税信用管家”服务推广实施方案》,今年7月18日起在全系统推广使用“纳税信用管家”。新版“纳税信用管家”可在PC端、手机web端和小程序端登录,具备信用电子牌、信用预警、信用修复指引、信用咨询、信用建议、信用等级预测等7大特色功能。
贵州赤水:用心用情打造“企业之家” 政务服务再升级
赤水市在政务服务改革上不断发力,着力打造“企业之家”,以“走心”的工作态度,“温馨”的服务场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加快促进市场主体培育发展。
贵州铜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针对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难点、聚焦群众办事痛点,近年来,铜仁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以七个统一、三种模式、三项举措推进政务服务更大范围“一网通办”,实现数字政务精准化、便民利企最大化,为优化提升市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实现一般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
贵州:统一授权市场主体运营政务数据开发数据服务和产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的《贵州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提出,在依法利用和保障安全的原则下,各级大数据主管部门统一授权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运营本级政务数据,开发形成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服务和产品,并通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进行交易。
贵州安顺数据赋能“四个三”政务服务新平台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落实“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等工作,安顺市市场监管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于2023年3月中旬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大数据新平台——市场主体“直通车”,积极打通便民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并作为安顺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之一在2023数博会上进行发布。截至目前,该平台总浏览量165余万次,办理业务事项1633件次。
景亚萍:抓住“数据”和“算力”两个“牛鼻子” 打造大数据产业升级版
近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指引下,贵州大数据一步步发展起来。目前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了从1到N的裂变。贵州重点抓住“数据”和“算力”两个“牛鼻子”,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2.0升级版。希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都来贵州一起来挖“钻石矿”,形成更多的价值链,共享大数据发展的新未来。
贵州:以应用为引领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省办事,是贵州以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生动实践。
毕节:“四个到位”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毕节市深入实施“四个到位”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贵州信息化集约建设机制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对贵州省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估报告出炉。该报告指出,通过坚持省级统筹、平台联通、数据集中、业务协同的思路,贵州信息化集约建设机制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数据汇聚、数据打通、数据高效利用的云平台建设目标,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以“数”赋智 以“融”赋能——毕节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截至目前,毕节市已培育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项目21个,培育融合示范项目190个,已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企业275户,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1个。
聚焦四大方面 提出20项举措!贵州努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贵州省2023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聚焦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数据平台建设、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管方式四大方面,研究提出20项重点任务措施。围绕“三减一降两提升”,持续以打造环节最少、材料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审批服务流程为目标,系统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不超过7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不超过4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