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向全省下发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在全省范围采取以“非直接接触服务”为主,现场办为辅的工作策略,大力推行网上办、远程办、手机办、邮政办、预约办、就近办,减少群众因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引发的外出行为,在坚决做好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保障群众的政务服务需求,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全面推行“网上办”。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审批服务人员必须随时在线,第一时间响应群众办事需求。“全程通办”事项要积极落实网办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网办意识,引导群众网上提交申请,电子化材料全程网上流转,审批人员网上审核决定,审批结果网上核发认定或者通过邮政寄递送达,实现网上全流转、线下不见面;“原件核验”事项,群众网上申报,审批服务人员网上预审,纸质材料线下邮递,审批结果邮政寄递送达,实现群众在家、邮政跑腿。

  大力推动“手机办”。充分运用“云上贵州多彩宝”“互联网+公安”等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推动群众在手机上自助办理。运用手机自带摄像头、高拍仪、扫描仪等信息化设备,将纸质材料进行电子化转换,并建立办事群众和审批服务人员的远程连接,对需要核验的相关材料用拍照或视频远程传输、实时连接, 通过远程核验辅助审批服务,实现“手机远程、一触即办”。

  积极推广“预约办”。对确需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制发相应通告,公开窗口人员咨询、预约电话号码,对于亟需办理的急件快件,通过电话预约、微信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渠道,与群众协商办理时间地点。窗口首席代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窗口人员随时电话开机、网上在线,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群众办事需求,通过合理统筹群众办事时段,减少群众在大厅的排队等待时间,做到随叫随到、来即能办、办了就走。

  协同推进“就近办”。疫情防控期间,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要统筹安排乡(镇)、村(居)便民服务资源,提高乡、村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站)的办事能力,各审批服务窗口要加强对乡、村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站)的远程指导,扩大“就近办”和帮办代办事项的范围和数量,配合乡镇做好防疫工作,减少人员流动性。


  附: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责任编辑: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