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中提出,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据统计,“数字化”在《纲要》中出现25次,“智能”出现35次,“智慧”出现22次,“大数据”出现10次。此外,还有数字中国、数字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丝绸之路、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乡村、数字消费、数字技术、数字转型、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相关词汇出现了60多次,足以看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程度。

  连日来,各地也陆续出台有关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纷纷提出了抢先发展的目标,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数字化全面发展的规划路径。

  广东省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为广东未来五年的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制定了“任务书”“路线图”。未来五年,广东将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为契机,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实现“三网融合”。同时,将数据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能数字

  《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并实现“五个全国领先”:一是政务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全省政务服务渠道、服务能力、服务资源深度融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频服务事项100%实现“零跑动”、100%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湾区通办”。二是省域治理能力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构建五级联动的省域治理体系,建成“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实现行业应用全覆盖,省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政府运行效能全国领先。全面构建“指尖政府”,实现“粤政易”与内部系统100%连通,各级政府部门视频会议系统全覆盖,政府内部“一网协同”水平持续提升。四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国领先。政府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到99%以上,向社会开放不少于1万个公共数据资源集,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制度规则和平台机构体系基本建立,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提升。五是基础支撑能力全国领先。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进一步完善,政务外网接入率达到90%,电子证照用证率超过80%,政府部门电子印章覆盖率达到98%,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

  此外,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广东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构建全省纵横联动、五级协同的“一网统管”工作体系,建成技术先进、数据赋能、灵活开放、安全可靠的“1+3+5+N”架构,实现省域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四条路径。“一企一策”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应用,加快“上云上平台”;“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一链一策”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升级。

  浙江省

  《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成“三区三中心”,成为展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全面进入繁荣成熟的数字经济时代,综合发展水平稳居世界前列。数字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变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全面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高水平建成网络强省和数字浙江,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重要策源地,为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和高水平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比较成熟完备的数字政府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作用显现。到2035年,数字化驱动政府深化改革和生产关系变革成效凸显,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健全,全面实现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规划》具体部署了六大主要任务:整体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构建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创新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打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完善开放共享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智能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

  《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发改委和经信厅联合发布的《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数字基础设施标杆省,全省建成高速、泛在、安全、智能、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惠及城乡的要求,数字基础设施的能级得到全面提升,总体建设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有力地支撑全省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浙江建设,成为我省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建成高速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核心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能级全面提升,成为国际互联网的重要节点。实现双千兆网络城乡用户全面覆盖,建成5G基站20万个以上,5G网络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建成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形成布局合理、低耗节能、多点联动的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具备45万+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新建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4。建成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政务云建设领先全国,建成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云平台。

  ——建成特色鲜明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率先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智能中枢和数字公共底座,完成设区市的“城市大脑”通用平台建设,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领跑的人工智能及区块链平台。

  ——建成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建成泛在感知、智能协同的物联感知体系,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集约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智能服务终端覆盖城乡。

  ——建成全国领先的融合基础设施。“1+N”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全面建成,建成10个以上引领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车联网、船联网、飞联网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并广泛开展示范应用。

  ——建成优良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建成技术研发、产业支撑、建设运营、服务应用各环节相互协同、良性循环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国内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环境。

  《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委网信办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浙江省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区块链技术创新高地、应用高地、人才高地,基本形成技术、应用、标准完备的区块链产业生态,成为国内区块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典范,在全国形成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浙江贡献”。

  ——实现区块链技术与平台应用创新突破。巩固与加强我省区块链技术创新引领优势,建立5-10个区块链研究应用中心或实验室,重点加快隐私保护、安全智能合约、链上链下高效协同、跨链互联互通等核心技术的研究突破,建成3-5个国产自主可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平台,软硬件国产化体系应用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支持浙江大学等申报筹建区块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在我省数字经济效益增长、数字社会智慧发展、数字政府治理赋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形成区块链产业与规模并重的发展格局。深化区块链应用深度与广度,培育15家以上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培育5家以上独角兽企业,建设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区块链产业园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区块链产业集聚区和区块链产业发展先导区,形成体系化的区块链产业输出能力,实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规模化应用,区块链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形成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技术标准规范。发挥我省科研和人才优势,在应用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政策扶持,实现区块链专利数量50%以上增长,区块链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前三;参与或主导区块链国际标准数量50个以上,以知识产权为载体形成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成为全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的领头羊。

  北京市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统筹规范的城市感知体系基本建成,城市数字新底座稳固夯实,整体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域场景应用智慧化水平大幅跃升,“一网通办”惠民服务便捷高效,“一网统管”城市治理智能协同,城市科技开放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城市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建成根基强韧、高效协同、蓬勃发展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有机体,有力促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支撑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高质量发展平台。

  此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还发布了《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出,今后3年,北京将通过关闭一批功能落后的数据中心、整合一批规模分散的数据中心、改造一批高耗低效数据中心、新建一批计算型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及边缘计算中心,以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目标,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数据中心发展集群。

  上海市

  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

  文件指出,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一流企业主体和高层次产业人才加速集聚,新动能产业培育成势,绿色化低碳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长三角产业协同逐步增强,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制造”品牌进一步打响,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上海市还发布了《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23年,上海人工智能算法水平总体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初步成为前沿成果丰硕、应用生态活跃、创新人才集聚的国际人工智能算法高地,为驱动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赋能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此,《行动计划》明确了算法基础突破行动、算法应用创新行动、算法生态培育行动、算法人才集聚行动、算法社区开放行动五项主要任务。

  山东省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以及《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建设规划》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科创高地、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6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数字强省建设的重点任务。

  建设泛在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一方面,通过建设泛在连接的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存算一体的数据处理体系、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打造“网云端”为代表的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先行区。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智慧交通、数字水利、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打造全国融合基础设施示范区。

  构筑开放共融的数字科创高地。主要包括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建设数字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企业数字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从推进数字产业高端布局、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海洋产业数字化、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5个方面,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打造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围绕加快政务服务模式重构、推动政府治理范式重塑、推进机关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数字政府强基工程等4个方面,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从强化数字公共服务新供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新格局、打造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等4个方面,全面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营造富有活力的数字生态。通过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凝聚共建共享发展合力、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营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安全有序的数字生态。

  天津市

  《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天津在新发展阶段将坚持制造业立市,到2025年,天津市将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天津市将围绕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全面推行“链长制”,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航空航天以及中药等优选的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建立“两图两库”,即“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和“重点项目库”“重点招商库”,进而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山西省

  《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了25个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一是优中培精,遴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融合创新、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半导体、先进功能材料、新能源、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9个主导性未来产业。二是有中育新,遴选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核能、氢能、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7个先导性未来产业。三是新中求变,遴选量子产业、区块链产业、碳基芯片、高速飞车等4个颠覆性未来产业。四是无中生有,遴选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下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智能传感及物联网等5个前瞻性未来产业。

  《山西省信息通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山西省信息通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监管能力提升、网络和应急保障建设4大任务,提出了17条具体举措,7项重点工程,明确了23个量化指标。一是超前布局新节点。《规划》围绕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抢占制高点,统筹谋划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信息通信枢纽。二是构架千兆新网络。5G是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是构建智慧社会的新基石。千兆光网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与承载底座。三是催生应用新生态。要以新基建催生新应用,快速融入百业、服务民生。赋能“互联网+民生服务”“互联网+创新创业”“云+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四是激发变革新动能。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以产业数字化、生活智慧化、治理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构建起支撑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安徽省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安徽省智慧旅游“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将实施“135”行动计划,集约化、一体化推进全省“十四五”期间智慧旅游建设,目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其中,“135”行动计划即建设一个中心(安徽旅游大数据中心)、完善三大平台(“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安徽旅游产业监测平台、安徽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实施五大工程(智慧旅游三级联建工程、智慧旅游服务提升工程、智慧旅游数字营销工程、智慧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工程),从而实现“一个中心汇数据、三大平台管全域、五大工程促提升”。

  海南省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有力支撑海南“三区一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新型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000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打造10家绿色工厂和2个绿色园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超过95%。

  数字经济方面,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口未来产业园等园区,做优做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链。围绕产业数字化,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游艇等智能制造产业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高效农业的融合,加快“智慧海南”建设。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

  超前布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在城市管理、旅游、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落地应用的路径和方法,争取在国际互联网业务开放和信息服务、国际医疗康养和旅游消费服务、数字孪生驱动的一体化智慧监管和治理模式、离岸创新创业以及数据跨境服务等特色领域综合能力领跑全国,推动“智慧海南”创新发展。

  河南省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的33项建设任务、5项保障措施,形成了河南版“新基建”38条。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满足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等发展需求,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初步形成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交通、城市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创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建成3—5个重大创新平台。

  辽宁省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辽宁省“十四五”信息通信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信息通信业22项发展指标、7项重点工程、12条具体举措。规划对未来五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提升行业标准能力四方面工作任务予以明确。

  规划特别对5G网络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行了全面谋篇布局。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及以上地区和重点区域5G网络部署,以及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线路沿线5G网络连续覆盖。打造覆盖范围广、网络质量优、业务体验佳的5G精品网络。推进重点行业的5G虚拟专网和5G专有频率网络建设,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应用场景打造一批5G融合应用示范标杆。

  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建设改造具有物理隔离特效的高品质企业外标杆网络。加大5G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升级改造企业内网。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推广以虚拟专网、混合专网为主的网络建设模式。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此外,为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辽宁省还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赋能的相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省要形成一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用显著提高,工业软件等数字技术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比例要达到43%,规上工业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率达到5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人均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160台/万人。发挥沈阳、大连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创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标杆城市、融合发展示范高地,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同时,辽宁省将重点培育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到2023年培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管理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培育网络化协同新业态,到2023年,规上制造业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达到35%。培育智能化制造新模式,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到2023年,智能制造就绪率较2020年提高9个百分点。发展新型智能化产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提高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到2023年,机器人生产规模居于国内前列,培育形成无人机、智能仪表等国内知名智能化产品品牌。

  福建省

  《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闽政〔2021〕12号,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将提升发展能级,做强万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着力引进一批高端项目。

  突出“增芯强屏”延链补链发展,重点发展特色专用芯片、柔性显示、LED、自主计算机整机制造及以5G为牵引的网络通信等领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25年,全省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zhouxin